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帝后的逆袭之路 > 23

竺竺和长孙长明同房半月以来,两人几乎是盖同一张棉被的陌生人,渐渐她也对他放松了警惕。

近日朝中开始动荡,多有些胆大妄为之人开始上书弹劾国公大人目无储君,横行霸道。皇帝虽听的开心,却也没有任何回应。而上书之人,没有背景的大多被革职入狱,以皇甫庸睚眦必报的性格,怕是要将牢底坐穿。

周国这时却带着大量金银财宝前来拜见大梁储君,请求大梁出兵助周国攻打明月国。

“使臣应该知晓,大梁从不轻易出兵。”皇帝端着该有的架子,坐在龙椅之上。

“周王让我给皇上带一句话,明月国灭,28座城池,我们两国一人一半。”

皇帝微微动摇,实则内心怨愤,如今兵权都掌握在他人手中,他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使臣早闻大梁皇位架空,官臣当道,见皇帝迟迟不下决定,自然将目标瞄准国公大人。

“国公大人,您意下如何?”

众官心中一惊,皇帝气的脸色铁青,愤然到:“朕还未开口,你问国公是什么意思?”

使臣观察皇甫庸的表情,见他云淡风轻中又掩着一丝愉悦,更加大胆道:“大梁皇帝架空之事人人皆知,如今能做主的是国公大人,臣询问国公之意在所难免。”

“你!狂妄之辈,来人,给我拖走,丢出大梁!”

“诶诶诶…来者是客,不必如此大动干戈。”皇甫庸上前制止,面上乐开了花,嘴上却说着:“外界传闻皆是虚言,大梁是皇上的天下,我们做臣民的都是为皇上做事的。”

转而又说:“不过呢,臣觉得周王的话有理,明月国如今腐朽破败,结两国之力定能屠他满国,届时我们一人一半城池,也算是合计共赢。大家说是与不是啊?”

国公一党纷纷应和,皇帝面色铁青,不顾国公势力,阴森森道:“国公有如此本事,要不你坐这里来,朕给你让位如何?”

皇甫庸未料一向软绵绵毫无攻击力的皇帝居然反击了,狂悖之言脱口而出。

“那是迟早的事,且让你再坐两年。”

众人哗然,就连国公党也坐不住了,没想到自己追崇的主子竟然这么狂悖。

卫琛听不下去了,出言维护:“你这话的意思是要谋朝篡位吗?!”

“谋朝篡位?那就要看他梁家守不守得住这王位了。”

长孙无极笑出声:“哈哈哈哈,这么说你皇甫家就有能力篡夺皇位了?”

“长孙大人这是何意?”

“何意?”长孙无极收住笑,一言一顿:“有我长孙家在的一天,你就休想坐上去。”

“你要与我争?”

“争?你配吗?”

皇甫庸气急败坏,甩袖离开朝堂,心里隐隐觉得不安,长孙无极的笑让他觉得,他似乎中了什么计谋。

退朝后,一干人移去书房,一直一言不发的丞相走了出来,毕恭毕敬道:“皇上,此等狂悖之徒留不得啊。”

皇帝颇为头疼,“朕知道,但朕……”

“皇上,臣是大梁的臣,只要皇上想,臣等都万死不辞。”

皇帝看了看卫琛,又看看了长孙无极,笑的讽刺:“如今朕进退两难,计划都在你们心中,朕不过是个棋子罢了,又何须来问朕。”

卫琛道:“皇上此言差一,臣等对皇上绝无二心,守的定然是这“梁”字国号。”

皇帝沉默许久,语气诚恳到:“周旋了这么多年,朕累了,朕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御玺可以给你们,不过朕有一个要求。”

“皇上请讲。”

“朕要拟圣旨昭告天下,未来无论谁登上帝位,必将娶六公主为正宫皇后。”

长孙无极欣然同意,卫琛看向他,隐隐担忧。他们这一党当属长孙府,未来的储君若是长孙长明,竺竺岂不是要沦为妃妾。那丫头心气儿高,定然是不愿呆在后宫的,看来还是得留一条后路。

翌日,圣旨一出,惊动朝野。皇帝此意明了,下一任储君可以是任何人,如今有资格的怕是只有京城那几户了。

长孙府院庭内,竺竺悠然的荡着秋千,饼饼随后轻推她。

“小姐,圣上这是什么意思?”

