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武备师 > 第17章 开宝箱

第17章 开宝箱

众人救火。

好在坞堡中间就是湖,取水方便,火势很快得到控制。

钟朔站在一处岗哨上,环望整个坞堡,晨光从东边山岭斜照而下,在他的甲衣上熠熠闪光。

虽然此刻坞堡面目全非,余烟升腾,不过不影响他的好心情。

此处坞堡身处东莱群山之中,距离群山外围最近是往西,也就是周伯那处村舍,至少四十余里,往东是更加连绵不绝的群山,一直到接近海岸。

根据之前的哨探,如果以坞堡为中心的话,往北是东莱郡曲成县和惤县,往东北是东莱郡治所掖县,往南是长广郡挺县和长广县,往东是东牟郡,这其中最近的曲成县距离坞堡也得有至少上百里之遥。

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兵此处,都得下一番苦功夫。

钟朔不禁乐了,别看贼匪李甫打仗不太灵光,这老窝倒是选了个好地方。

窝在连绵群山之中,又是各处郡县的中间地带,完全可以通过灵活的走位,四处游击,让各处郡县扰头抓耳。

小规模兵力清缴不了,若是派出大军,即使能够跨过群山找到坞堡,又难以施展开。

且山涧两处关卡,不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只要防守得当,要想破关并非易事。

即使敌军长期围困,问题也不大,山岭有溪,在坞堡中央汇聚成湖,取水极为方便。

眼下似乎没有地方比这里更适合的立足之处了。

不过钟朔看到,此处山谷虽然不小,但却不适合耕种,粮食是个大问题。

“粮仓是哪座?”钟朔问道。

一旁臊眉耷眼,一脸漆黑像刚出窑的宋襄立刻神情一振,指向坞堡靠湖边的一座堡寨:“回将军,在那。”

钟朔顺着手指看去,是一座已经乌黑的堡寨,当即心便抽搐了一下,立刻往那座堡寨而去。

一脸讪讪的宋襄立刻跟上。

还没靠近堡寨,钟朔便闻到一股焦香。

好在只是堡寨外墙被火卷过,里面的粮饷受损并不严重,被浇了些水而已。

看着一袋袋整齐码放的粮饷,钟朔不禁喜上眉梢。

更让钟朔惊喜的是,储存粮食的堡寨不止眼前这一座,还有其他几座粮仓,安然无恙分布在坞堡各处。

稍后,便有士兵统计了出来。

“队主,共发现存粮七千余石。”

按照普通士兵一天口粮两升来算的话,七千余石的粮食都快够支撑1000人一年的口粮了。

也不知道李甫搜刮了多少地方,才存得如此多的粮饷。

不过眼下,却是便宜了钟朔。

兵无粮自溃,粮饷对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遑论此刻兵戈纷飞,即便后世太平,风吹草动下人的本能依然会立刻锁定粮食。

只是钟朔颇为迷瞪的是,屯粮尚可理解,屯厕纸是什么操作?喊都喊不住,是反正吃了没事就上厕所玩吗?

出了粮仓,丁琚来报:“队主,贼匪李甫带领残部逃脱,此战我军共斩首贼匪三百余人。”

钟朔点头,以目前手中的兵力,想要做到全歼贼匪自然是不可能。

何况此次偷袭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给曲成县县尉张邵帮忙,只要占得此处坞堡,便算是大功告成。

“另外,此战共俘获贼匪一百余人,已经缴械看押起来。”丁琚又道。

钟朔略一思索,便道:“立刻派军医前往医治伤患,包括灌都尉所部和受伤的贼匪。”

“是。”

“将军,贼匪奸恶,何必对贼匪如此,何不任其自生自灭。”一旁宋襄咬牙道,看来之前被贼匪为害不小。

“自身自灭?那岂不便宜他们了?”钟朔一笑。

“你去周伯村舍一趟,将之前就已经俘虏的贼匪带回来,连同昨晚俘获的贼匪,给以饭食,然后命其立刻修缮坞堡。”

经过昨晚一场大火,坞堡各处受损,需要修缮的地方不少。

除此之外,钟朔还需要不少人力,将坞堡改建一番。

好在刚刚缴获坞堡大量存粮,眼下根本无需为缺粮而发愁,否则的话他还真的不好将俘虏的这些人如何安置,到最后肯定也只能无奈放了。

至于宋襄说的让其自生自灭,那基本就是胡乱扯淡。

此时不像高度发达的后世,特别眼下是在乱世,人力就是绝对的生产力,人数就是实力。

“是。”

