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异世界之帝国崛起 > 李回的讲学论道

李回的讲学论道

不知不觉间,道馆内已座无虚席,讨论争吵的声音也逐渐没过了其它的一切。

突的随着从门外传出的一声“国师到。”馆内的士子瞬间安静了起来。

一个高瘦白发的老头从门外走入,径直走到最高处的长桌前盘腿坐下。

待白发老者坐好,馆内齐声的响起“请国师讲学。”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连着喊了三遍,老者咳了两声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各位学子,坐。今天是我国大喜的日子,在我国南方边境尤关获得了大捷,战争依然结束我们迎来了和平。

我昨日已代表了国君与蚩国使节会谈、商议签订了蚩暹友好协定,从今日起战争不会再有了,流血不会再有了,守卫边疆的战士不会再死了,暹罗安宁了。”

随着李回慷慨激昂的讲话,台下传来了一片拍手叫好声。

“今天,在这里汇集各位学子、有志之士。我主要是将谈判内容利弊与各位探讨,也希望各位能认同与传承我的理念。

蚩暹有好协定是解救我国边陲的重要协定,是仁义的协定。

我国将要一次赠与蚩国1500万旦粮草,每年赠与蚩国100万旦粮草,作为对于之前我国贸然进攻侵略蚩国开战的弥补,是我国国君的仁义之举。

前任国师的不仁,损害了我国与蚩多年的和平稳定,妄图通过穷兵黩武侵略北蚩。这种举动是不仁义的,不仁的行为终将对自己造成损害。

少尼率领我国大量战士战死北蚩,使我国人口骤减、百姓哀嚎、国库空虚,是我们暹罗的罪人,我们要铭记战争带来的苦难,要铭记不仁不义所带来的损害。

三万人战死!那不仅仅是写在案卷上的数字,那是三万个家庭,三万条生命!

那段时日,我每走过一条小巷都会听见女人的啼哭,每个家庭都有死在战场无法回归的英魂。从那时起,我便励志要改变暹罗,要让战争消亡。

我每听见国人的哭喊,我都会反复的问自己,是什么让父母失去孩子,是什么让妻子失去丈夫,是什么让幼子失去至亲。

是战争!是闻正卯教导出来的学生!是曾经不推行仁义的政策,是不能了去的贪念与欲望。

那要如何让战争消亡。便是要推行仁政,对国人仁义,便会少有好战内乱之徒,对他国仁义,便会少有争夺战乱之苦。

是以我担任国师的第一件事,便是处死闻正卯,只有堵住恶念的源头,国家才能国泰民安。之后便是如今的蚩暹协议,让我国不再有战事困扰,使国家长期和平稳定。

蚩国为何频频侵略我国南部,是因为蚩国不事农耕,国内无可食用的粮草,若不来侵略我国边疆,他们内部便会有人饿死。

他们为了生存而征战,故蚩国将士个个奋不顾身、英武勇猛。我们若给予他们足够维持生存的粮食,他们还会愿意战争吗?

我国是一个农耕大国,每年粮草富余,产物丰富人民富足。如果我国每年援助蚩国100万旦粮草,蚩国国内人民安定,人民温饱,谁又会愿意打仗呢?

没有了战事,家家皆可以稳定和谐,人民都可以安居乐业。相比于给予的粮草,又有什么呢?

……”

慕白拍了拍我的肩膀,轻声说道:“出来一下。”

走出道馆我问:“有什么事么?”

慕白整理了下衣服郑重的说道“李回快讲完了,接下来就是辩道论证了,你认同他讲的么?”

我心里想着咱们之前多次论政讲的不都是与之相反的言论吗?慕白为何偏要在这个时候将我拉出来,说上这么一番话。再说李回明显是个幼稚的老人,他所讲的一切都基于他人没有贪念,世人都是圣人,怎么可能呢。他所签订的协议可能会维护一两年的和平。但之后蚩国若认定暹罗弱小好欺,不用征战便可获利贪欲也会逐年增涨,之后离暹罗亡国便不远了。

随即我便脱口而出:“他太幼稚了,一腔热血保不了国泰民安。自断手足只会让欺凌加剧,长期唯唯诺诺虚伪仁义更会让国家灭亡,他所说的仁义和平永远只会掌握在刀剑铁蹄之中。”

“卜凡你越来越像我师傅闻正卯了。”慕白激动的说道“所以我才要拉你出来,你知道我师父怎么死的么?”

“因为其徒弟少尼出征蚩国失败,连带着李回上位,被牵连诛杀。”我想了想李奕甄貌似跟我讲过。

“呵,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慕白眼中透露着愤恨,咬牙切齿的说“少尼出征蚩,本就长期被侵略与仇恨的边民自然是支持的,军士们奋死作战,一鼓作气便攻入了蚩国的腹地。可就在要攻下北蚩的都城狼部的时候,因为战线过长粮草补给不利。

少尼派尸佼去潼县调粮,潼县守将正是李回的弟子孔渊,孔渊以潼县粮草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应支持不义之战争为由不肯借调粮草给少尼。之后国君下令孔渊借调粮草,孔渊也阴奉阳违的拖延供应粮草的时间。1万旦粮草足足准备了半个月才交付给尸佼。那时前线已断粮3日有余,又正逢蚩国西疆抽调兵马支援北蚩,少尼才战死北蚩。

待少尼战死,司空便借机弹劾闻正卯让李回上位,李回以恶政不仁为由诛杀闻正卯,废除了闻正卯一切的政治改革。从此天下只知道李回仁义,却不知闻正卯改革赋税让人民富足,削减贵族让国库充裕,练兵教学让士卒崛起,朝野的改革仅一年便又回到了之前的老样子。

贵族永远是贵族,除了贵族其余的平民又都活得想个奴隶毫无希望。之后李回为了巩固贵族的统治,以凶险巧辩,心逆而险,言伪而辩奸人不可留论心不论迹的言论诛杀了众多闻正卯的弟子。”

听着慕白的讲述,我心中波涛翻滚,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是该感叹,这时就有了闻正卯这种实事救国的大家,还是改愤恨李回虚伪的仁义之道误国。慕白已经说完了许久,我依然呆立在原地。

“你,这些为什么今天说?”我憋了好久也只讲出了这么一句。

慕白则一扫之前的愤恨之情,又变的洒脱寡淡起来,轻飘飘的说了句“之前讲这么多有什么用,我现在说只是想告诉你,之后的辩论别说话,听着就好了。振兴暹罗需要的是实力,李回从来容不下比他能说还意见相左的人的。”

我随机拍了拍慕白的肩膀“那还回去辩论什么?走找个酒馆喝酒去,过些日子便出任罗平了,目前也不需理要李回,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慕白也洒脱的笑了笑道“走,喝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