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柱国 > 第二十九章:豪横

第二十九章:豪横

黑娃倒了杯热茶,走到门口愣住了。

来的不是乞丐,而是三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

三十来岁的样子。

满脸横肉,眼神不善。

见黑娃楞在门口,张苍水扭头一看,

哦吼,

这是遇到硬茬了。

收保护费的!

张苍水抱拳,笑脸相迎。

“三位大哥里面请,黑娃上茶。”

领头的见张苍水还算客气,一脸自豪的来到大堂,毫不客气的坐在待客的主座上,张苍水见状,也不生气,笑嘻嘻的做在下首。

其余二位陪着张苍水坐下。

领头的发话了:

“你是掌柜?”

张苍水抱拳:

“不才正是这个店铺的东家。”

领头的有些诧异,小屁孩能开店铺?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屁孩好欺负。

他阴笑道:

“兄弟们是宣府镇讨生活的,城南这一片有些名号。这不刚过年,手头有些紧,不知道东家招长工吗?”

张苍水赔笑:

“小本生意,请不起长工,烦请别家问问。”

如此大胆的拒绝,让三位极其不满。

“东家,这年头做买卖要小心呀。街上不太平,晚上的耗子更是到处乱窜。不请几个长工照看,怕是要遭损失。”

张苍水心里咯噔一下。

感情这三位已经把沈庆余堂摸了个底掉。

这才跑过来要些杂花钱。

店里只有黑娃一个值守,晚上还真不安全。

即便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又能如何,不过是眼睁睁看着这些耗子把值钱的家当全搬走。

“多谢大哥提醒,家里耗子的确不少,不过我打算请些猫进来看家,定不会让耗子猖狂。”

张苍水不卑不吭,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张家卫的孩子除了读书习武,大部分时间没事干,过来看场子正好,还不用给钱。

在店铺待上几天,名声传出去,耗子们也就老实了。

“东家,这是我大哥燕志飞,人送外号虚日鼠,怎么滴,你的猫抱出来看看。”

下首的人言语不善,撸起袖子,一言不合便要开车。

张苍水决定先礼后兵。

江湖上的朋友认识些无伤大雅,对方要是贪得无厌,那就别怪我腹黑了。

“黑娃,柜上请一两银子来。”

黑娃没见过这种阵仗,心里发虚。

取银子的手都在打颤。

他哆哆嗦嗦的把银子放在八仙桌上,赶紧溜到张苍水身后,束手而立,大气都不敢出。

虚日鼠燕志飞不屑的看了银子一眼,干咳一声。

“咳!”

手下立刻会意:

“这只猫不错,可惜小了点,怕是抓不了老鼠。东家铺里有大一点的猫吗?”

张苍水扭头看了一眼黑娃,示意他俯身听话。

黑娃俯身,把耳朵凑到张苍水嘴边:

“邓禹他们在万全大街的杂货铺买糖糕吃,让他们赶紧过来,别忘了带上家伙。”

黑娃点头,应声而去。

“燕大哥,店铺刚刚开张,还没有进项,自然养不起大猫。这只一两的小猫还是从家里带来的。您若不弃,烦请收下,当我认你这个大哥,中午我请三位大哥吃酒。”

张苍水还算识相,处处忍让。

不过一两银子就想打发,以后还怎么骑在你头上撒尿。

万全大街上的商号要么有钱,请得起看家护院,花得起银子追杀老鼠。

要么跟本地官府有勾连,后台硬。

将军庙街的商号次一些,有背景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小本生意。

平日里能诈出三瓜两枣当做吃食。

总归是不多,但也不敢多诈,都是本地人,不看僧面看佛面。

眼前这个张苍水是个外来户,无权无势,不把你诈干净,难道等着过年。

三个长工在店铺吃喝拉撒睡,一个月薪俸也得五六两银子,一年不得60两。

得,

客气一些,索要100两不过分。

不然真给你家当长工,看你能不能受得了。

“咱家不善喝酒,还是请东家,买只大猫吧。我听说万全大街上的商号都是买百两银子以上的番猫,又听话又能替主人消灾。东家你看如何?”

这是没得谈了。

这帮耗子纯粹是底层二流子,成不了气候。

张苍水打消了结交的心思,板起脸说道:

“三位大哥喝茶。”

然后端起茶杯自顾自的喝起来。

三位对视一眼,面露凶相。

既然不识抬举,那就把话挑明了。

“小子,你出去打听打听我们三个的名号。”

“老实给钱,我们保你平安。不然的话,你等着!”

“大哥喝茶,喝茶。”

张苍水答非所问,笑嘻嘻的请喝茶,旁的话一个字也不说,等着邓禹他们过来。

耗了一刻钟,燕志飞不耐烦了。

他蹭的起身,在屋里的货架上转悠。

然后扭头给小弟使眼色。

三人全部来到货架,物色值钱的家当。

隔壁店铺里欢声笑语。

三个掌柜凑在一起喝茶。

“小屁孩还想学咱们做买卖,毛都没长齐呢,哈哈哈。”

“这会儿怕是裤子都湿了。”

“我托人查过了,店铺挂在李成蹊名下。各位认识这位爷吗?”

“李成蹊?哪来的?不认识。嘻嘻嘻...”

“行啦,不要幸灾乐祸了。小小年纪敢出头做买卖,某倒是佩服。可惜火候不够,怕是要熄火啊。”

从他们的对话看,三位掌柜明显不是一路人。

有的看热闹,

有的替张苍水担心。

还有一位幸灾乐祸,恨不得张苍水倒霉。

街上其他店铺大体都是这三种态度,等着看张苍水的笑话。

商人逐利,

商人奸诈,

商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古来如此。

像那位替张苍水操心的商人,凤毛麟角。

而成就大事业的,往往也是这种人。

正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商人重信重义才能长久。

此人叫陈发吉,年方四十,本地人士,经营的是铁器买卖,就在沈庆余堂对门。

店铺不大,足够一家人吃食。

陈发吉想做大买卖,奈何天不答应。嘉靖三十年茶马互市,他赚了一大笔钱。

茶马互市一关闭,没了鞑子客户,如今吃老本过日子。

沈庆余堂店铺内,燕志飞的小弟来到后堂,看到了张苍水精心制作的四面屏风,大呼小叫的呼唤燕志飞验货。

老鼠们偷完东家逛西家,见的好东西多,一眼看出这四面屏风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