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柱国 > 第四十五章:空架子

第四十五章:空架子

经历司房间内,20多人整齐的站成两排,这些人多是李成蹊的部下,七里溪一战,李成蹊手下阵亡37人,活命13人,全在这里了。

剩下的则是在独石口出董家礅奋战的其它班兵。

李成蹊如今是百户,这些人都是他的部下,赏赐自然由他来主持。

本来杨本昌千户也应该在场,不过他现在焦头烂额,顾不上在部下面前显摆。能不能保住千户的官职都不知道,他也没脸在这些人面前邀功了。

杀良冒功可是在这些人眼皮底下进行的。

逼自己人去送死,然后砍掉他们的脑袋充当鞑子也是他带人干的。

要是有人不忿,提刀砍了他的脑袋都有可能。

杨本昌在班兵营本就没有威望,如今连权力的压力都荡然无存。

班兵营全靠李成蹊和其它几个百户压阵,不然早乱了。

经历司准备的官府,腰牌,官蝶,银子整齐的摆放在桌子上。

李成蹊站在韩三平面前,两个书吏各端着一个木托盘。

李成蹊从托盘上拿出官服递给韩三平。

韩三平一脸肃穆。

“恭喜你韩三平总旗。”

“多谢大人栽培。”

韩三平拿过官服,李成蹊接着从另一个托盘一一拿出腰牌,玉带,和20两银子交给韩三平。

“多谢大人赏!”

韩三平扯着嗓子大叫一声。

张苍水把鞑子牌子头的脑袋让给了韩三平,他连升两级成为掌管50人的总旗。

他的名下有三个鞑子首级,本应赏90两银子,不过到手的银子不过才20两(李成蹊答应把银子跟张苍水平分,预留了20两),剩下的全让杨本昌和他爹杨顺贪墨。

接下来是马六,程序如出一辙。

“恭喜你马忠,你荣升班兵营总旗。”

马六没有像韩三平那样激动,犹豫一下后问李成蹊:

“大人,我可以调去兴合卫吗?降职也可以。”

李成蹊板着脸回答:

“上官们已经达成默契,你不能调去兴合卫。”

马六的脸立刻耷拉下来。

兴合卫有他爹在,不管他以后的官运如何,等他爹退休,接替他的百户是板上钉钉的。

待在班兵营,未必有机会升迁。

大明将士不是鞑子的对手,打仗就没赢过,军功难拿。

一个萝卜一个坑,校尉,小旗这样的低阶官职靠熬资历就能得到,百户以上职位除非有人战死或者退休,才能轮到下面人。

除非你有过硬的关系和银子,否则一辈子在总旗位置待着。

马六不喜欢这些班兵,虽说战斗力很强,终归是亡命徒,四处漂泊。

熬够日子回家抱媳妇,熬不到日子便抛尸荒野。

如今的班兵营只有400多人,爹不疼娘不爱,实在看不到前途。

“你不要有的是人等着要。”

李成蹊催促一句。

马六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喊一嗓子:

“多谢大人栽培。”

这一嗓子结束,经历司书吏立刻登记造册,马忠从此成为班兵营总旗,改不了了。

李成蹊把玉带,腰牌和银子交给马六,马六顺手把银子还给李成蹊:

“送给张苍水吧,这是他应得的。”

李成蹊看了他一眼,脸上带着喜悦之色。

这样的部下不会辱没他李成蹊的威名。

整整半个时辰,在场所有人的奖励发放完毕。

他们都是有实际功勋的人,最低职位是小旗。

招募新人入队后,这些人会让他们快速形成战斗力。

能够把鞑子杀的血流成河,有这些人在,他的部队就是整个宣府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李成蹊心里有一个伟大的蓝图。

他要把部下训练成虎狼之师,骑马跟鞑子在草原上真刀真枪的干。

鞑子可以十几人,百十人劫掠九边,如入无人之地。

他也可以带着手下扫荡草原,杀鞑子,立功勋。

他没有钱更没有人脉,只能靠军功闯出一片天地。

这些人跟他出生入死,他的话一言九鼎,千户来了都不好使。

这是他在班兵营安身立命的根本。

“解散!”

李成蹊一声令下,全体行注目礼,然后各自离开。

韩三平和马六没有走,而是跟着李成蹊来到百户所。

百户所是个在地窝子上搭建的临时办公室。

四周用树枝和枯草填充,最大的好处是不透风,比起其它简陋的地窝子,这里简直是天堂。

“大人,我帐下不过12个弟兄,我这个总旗就是个空架子。上面什么时候补充新兵进来?”

韩三平已经迫不及待。

“大人,我帐下不过14人,也是个空架子。”

马六马上接话。

李成蹊苦笑:

“我这个百户帐下不到30人,还不如当总旗的时候人多,你们说我怎么办。”

“杨本昌那个混蛋,砍了那么多无辜的人头,我看上面不会把新兵补充给我们的。”

提起杨本昌,韩三平就咬牙切齿。

兴合卫同样损失巨大,作为宣府唯一的一支机动部队(宣府三卫直属五军都督府,宣大总督非奉诏无权调动一兵一卒),他们最有资格优先获得补充。

人员补充倒是其次,兴合卫的军户提几百人上来就行。

装备的补充才是根本。

而装备比人值钱。

朝廷正在南边对付倭寇,国库捉襟见肘。

募兵需要大笔银子,没有银子,班兵永远别想补充新人和装备。

李成蹊在七里溪缴获的鞑子装备被杨本昌收缴,仅仅留给他50匹良马,李成蹊又能怎么办。

“不过我倒是有个大胆的想法,不知道你们敢不敢跟着我干?”

李成蹊趁势问道。

“请大人明示。”

马六兴奋的说。

15岁的年纪,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亲自跟鞑子精锐奋战一夜,他已经成为经验丰富的老兵,浑身力气没处发泄。

李成蹊严肃的说道:

“鞑子还在独石口外耀武扬威,你们敢不敢随我北上,击杀鞑子小队。朝廷不给军饷,我们就自己解决。”

“有何不敢!”

“都是爹妈生的,鞑子不也两只胳膊一个脑袋。我们又不是没杀过。”

韩三平和马六毫不犹豫。

“张苍水说朝廷开春就会重启茶马互市,我们立功的机会不多了。”

李成蹊感叹道。

以前他对张苍水的话半信半疑。

朱七的到来让李成蹊相信,张苍水能够直达天意,他的话分量十足。

“那就再干一票。我要银子,装备和战马。”

马六攥紧拳头。

“我要女人!”

韩三平并不避讳自己的真实想法。

“好,我去联络其它兄弟,他们答应一起去最好,不想去不勉强。我们这三十人也能打游击。”

李成蹊兴奋的砸桌子。

“我给张苍水写信,问他要不要一起来。”

马六时刻想着那个可恶又可恨,非常缺钱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