竺竺笑了笑,“能是什么意思,没有儿子,就想让孙子当皇帝,总之这皇室血脉中必须有他梁家的精血。”

“那如果大少爷……”如果大少爷登上了皇位,那小姐这明媒正娶的正妻就要让位了。

“走不到那一天。”

“啊?”

“我与他的夫妻关系走不到那一天。”

“你怎知走不到那一天?”长孙长明上前道。

竺竺起身作揖,“皇甫庸死后,我就与你和离。”

长孙长明心中微微气愤,却摸不清由头,“你要与我和离?”

“不然呢?真的做一辈子有名无实的夫妻吗?”

“为什么有名无实?若你愿意,今晚……”

“无耻!”竺竺立即打断他,红这脸,“你想做皇帝,我不想做皇妃,我的男人今生今世只能娶我一个妻,你能做得到?”

长孙长明沉默了,他能做到,只是他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做到。

竺竺转身回房,情绪微微低沉,这么多天的朝夕相处,她能看出长孙长明是个柔情似水的男人,只是身上的担子太沉重,迫使他不得不残忍狠戾,他会是一位明君,但她成为不了贤妃,也不屑与人争宠。

不知不觉又是三月,明月国之战大捷,举国欢庆,皇帝命人在京郊办了各类赛事,竺竺随长孙府提前入住别院。

一进楼阁,梁淑德就迎上来,“嫂嫂。”

“给公主请安。”

“嫂嫂免礼。”

“公主可是来找我要新话本儿?”

梁淑德环顾下四周,凑近她耳边,轻声道:“嫂嫂可有新的,上次的我都看了好多遍了。”

竺竺忍不住笑出声,将准备好的话本递给她:“公主可收好了。”

梁淑德收下,递给随身侍女,转而问道:“嫂嫂可有听到父皇昭告天下的圣旨。”

“听说了,要将你许做下一任皇后呢,公主的好日子可都还在后头呢。”

梁淑德垂下眼眸,走到案前坐下:“是我劝的父皇。”

三日前,皇帝夜间疯疾发作,挥舞着剑要将身边近侍全部杀光,守卫只好将六公主请过来。

公主赶到时,剑刃刚好抵上一名近侍的胸口。

“父皇!”

皇帝如梦初醒,又哭又笑:“是皇儿吗?朕的皇儿!”

“父皇,十二弟已经去了。”

皇帝瘫坐在地,掩面痛哭。

梁淑德于心不忍,向前道:“父皇,还会有新的弟弟的。”

“不会了,六儿,真的不会了,朕的后宫……”皇帝身躯微颤,六儿出生的那天,他将后宫遣散,直至今日,也只留了那个女人的近侍做贵妃,他曾对天起誓,绝不再纳妃。

“贵妃娘娘她……”

“贵妃底子不好,不宜生育。六儿,父皇老了,过了今日就不见得有明日,朕累了,想放弃了,可是六儿,朕若放弃,你该怎么办,你还这样年轻。”

梁淑德问:“父皇更信赖哪一方?”

“自然是长孙府,不管怎么说,长孙家是我大梁皇室的外戚。”

“你与太傅是否有约定?”

皇帝阴侧一笑:“那人心思深沉,利用他父亲牵制朕,转而又利用朕牵制长孙无极,若真让长孙府得逞,他该是下一任皇帝了。”

“父皇。”梁淑德行跪拜大礼,“儿臣请父皇下旨,无论谁为君,都必将娶儿臣为正宫。”

皇帝略微惊讶:“六儿?”

“如今形势对我们已经十分不利了,各方蠢蠢欲动,再被动下去,儿臣怕多生事端。不如就将手中权位抛出去,只要儿臣稳坐正宫之位,天下总有回到梁氏手中的一天。”

皇帝点头称赞:“此计妙哉,朕的六儿长大了。”

————

京郊行宫。

秋日落叶,大雁齐飞,红墙绿瓦下包裹着一一层一层腐朽腥臭的血液,众人心中明白,此行绝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