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的大号是皇帝 > 第030章 拔刀见血

第030章 拔刀见血

骆养性没办法不愕然。

就是王承恩也是内心一震,脸色不断的变化。

皇帝这是……要将皇后和田贵妃打入冷宫吗?

上来就要动两个国丈?

“你没听错。朕说的就是两个国丈!”崇祯皇帝明白无误的强调,“如果侦缉到他们的违法乱纪之事,立刻报来!”

“臣领旨!”骆养性终于是可以肯定,皇帝是真的要对两位国丈下手了。

王承恩就在旁边。他肯定也是接收到了同样的旨意。

东厂在做事。锦衣卫也在做事。

大家要开始竞争了。

好吧!

既然皇帝你要来点狠的,那咱们锦衣卫就来点狠的。

总不能杨峥在南直隶搞的人仰马翻的,自己在北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要抓几个贪官污吏,那是毫无问题的。

要证据有证据。

关键看你崇祯皇帝怎么处理。

希望到时候你不要胡乱甩锅。

“这件事,你让李若琏负责。”崇祯皇帝点名。

“臣领旨。”骆养性又松了一口气。

很好。

自己不用背锅了。

让李若琏去背吧。

就是有点奇怪,皇帝怎么会喜欢李若琏?

话说,这个家伙可是有点嫉恶如仇,不管不顾啊!你让他去对付两个国丈,他可能就真的冲进去抓人了!

如果是李若琏出马的话,说不定真的会将两个国丈都咬死的。

到时候,看你皇帝怎么善后!

李若琏是什么人?

锦衣卫指挥佥事。

坦白说,崇祯皇帝是不太喜欢骆养性的。这个家伙的性格有问题。立场也不够坚定。最后还投降了清朝。

但是暂时来说,崇祯皇帝也不想撤换骆养性。毕竟,他还能发挥一些作用。

主要是,骆养性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支持杨峥。

这个李若琏也不是不好。品质其实很好。最后壮烈殉国。但是他的性格很硬。

性格很硬的意思,就是分分钟都会和你皇帝顶牛!可能会顶的你没办法下台。

对于杨峥,估计李若琏肯定是一脸鄙视的。还扶持?

玩弄帝王之术,需要用到骆养性。

但是需要做事,就得用到李若琏。

“传李若琏。”崇祯皇帝说道,“朕当面吩咐吧!”

“臣李若琏叩见圣上。”不久以后,李若琏来到。恭谨行礼。直挺挺的站着。确实很硬。

他的年纪其实比骆养性要大的多,也没有什么背景。

形象的来说,他就是那种死干活的。不懂溜须拍马。

这种人,适合做事,但是不适合官场。

他能混到锦衣卫佥事,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实打实的功劳。

“李若琏。”崇祯皇帝的语调亲热了几分,“听说,你前段时间刚刚从辽东回来?那边的情况如何?”

“非常不好。皇上。”李若琏一抬头,直言不讳的说道,“根据微臣的亲眼目睹,辽东前线,我军士气极低,根本不敢和建虏野战。只能据城坚守。建虏骑兵四处横行,如入无人之境。长此以往,辽东必然守不住……”

“李佥事,你言过其实……”骆养性急忙打断他的说话。

这个李若琏,就是榆木脑袋,直肠子,想到什么说什么。

辽东的局势,哪有你说的那么烂?

就算真的这么烂,你也要说的委婉一点……

你不知道皇帝是什么脾气?

皇帝只喜欢听到好消息,不喜欢听到坏消息。

你这么说话,皇帝不处置你才怪。

何况,你这么说话,得罪的还有辽东的一大群官员啊!

他们拿着朝廷发放最多的军费,养着数量最多的军队,结果战况却是越来越糟,这岂不是说明他们都是一群饭桶?

“不是有辽东铁骑吗?”崇祯皇帝似笑非笑的说道。

“辽东铁骑名不副实。完全不是建虏骑兵的对手。”李若琏继续硬邦邦的说道,“我军败多胜少,难以坚持。”

“照你这么说,辽东是没办法守了?”

“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否则,不能守。”

“你倒是爽直。”

“不敢。微臣只是如实所言。还请皇上恕罪。”

“你说了实话,朕怎么会怪罪你?

“谢陛下。”

“唉……”崇祯皇帝无奈的叹息一声,“辽东是个无底洞啊!多少钱粮都不够填的……”

“皇上,辽东非简单的增加钱粮能够解决。”李若琏说道,“但是也并不是无法解决。建虏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的铁器、茶叶、丝绸供应不足,如果能够严防铁器、茶叶、丝绸等物资进入辽东,建虏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

“那你有什么建议?”

“微臣斗胆,请陛下封锁宣府、大同一线,严禁晋商出境。”

“朕可以下旨。但是以你们锦衣卫的力量,有能力执行吗?”

“这……”

李若琏皱皱眉头。

的确,目前的锦衣卫力量很虚弱。

之前都是一直裁撤,不断的裁撤,从十四个千户所,裁到只有五个千户所。还都不满编。

眼前的锦衣卫,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分散各地,几乎没有什么强大的力量。想要在宣府、大同一线展开,力有不逮。封锁晋商出境,也就是说说而已。没有人,什么事都无从说起。他李若琏也不是神仙啊!

锦衣卫最鼎盛时期,曾经有六万余人。现在还不足一成。可见其力量之虚弱。连内地都没办法照应,想要刺探辽东的军事情报,更加是无从说起。不管是派遣细作,安插探子,策反对方重要人员,都需要钱粮物资,需要人手。

如果是要顾及朝鲜的话,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会更多。

如果是要离间蒙古和建虏的关系,需要的物资会更多。

但是,如果是能够成功离间蒙古和建虏,就等于是去掉了建虏的一条臂膀。

崇祯二年年底,建虏为什么能够成功的越过长城南下?

其中,就是有蒙古人带路的原因。

建虏走的乃是蒙古人的控制区域。

如果蒙古人不允许他们通过,他们根本不可能南下。

或者,即使是强行南下,也会被蒙古人告知大明朝。

可惜,现在蒙古人都成了建虏的附庸。

“朕刚才已经允诺,要将锦衣卫的数量增加到一万五千人。”崇祯皇帝淡淡的说道。

“如此一来,微臣就能封锁边境,严禁铁器、茶叶流入辽东。”

“很好。朕特许,你可以另外招募三千人。费用从内帑拨付。”

“谢皇上。”

李若琏终于是有些激动了。

皇帝这是准备急促扩展锦衣卫了。力量凭空增加了好几倍。

“不过,朕现在要考究一下你的能力。”崇祯皇帝话题一转,“你有没有胆量接受朕的考验?”

“有。”李若琏昂然回答。

“朕接密报,说两位国丈,还有京师诸多权贵,都有贪赃枉法之事。”崇祯皇帝和李若琏也没有弯弯绕绕,直接就是拔刀见血,“你身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敢不敢清查皇室宗亲,勋臣权贵违法之事?”

“臣有何不敢?”李若琏昂然说道,“臣请前往清查。”

“很好。”崇祯皇帝点点头,“必须查到真凭实据。切不可风闻奏事,以免给外廷攻击的机会。”

“臣明白。”李若琏沉声回答。

“你去吧!”

“臣告退!”

李若琏转身,大踏步的去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个家伙确实是能干事的。

京师估计很快就要热闹了。

朕没有钱。

你们却一个个富得流油。

朕怎么受得了?

不狠狠的敲诈你们,你们不知道朕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