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公主闺名藏姝 > 026 宣旨

帝王轻轻松松坐在座椅上,旁人看来那是理所应当,可不知为何这简单的动作,帝王做来,便真是纡尊降贵之说了。

“学生姜蔓——”姜蔓朗声而道,“有事禀奏。”

这种对峙,仿佛一个站在高山之巅,一个站在大地之谷,这样的局面是不对等的,甚至是碾压性的。

但,又不全然是这样,姜蔓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是古往今来的圣贤,是庞大的闪耀着的群星。

而帝王,是今生今世的帝王,是高处不胜寒的帝王。山河岁月空惆怅,今生今世已惘然。

帝王不怒自威,似是随口一应,“何事?”

位越高者,越是突如其来的事,越能是不动声色,波澜不惊。

“请陛下阅。”姜蔓跪于地上,而伸出双臂将书稿呈上。

“哦。”帝王轻轻一个语气词,轻易便可吹散普通人心尖上悬住的那口气,而让那人一丝勇气都生不起来,全然自卑。

“有何值得?”

姜蔓不卑不亢,“民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向背即是关键。

“小子何敢言哉?”帝王依旧春风和煦的模样,可谁知他没有被惹怒呢?

姜蔓何敢越俎代庖?若无,这不是贻笑大方了吗?若有,她岂不是忤逆九五之尊?

不妙。这样下去,还没等圣人接手就得死在半路上了。张微斯也顾不得那许多了,从人群出现,行至中间空旷地带,跪拜下去:“学生张微斯叩请圣阅。”

书院内很多与张微斯交好的,也在这次过程中出了力的。咬咬牙,不就是这么点儿事吗?圣上就算迁怒,还一大堆人在,人多有什么好怕的。于是跟在后面,声音此起彼伏——

“学生方延京叩请圣阅。”

“学生闵道佐叩请圣阅。”

“学生何同德叩请圣阅。”

……

请愿的学子跪了一地,叩请圣阅在偌大的礼堂内不断回响,知道再无一人喧哗。

现在全然就看帝王的决定了。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紧张、期待、害怕,都交织在一起。

“哈哈,好啊。”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帝王笑了,犹如沉睡的狮子伸了个懒腰,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狩猎。

姜蔓一介布衣之身,凭一己之力请愿,单是她一人,帝王完全可以视而不见。但真正让帝王无法抗拒的,是民心与国粹。

“拿来看看。”

身边的近侍将书稿接过,恭敬地呈给帝王。

静默。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姜蔓。”帝王开了他尊贵的口,却让所有人提起了心。

无数人心中拼命祈祷:夸赞她吧!奖赏她吧!“你做得很好”,请这样说吧!

“椒山与朕打了个赌。”帝王合上书稿,目光直射向姜蔓:“不过现在看来,朕既没赢,也没输。”

“你有何想说的?”

姜蔓身形不动,毫不慌乱:“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说得好!”帝王极其开怀,“椒山说,他若赢了朕,结果便是是帝国之幸,亦是朕之胜。那么,让朕看看你的本事吧——”

帝王身边的近侍十分会意地上前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起,姜蔓任始晴书院院长,主持编撰《钦定四库全书》。钦此。”

所有人的心终于安定下来。成了!

“姜蔓,领旨,谢恩。”

到头来一出英华试,不过是推上她登上那个位置。她也不知自己该作何感想了。但想想身后那些人,她也不禁露出久违的微笑。

“张微斯。”帝王面带微笑又点名道,“张阁老教养得很不错,有家门之风。”

张微斯谢恩:“陛下谬赞。”

姜蔓也是没想到。说起张阁老,三朝元老,两代帝师,朝中半数官员都得尊称一声老师。若真是如此,张微斯的来头也是够够的。只是,为何之前从未听说过京城中有这号人?

帝王挥挥衣袖,话锋一转,“大事解决了,接下来,朕来见见始晴书院学子的实力。”

*

待送走了帝王这尊大佛后,姜蔓拉张微斯到某个较为隐秘的角落,首先瞪了张微斯一眼:“老张,你个忒不够意思的,这么大身份藏着掖着。”

张微斯装傻充愣,“合着之前也没人问我呀。但不成我拿这身份炫耀、显摆,有意思?”

姜蔓咂着嘴,“这话听着怪别扭的。老张啊老张,我是越来越看不透你了。”

“院长大人,不必如此,你只需知我对你情真意切,忠心可表,天地可鉴。”

张微斯不想说,她也不好再问下去,只能打个哈哈圆过去,所以姜蔓顺着揶揄道,“哎,小张大人,言重了。”

张微斯又眨了下眼。

姜蔓一看见他这标志性的眨眼,便知道又不是什么好事儿。每次他这一眨眼,总会有人吃亏。而这受益的,保准就是张微斯本人。

“姜院长,不知这月休沐时,学生是否有这个荣幸,请院长至我家做客?”

姜蔓两眼一抹黑。不是她想不想去,是她跟人家不熟!这不熟,就容易出岔子。出了岔子,这往后办事儿不就相当于给自己平白无故堵了块石头在路上吗?怎么想,都觉得这是一出鸿门宴呐。

然而,这推测下去的种种不良后果再怎么样也抵不住姜蔓对于张阁老本人的好奇心。

“……可。”

再瞧瞧张微斯那眉飞色舞的模样,姜蔓觉得自己绝对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

英华试后,街头巷尾传遍了平民子任书院长的消息,一时间许多寒门子弟重燃读书的希望。而始晴书院恰恰凭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下在京城诸多书院中排名上升,口碑也达到了一个质的提升。总而言之,这次英华试,始晴书院出尽了风头,姜蔓也一时风光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