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柱国 > 第五十八章:地狱训练

第五十八章:地狱训练

张苍水点点头,飞身下马,让沈床牵到后院。

沈隆他们见张苍水到来,立刻站成一排。

队形有些散,站姿不稳,贵在每个人都很精神。

天已经微亮,沈床安置好马匹,跑过来集合。

张苍水见人齐了,开口说道:

“你们在班兵营见识过班兵操练,我要强调的是,我看不起班兵训练那一套,纯碎是娘们绣花,中看不中用。我会用自己的办法训练你们。让你们形成比鞑子还厉害的战斗力。”

说道这里,刘隆他们面带惧色。

鞑子是他们的梦莹,恐惧深入骨髓。

张苍水不管这些,脊梁骨被打断最好的办法是杀回去,亲手砍翻鞑子才能让他们恢复天朝上国,大杀四方的自信。

“我这套方法不允许你们说不,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句话是重点。

每个人接受新事物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全力拥抱,有的人将信将疑,更有的人抵触,应付差事。

好在这些人不是兵,没有学过卫所那一套。

训练起来难度不大。

“我先教你们军体拳和自由搏击,你们跟着我练就是。除此之外,器械练习和障碍跑,负重越野也是你们的训练科目。”

谈到专业问题,张苍水放慢了语速,细心观察每一个人的眼睛,确定他们的接受程度。

这些人没有文化,理解能力差,需要一步一步来。

嘉靖末年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依次为卫所兵,班兵,营兵,家奴。

家奴才是最强战斗力。

戍守九边的总兵官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家奴。

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

这些人除了保护主人安全,剩下的任务便是突击,冲锋。

最惨烈的战斗由他们完成。

最难啃的骨头由他们去啃。

家奴已经成为朝野共识,张苍水养这些家奴,并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应。

商号养家奴兴起于晋商,在宣府这个贸易窗口并不鲜见。

沈隆他们首先要掌握的是稍息,向右看,向左看,向后转,向前转。

一二一和一二三四。

这些东西看似枯燥无味,其实最能锻炼队伍的执行力和协调性。

光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张苍水一口气教了七天,12个人才堪堪让张苍水满意。

这个年代的人一天只吃两顿饭。

分别是早饭和下午饭,天黑之后和衣睡觉。

为了保证高强度的体力训练,张苍水改了规矩。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叠豆腐块。然后上操,打军体拳和自由搏击一小时。

七点操步,

七点半加一个两公里负重50斤越野,围着院子跑就是。

点休息,

点一刻,章鱼哥用马车拉来牛奶,羊奶,肉饼,蔬菜水果。

吃饭后稍作休息,在双杠,单杠,平衡木上锻炼力量和平衡性。

九点开始泥潭匍匐铁丝网。

10点障碍跑。

11点午饭,全是高热量的肉食搭配一些蔬菜。

中午午休,

下午一点继续训练。

下午四点开饭。

一直训练到晚上点。

随后是夜宵。

然后3公里负重障碍跑,

时不时还要来几次紧急集合。

然后喝奶睡觉。

这种程度的营养补给,别说一般人家,就算是官宦之家都达不到。

短短七天,所有人从地狱里走了一遭。

一开始训练还有人大大咧咧,互相开玩笑。

第四天,第五天的时候,一个个成了麻木的木桩,机械的听从张苍水的要求,连说话的力气和心情都没有了。

张苍水一天的训练量堪比班兵七天,等于卫所兵半个月。

沈隆他们的体质和单兵素质突飞猛进。

一个月后,12个家奴一个个龙精虎猛。

腱子肉硬邦邦的在太阳下炫耀。

张苍水同样受益匪浅。

他即当教官又当战士,在高强度训练下,身体素质一日千里。

即便不用技巧,光用蛮力对付两个马六绰绰有余。

“少爷,什么时候上器械?”

沈隆着急的问道。

所谓器械指的不是单双杆这种,而是弓箭,弯刀,长枪和鸟铳。

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称为真正的战士。

这是张苍水对他们的承诺。

这些东西除了鸟铳,剩下的都能从卫所走私出来,并不是难事。

“一百天。”

张苍水伸出一根手指头。

枯燥,乏味,地狱般的新兵连训练必须坚持100天。

沈隆他们的身体素质,凝聚力,意志力,协调性才能达到张苍水的要求。

“哦。”

沈隆有些失望,张苍水的话就是圣旨,既不能违抗也不能问为什么。

他返回队伍,带领队伍继续地狱模式。

张苍水对沈隆赞誉有加,特意单独加练。

教他识字,教他战术,教他比例尺,教他画军事地图,教他在野外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占据有利地形。

这些东西要不厌其烦的每日督促,等实战的时候必能出奇效。

沈隆俨然成了家兵的队长,张苍水不在的时候,他带领全队操练,赏罚分明,很得人心。

一个月后的早上,

张苍水负重50斤越野跑结束,吩咐沈隆带领家兵继续训练,他急匆匆来到沈庆余堂。

去山西和陕西购买铁锅的陈发吉回来了,一齐回来的还有四万多口大铁锅。

“东家,昨天擦黑回来的。早上陈吉斋二掌柜过来通知了一声。”

黑娃对张苍水说道。

张苍水锻炼一个月,脚步变的轻盈,连做下的姿势都那么的潇洒。

沈兰递上一杯清茶,然后恭敬的站在身边,等候张苍水吩咐。

被张苍水警告后,黑娃对沈兰彻底失去兴趣,对于张苍水,黑娃打心里害怕。

张苍水可是一刀砍掉鞑子兵脑袋的人。

“陈发吉身体如何?”

张苍水有些担心。

这趟足足去了两个月,陈发吉已经是五十岁的人,翻山越岭有如抽丝剥茧,不亚于大病一场。

“二掌柜说身体无碍,就是太累了。从昨天回来便一头扎进被窝,早上都没醒来。”

张苍水点点头,有些敬佩的说道:

“陈东家不愧是老前辈,不辞辛劳,是我辈学习的典范啊。”

这句话是对黑娃说的。

让黑娃好好学学陈发吉的精神。

黑娃何等聪明,立刻回话:

“东家放心,我辈之人必然不遑多让。岂能让前辈们小看了咱。”

“这就好。”

张苍水点点头。

陈发吉身心交瘁,起码要休息三天,不便见客。

不过礼节不能少,张苍水吩咐沈兰去万全大街买来一匹绸缎,一些坚果,又从自家铺上挑了一个紫檀木的烟斗,亲自去陈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