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柱国 > 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当如是

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当如是

深宅大院规矩多,讲究也多。

足足站了一刻钟,三掌柜才耷拉着脸走过来,请洪涛和张苍水进去。

张苍水经过三掌柜身边的时候,三掌柜鄙夷的嘀咕一句:

“不要乱看,不要乱摸,老实跟着洪师傅,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然坏了东西你赔不起。”

张苍水立刻站住,冲着三掌柜邪魅一笑:

“嗷嗷嗷嗷,咦,这只猴子叫起来真烦人啊!嘿嘿嘿...”

张苍水三两步跟上洪涛,刘掌柜气的吹胡子瞪眼,干着急没办法。

内宅非传召不得入内,那是胡管家的地盘。

他只能本本分分的待在店铺做买卖。

心中的怒火只能憋着。

胡庆岩是个顽固的浙江商人,买下这座宅院后,一应格局全部按照胡家大院进行改造。

除了房屋,院墙没有动,剩下的都动了。

雕廊画栋,鸟鱼闲趣,连冬季大棚都用上,为苍凉的宅院提供了大片的绿色。

洪涛来到这样的地方,走路都不会,张苍水好几次差点把他拱倒。

小户人家的自卑心理在大户人间面前暴露无遗。

张苍水不同,他大大咧咧,东看看西瞅瞅,不时感慨两句:

“大丈夫生当如此,日后我也这么盖。”

胡管家听到张苍水的话,讪笑着说道:

“小伙计,这算什么,不过胡家大院九牛之一毛。等你有幸去江南,你才知道什么叫大丈夫。”嘉靖年间的晋商,鲁商还不足以在中国的商业版图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著名的山西王家大院,山东牟家大院的祖先这个时候还在土里滚泥巴。

中国最富庶之地首推江南。

江南最富庶之地首推浙江。

浙江最有钱的庭院首推胡家大院。

胡家大院毁于清朝的农民起义,新中国成立后,自然无人再提,张苍水没有见识过。

胡管家的话引起他无限遐想,总归要去观赏一番才是。

“多谢管家提醒,我一定要去江南走一趟,不然此生无趣。”

胡管家楞了一下,狐疑的看着洪涛。

“他不是制作屏风的人?”

张苍水没去过江南,如何做的屏风。

“是啊,我怎么敢胡乱带人来。”

洪涛急忙解释。

“我家祖籍浙江,从我出生起就在宣府讨生活。我的手艺都是父亲教的。”

张苍水这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赶紧圆谎。

“难怪。”

胡管家嘀咕一句,示意大家加快脚步。

讲究规矩的人是非常无趣的。

胡庆岩便是这样一个无趣的人。

他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

早上起来打太极拳,吃过早饭去店铺转一圈,然后便返回房间看书画画。

中午在丫鬟伺候下吃饭,然后午睡。

下午有公事便出去一趟,没有公事接着看书作画。

晚上吃过晚饭后,听取掌柜的汇报一天的经营情况。

接着便是在姨太太房间快活,直到精疲力尽才会钻被窝等第二天鸡叫。

胡庆岩个子不高,脸消瘦,鼻梁高而阔,是个猛人。

他眼睛很亮,穿着一套宽松的蓝白相间大长袍。

这种衣服张苍水见过,道家专用。

嘉靖帝崇尚道法,下面的人自然有样学样。

不过胡庆岩以儒学见长,大户人家的孩子从小注重培养,自当如此。

胡管家带着洪涛和张苍水进入客厅,洪涛带头施礼,张苍水有样学样跟着走过场。

胡庆岩没让两人落座,而是盯着张苍水看了两眼,眼中带着不可思议。

“你便是打造屏风的人?”

“正是在下。”

张苍水不卑不吭的回答。

“英雄出少年呐,可惜了。”

胡庆岩感叹一句。

读书考科举是胡庆岩眼中的正途。

张苍水聪明伶俐,手工巧夺天工,要是能用在读书上,岂不是会一鸣惊人。

大明施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匠人一旦入籍,终身无法解脱。

胡庆岩也有这方面的惋惜。

不过通过科举之道荣升士子行列,还是可以脱离匠人禁锢的。

胡庆岩试探性的问道:

“可曾读书识字?”

“略知一二。”

“略知一二是什么意思?上过蒙学没有?”

“上过。”

“四书五经可曾熟读熟背?”

“没有。”

张苍水这副躯壳在他占据前的确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父亲沈炼一代文学大家,对子女的教育非常用心。

不过沈浪天生厌学,张苍水魂穿后,把记住的东西又忘了个干干净净,与文盲无异矣。

胡庆岩有些失望。

他从洪涛嘴里得知张苍水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本来有心栽培他读书考科举,好给自己铺路。

胡家能够百年长久不衰,靠的就是这套识人,知人,助人的法子。

但凡有机会前途无量的人,一定要想尽办法在他飞黄腾达之前有恩与他,日后才好请他帮忙。即便人家不肯帮忙,总不至于对胡家下黑手,使绊子。

艺术都是相通的,胡庆岩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一个人在音乐,手艺等思维领域才能突出,在读书上定然不差。

张苍水竟然连四书五经都不会,他已经13岁,过了读书的最佳年纪,如今培养已然晚矣。

胡庆岩断了当伯乐的念头,再交谈下去就是浪费时间。

他宁愿去书房看书画画,也不愿跟洪涛和张苍水这样的粗人浪费时间。

“我乏了,胡管家给人家银子。”

这便是送客的意思。

“知道了三爷。”

胡管家客气的躬身,然后伸手做出请的动作。

胡庆岩在家里排行老三,父母全都在世的话,家里人必须称三爷,称老爷是大不敬。

洪涛立刻对胡庆岩点头哈腰的告辞。

张苍水挺直腰板,心思不在胡庆岩身上,也不在洪涛身上。

他抬头看客厅的格局和工艺,不得不说,胡庆岩下了大本钱。

用料,做工,格局都是上乘。

应该是从江南带来的班子打造而成。

北方没有这样的工匠。

走出房间,是客厅的待客处。

供那些等候的客人喝茶歇脚的地方。

张苍水慢悠悠的抬头看上面的四方井,四方井格局娇小,四面做工不同。

二楼的楼梯口,一个挽着花辫的丫鬟小声道:

“长的眉清目秀,真好。”

二楼是胡庆岩独女胡言卿的闺房,走到楼梯处,探头望下去,能够清晰的看到客厅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