宋襄一听俘虏还能有这用处,当即便乐了,黑乎乎的脸色露出一口大白牙,跟刚从煤堆里刨出来金子似的。

“另外,告知周伯他们,若是愿意,可以举家迁来坞堡。”

村舍并没有多少户人家,偌大的坞堡多增加这么几户并非什么难事。

闻言,宋襄忽然一怔,心中突然涌动。

和钟朔等人相比,他算是本地人氏,周遭看到了太多百姓在如今世道中战兢飘零,朝不保夕。

他很清楚钟朔那句举家迁来坞堡,对于那处不断遭遇贼匪和贼兵的袭扰蹂躏的村舍意味着什么。

“多谢将军。”

宋襄郑重拱手而去。

“景略,武库在什么地方?”钟朔向旁边丁琚问道。

除了地盘和粮饷,他最关注的就是这帮贼匪的武库了。

没办法,他穷怕了,本身也吃过武备不精的大亏,肩头的伤还没有好利索呢。

若是装备精良,昨晚的战斗有可能就不是击溃战,钟朔甚至有信心围而攻之,取得更大的战果。

只是当钟朔在丁琚的带领下走进武库的时候,不禁大失所望。

这帮贼匪比他想象中的要寒酸不少,估计除了抢粮,平时打家劫舍之外,也干不了其他别的。

将其他七零八落的杂物刨除,最后钟朔只看到刀500余柄,性状各异,不过环首刀占了多数。

弓大致有50多张,估计大多数弓配备给昨晚逃走的贼匪了。

让钟朔稍感意外的是,弓架上还有5张弩。

不过试了试,只不过是最简单的臂张弩,靠臂拉就能上弦,拉力恐怕也就2石左右。

射程应该和普通的弓差不多,有效杀伤距离不会超过两百步,甚至因为弩臂摩擦的关系,还不及弓。

但它相较弓上手简单,容易操作,且准确性是弓所不能及的。

“队主,那边。”

转过一堆杂物,丁琚突然指向武库的一处角落。

钟朔看去,突然眼前一亮。

角落里木架上,赫然堆放了不少的盔甲!

盔甲有不少破损,显然也是李甫缴获而来的。

很快部下便清点了出来,超过二十副筩袖铁铠,以及三十余副皮甲。

虽然依旧有点寒酸,但对于此时的钟朔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武备。

稍后所有盔甲都被配发给了麾下斥候,身着甲胄的斥候列队一站,流窜作案的流民军武装气质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锐意的精悍之气。

随即配甲的士兵,便被分派往各处岗哨,尤其是山涧关卡处防守,其余尚未配甲的士兵,则被钟朔派出去哨探。

眼下虽然已有立足之处,但若稍有大意,很难说不会重蹈李甫的覆辙。

…………

曲成县。

“大人,斥候来报,乌山贼首李甫率人出了乌山。”李荡汇报道。

“如今李甫身在何处?”张邵立刻激动站起。

他正漫山遍野地找李甫等人死磕呢,谁能想到他自己走出了老巢。

没有乌山坞堡依托的李甫,等于自断臂膀,此时若是不出击李甫,更待何时。

“往北进了惤县豪族徐氏的坞堡。”李荡道。

“嗯?李甫等人为何要进徐氏坞堡?”张邵瞬间皱眉,“莫非徐氏要与李甫沆瀣一气,欲图不轨?”

“哼!早观徐氏对太守大人只是虚与委蛇,实则心有异志,先前劝惤县县令蒋壬发兵清缴,却始终不见其行动。”

张邵冷声说道,“必然是那蒋壬与徐氏有所勾连,庇护徐氏,待太守大人率军前来,我定然要将情况说明。”

“大人,恐怕情况并非如此。”

李荡抹了一把汗,“拒斥候观察,李甫等人一路狼狈,更像是逃入徐氏坞堡。”

“逃入?”张邵一惊,“此话当真?”

“多名斥候可证实。”

“李甫乌山坞堡坐拥险要,难以攻取,是何人能够将其赶出乌山?”张昭心头惊讶不已。

“目前尚不可知。”

“莫非是其他贼匪攻取?”

别说青州境内了,就是东莱郡内,流民贼匪也不止一股,相互攻杀也不少见。

若是如此,那他就相当于捡了个大馅饼了。

不过谨慎起见,他还是下令:“立刻派出斥候,深入乌山,务必打探此时坞堡虚实。”

“是。”

“太守大人率军何处?”

“据报已经从掖县出发,明日即可抵达曲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