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京都元夕 > 秦奇川(番外)

秦奇川(番外)

皇上上朝还未结束,就匆匆离开了。

朝官议声四起,不知是哪个多嘴的说,皇上去了关雎宫。

四下里的目光又汇聚到我的身上,高官们笑着恭喜我。

秦大人不仅智谋超群,坐上了相国,还有个好妹妹啊,如此得皇上喜爱,相国大人以后要平步青云。

没人对我突然有的义妹有所疑。

过程不重要,他们只要结果,我和皇上也是。

我也想去看她,不知...她怎么样了。

百官散去,我去了启德殿殿,大绥刚实现一统,我有好多事情要和皇上商议。

待我到了启德殿殿,皇上果然不在,我看见了神色紧张的江泰公主。

她以前见我,总是眉眼弯弯,喊我一声秦大人。

如今她只睥我一眼,嘴角微挑道,恭喜相国大人了。

江楼一聚仿佛还在昨天。

她成了我的义妹,是皇上在警告我,不许有其他的心思。我却不放心,很不放心。

我想离她近一点,能听到她安好的消息。

我就在启德殿呆了一宿,看着天色渐暗,又一点点亮起来。

如此一夜,临近破晓,关雎宫中还是没有传来消息。

果然。

已经是早朝的时辰,我才听见殿外的脚步声,是柳德盛。

他一看见我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慌张道,奴才就知道大人在启德殿候多时了,大人快去劝劝皇上吧,奴才真是吓坏了,那瑜妃娘娘...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他扇了自己一掌,压低声道,大人的妹妹她...

不等他说完,我已快步走向关雎宫,我害怕,害怕从别人口中知道她不好的消息。

我到的时候,关雎宫外黑压压的跪满了人。

柳德盛提醒我,皇上还在里面。

话落,他看向身边跪地的一个小丫鬟。

我才听见那极轻的啜泣声,那丫鬟眼眶红肿,像是怕极了浑身都在颤抖,她捂着衣袖,我还是一眼看见了那藕粉袖口上刺目的鲜红。

霎时我有些站不住,也是一颤,跪在了关雎宫外。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见殿内传来的步履声,抬头看去太阳已近西下,天边是火烧的晚霞。

皇上目光浑浊,脚步蹒跚扶着门框极慢地走出来。

他身上的朝服沾满了血渍。

我敬他,也可怜他。

他是个好皇帝,我是个好臣子。

他不配为人夫,我不配为人友。

那天他从关雎宫内走出来,又好像死在了关雎宫内。

第二天,皇上照常上朝了。

立后一事不再被提起。

那还未下诏的新皇后,我的义妹,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臣子大多讳莫如深,不敢多提,只能旁敲侧击,劝着皇上选秀。

于是春后,一批新人入宫了。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整个大绥都在越来越好。

皇上的身体却越来越差。

靖王来我府邸多次,想我能劝劝皇上。

他这样说,秦大人同我都知道,皇上察觉香料不对劲时中毒已深,虽不似当时传言那般严重,却也落下顽疾,如今不肯喝药,处理国事起来不分日夜,本王当真害怕。

他没有说害怕什么,我也能猜到。

又过数日,宫中传来旨意,召我入宫。

我到的时候,皇上正闭眼仰躺在塌上,靖王担忧不无道理,这位帝王才二十有五,便已白发丛生。

古琴潺潺之声传来,我才注意到偏殿帷幔之后,坐了位女子,看不清样貌,能看她穿了件素色长裙,垂眸弹奏。

若没猜错,弹琴的女子应该是新封的玉贵人。

这位玉贵人是靖王特意挑的,据说有几分瑜妃的影子。

我站了许久,一曲罢,躺在塌上的帝王终于睁了眸子,看向我,问道,秦相觉得这古琴弹得可好?

我答,弹得极好。

皇上道,可惜了。

我从那平静的语气中听出一丝哽咽。

皇上坐起来看着偏殿帷幔后的人儿,又好像在发呆出神,他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我答,如今已是申时了。

申时啊。

他口中不断重复着,终于落下泪来。

柳德盛赶紧扶住皇上的手,皇上极费劲地站起来,朝寝殿走去。

我看着他走了几步又停下来。

她走的时候都不愿多看我一眼,我若将她留在皇陵,她肯定要与我生气。昭苏城门十里外的丘山上种满了绣球花。

秦相,他道,朕死后,也把朕埋在那里吧。

我进了一趟宫,拿来了皇上传位的诏书。

她已走了三年了。

这个诏书就是三年前写的,当时皇上将它给我,待中原一统,朕便将皇位传给靖王,还望大人能尽心辅佐皇弟。

我知道,皇上要带她离开。

我也明白了,为何皇上会把她接回来。

她有了孩子,或许能为了孩子原谅皇上。

那晚送她回栖梧宫,是我此生见她的最后一面。

一国公主,受万民供奉,自当为万民奉献此生。若真有那天,我会和屈原一样以身殉国。

我是始作俑者,也是冷眼旁观者,就这样看着她陷入无底深渊。

我从启德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宫里四处丧钟想起。

入秋风寒,狭长的宫道两旁铺满了黄叶,我走至东花园园,那棵长势好的石榴树已经不见了,那站在树下盯着石榴果的女子,也再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