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武备师 > 第51章 大车和强弩

第51章 大车和强弩

“砰……”

前去打探的士兵,在众人注视之下栽落了下来。

然后不知从哪里冒出的一个人,一把便把马给薅住了,拉着就要往山岭上走,看得众人一愣一愣的。

也就在这一刻,蒋壬听到了空中传来颇为熟悉的箭啸之声!

瞬间,冰凉之意从脚底直充脑门!

“敌……”

“啊!”

“蒽……”

麾下士兵的惨呼声比他的提醒更快传遍全军。

毫无准备的蒋壬军瞬间倒下一大段。

“敌袭!”

“敌袭!”

“嗖嗖嗖……”

又是一波箭雨飞掠而下,长长的队列,再次断开一大截。

钟朔平静地看着下方一段一段倒下的敌军,下令:“孟朗,挡住他们。”

“遵命。”灌京应道,立即走下了山岭。

“盾牌!”

“盾牌掩护!”

蒋壬迅速安抚住受惊的马,在马上厉声急呼。

“索索……”

闻令,甲片摩擦声响。

队列后方,一队手执大盾的士兵,迅速上前,然后分列左右,将大盾挡在了队列两侧。

“梆梆邦……”

盾牌上瞬间如雨点砸落一般,扎满了箭矢。

冰凉的箭头,刺破了盾牌,闪着寒光。

然而,盾牌太少,少量的盾牌,根本难以护住长长的队列,尤其是那些没有盾牌,且平时疏于训练的豪族部曲。

“啊!”

痛呼声依然不断,死伤依然在继续。

被身边亲随护住左右前后的徐禄,要看自家部曲在箭雨中已然晕头转向,心中不禁在滴血。

这可是他徐氏最后一点人马了!

“蒋大人,如此疲于防守不可持久,再有片刻,恐我等要尽皆死于此地!”徐禄躬身摸到蒋壬身边道。

“某自然知晓!”

蒋壬接过一名士兵手中的盾牌,当即翻身上马,大喝道,“骑兵随某前来!冲出此处!”

“是!”

须臾,全军所有能动的骑兵,近两百人,冒着箭雨,跟着蒋壬,沿着官道直冲前方。

骑兵打头,可以冲破前方的围堵。

徐禄在亲随的扶持下,也一骨碌爬上了战马。

“其余人等跟上!”

剩下人立刻跟在了骑兵身后,以最快的速度横穿不断射下的箭矢,加速逃离被伏击的境地。

然而,当蒋壬率领骑兵,还没有跑完加速阶段呢,刚刚堵在路中间模糊的障碍慢慢清晰起来。

是车!

拉辎重的大车!

而且至少有几十辆,被横放在官道上,至少长十丈,将官道堵的死死的!

此路根本不通!马根本无法通行!

蒋壬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但让他更加心惊的是,车的另一头,顿时腾地站起一队弓箭手。

“放箭!”

刚刚从山岭上下来的灌京,咧着个大嘴下令道。

“绷……”

蒋壬甚至听到了敌方弓弦绷响的声音。

“低头!”

蒋壬当即大喊。

骑兵全副武装,全都身着筩袖铁甲,若是运气好,没有射到未穿甲处,或者缝隙之处,一般弓箭很难射穿。

“啊!”

然而,身旁痛呼声再次让蒋壬惊惧不已。

他当即侧头一看,身边一片亲兵已然中箭,箭矢直接穿过了甲胄。

抬头再往前看,他又发现对方箭矢再次袭来。

“呃……”

臂膀突然传来了剧痛,低头一看,自己的右边臂膀被一箭洞穿!

弩箭!

此刻他猛然终于看清对面的三列士兵,第一列施放,第二列递弩,第三列蹶张上弩!

处于队列中的徐禄,眼见身边骑兵纷纷中箭,当即便一骨碌翻身下马,找了块盾牌再次往后缩去。

“加快速度!”灌京咧着大嘴喝令道。

拉力至少超过五石(一石约为30kg)的强弩,使得其射出的箭能够轻而易举的洞穿敌军的盔甲。

这些强弩是上次在东莱山脚下打得刘巴大败亏输时缴获的。

只是由于拉力太大,单纯用臂力已然难以拉开,只能用脚踩住弓臂,然后弯腰拉住弓弦,用全身的力气将弓弦往上拉,将弓弦扣住钩牙。

只是如此,发箭速度自然就比普通弓箭要慢上不少,即便此时由三人配合使用。

这时候,山岭上下来一人。

“灌都尉,将军命你麾下注意精确性,尽量不要伤及战马。”

灌京表情凝固了下,然后只能依令。

此刻,钟朔看到下方不少战马中箭在嘶鸣,根本没有半分心痛。

眼见对方骑兵被不仅前路被堵死,后方也被自己企图冲出的步兵挡住,只是片刻功夫,已然一半坠落马下,嘴角不禁勾起。

如此下去,蒋壬手中这张最有力的牌,自然是废掉了。

自古以来,步兵面对骑兵,有着无可逾越的劣势。

骑兵即使手无寸铁,但人马加在一起以一名普通步兵至少七八倍的重量,以高速冲来,也足以将普通步兵撞得粉身碎骨。

从物理学上来看,因为重量大,速度快,冲击力强,动能太大了。

何况骑兵手中还有兵刃,如此快的速度,几乎不用发力,便能轻而易举削开人体。

也因此,中原王朝在面对北方游牧部落的骑兵时,倘若单纯以步兵对抗,往往要吃下大亏。

如此战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以至于前汉汉武大帝以举国之力养马,依靠大量骑兵相抗,才将匈奴驱逐万里。

如果说彼时匈奴人骑兵主要战术主要是依靠迂回、非接触作战的话,那自从马镫出现后,靠直接纵马冲击敌阵,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骑兵的威力也得到至少一个量级的提升,变得更为致命,步兵更加难以相抗。

但,并不是完全无法相抗。

前有和他爷爷李广一样悲剧的李陵,在公元前99年,仅仅以五千楚地子弟兵,而且全部都是步兵,出征匈奴。

只是十分背运的是,在浚稽山碰到匈奴单于主力骑兵三万人,被包围。

不过其以大车作为营垒,以强弩为利器,遏制匈奴的骑兵,杀退匈奴。

后单于再次纠集八万骑兵,再次将撤退中的李陵所部包围。

李陵故技重施,重创匈奴,在匈奴大军只能无奈要撤之际,遭遇了叛徒出卖,李陵最终兵败被俘。

若非如此,李陵几乎可以靠大车和强弩创造一个军事奇迹。

近有历史上藉藉无名的马隆,晋武帝司马炎时期武将,同样依靠大车和强弩将彪悍的河西鲜卑骑兵打的满地找牙。

同样的例子,还有不久于后世的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在北伐时面对北魏铁骑,依靠大车和强弩排布大名鼎鼎的却月阵,同样让拓拔鲜卑们高呼“卧槽,快跑”。

大车和强弩,历来是步兵克制骑兵的有效利器。

“下马!”

眼见如此,蒋壬知道再难耽搁,当即下令,“急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