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不想坐江山 > 第三十三章 赚钱大计

第三十三章 赚钱大计

垂死病中惊坐起,大概野比不上此刻李承乾心中的惊悚感。

实在是太吓人了!

堂堂一国储君的小金库里只有几个铜板的话,这还不如直接没有来的爽利。

李承乾的睡意经过这一个惊吓过后,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离开床榻后,李承乾站在床前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五更天的时间,天还是黑漆漆的。

经过了梦中的噩耗惊吓,李承乾算是对于自己的小金库完全没有什么信心了,他开始琢磨要怎样赚取钱财来建造书院。

坐在自己的书房里,李承乾从那些隐藏在脑海里的知识典籍中筛选出了他认为最适合到一些新奇物品。

煤,烈酒,香水,琉璃,在这几个选项里,李承乾纠结了好半天才算是下定了目标。

现在已经是深秋时节,很快就要到了冬季,香水所需要的花朵短期内是不用想了。

至于烈酒,这个东西成本也有点高,而且也不是短期内能够铺开市场的,也被他暂时搁置。

琉璃这个好宝贝算是入了李承乾的眼,至于这个东西打造出来需要的方法他手上也是有的。

这让他觉得可以短期内捞上一笔快钱,至少可以解决建造书院的巨额资金需求。

李承乾已经打算好了,天亮以后就让张栩去工部找一下有没有这方面的工匠。

想想这个时代红头发绿眼睛的胡人拿着这些东西在大唐收割一茬又一茬的钱财,李承乾的心里就很是不爽。

他打算这一次直接将琉璃整成白菜价,省的那些胡子们靠着这些颜色不纯的玩意儿来收割富人兜里的钱。

与其让外人捞走,还不如一次性进了自己的口袋,他也好用这些钱来建造一所提升大唐实力的书院。

至于煤这个东西,李承乾纯粹就是觉得天气转凉了,这个东西能够用来取暖,所以打算也把产业给做起来。

他很清楚,这是一条很完整的产业链,做好了的话,以后书院的花销基本上完全可以靠着这个产业链的利润并且还绰绰有余。

李承乾自己研墨,铺开了一张纸,在上面开始照着书籍上的铁皮炉子的样子画图。

等他将这些忙完,伸了个懒腰后,才发现外面的天色早已大亮,不由得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他一投入进去,这再次抬头天就亮了,面前摆着几张等待晾干的纸张。

上面分别是琉璃烧制的方法,蜂窝煤的做法,铁皮炉子的图样。

因为有具体的资料可以摘抄,所以这上面写得也格外详尽,不过转换成大唐的尺寸比例让他感到有些麻烦。

他在考虑什么时候重新制定一个完善的度量衡,比如把现代的这些照搬到大唐来就很不错。

“张栩!”

李承乾从座位上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就直接开口朝着殿外喊了一声。

很快,侍卫长张栩就走了进来,看样子方才就一直驻守在殿外。

“见过太子殿下。”

“替孤再走一遭工部,找几个铁匠和烧制陶器的匠人。”

“喏!”

张栩听完了李承乾的吩咐,很是麻利的应喏起身离去,这让李承乾看的很是满意。

他就喜欢这种干事利落的人,就是这个脾性冷淡有点不太好。

这让李承乾觉得少了一个可以聊天的人,身边时时刻刻杵着的就是一个木桩子,还挂着一张着冰块脸。

这时,小侍女云娟也已经将李承乾的早膳带来了,在帮李承乾收拾了图纸后,将吃食一样一样的放在了桌暗上。

几根炸的金黄酥脆的油条,两个鹿肉包子,一碗小米粥。

这是李承乾最喜欢的早餐搭配了,这还是李承乾前一段时间特意教了御厨好一阵才学会的。

为了让御厨明白是个怎么的做法,李承乾都快要自己亲自上手做了。

不过看在御厨还有身边的人跪了一地请求他打消这个念头的情况下,无奈他也只能尽力指导御厨来做。

压力山大的御厨超常发挥之下,做出来的食物还真的和李承乾记忆中的差不了多少。

李承乾咬一口油条,喝一口小米粥,满足的眯了眯眼睛,觉得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油条的口感愈发的好了。

吃饱喝足之后,李承乾神清气爽的在院子里踱步,突然想起来了小金库的事情,连忙开口询问侍女云娟。

“孤手里的银钱还有多少?”

别看小侍女的年龄比李承乾只大了三四岁,但是李承乾的钱一直都是她在存放着的。

云娟天生对于钱财有着超乎寻常人的敏锐直感,算起帐来就是从业十几年的账房先生也要甘拜下风。

侍立在身旁的小侍女仅仅思考了几秒,随即就开口回答了这个问题。

“殿下,您的手下资金大多为一些玉石宝物,现钱只有不到一千贯。”

这个数额显然比李承乾所预料之中的底线高出不少,他那颗悬着的心也放松了不少。

至于为何只有不到一千贯的数目,李承乾心中很是明白。

回想一下前世小时候拿到的压岁钱,李承乾就只能够撇撇嘴认命了。

他明白,这其中大概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母后给收走了,理由千奇百怪的也没什么好郁闷的。

要是他头铁真的向母后讨要这这钱的话,说不定耳朵就真的要不保了!

李承乾总结了一下自己目前能够筹集到的资金,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番。

烧制琉璃的材料成本很低,只要掌握住了方法,这种东西就会源源不断的产出,而所得的利润却是惊人的高。

这让李承乾不由得开始琢磨,在收割国内的这些有钱人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收割一把胡人兜里的钱。

反正他是打算直接冲垮琉璃这个行当,机会就这么一次,还不如多捞一点。

李承乾在心里留了五百贯的预算分配给琉璃这个一次性吞金兽,而剩余的那两千多贯,李承乾打算用在煤炭这个东西上。

木炭的价格太高了,不适合平民百姓家中使用。

而寒冷的冬天又快要到了,李承乾觉得便宜而又好用的特制蜂窝煤和铁皮炉子应该会给百姓们带来一个温暖的冬天。

煤炭的储存量数额巨大,仅仅只是浅层的那些就是数之不尽的巨量了。

至于铁皮炉子这个东西,李承乾觉得自己的舅舅家应该会很感兴趣。

毕竟长孙家每年冶炼铁器多出来的废铁也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这应该能够给舅舅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

很快,张栩就带着十几个工匠赶回了宜秋宫,很巧的是,白老二这次也依旧跟着来到了这里。

不过张栩却是在他的耳边说白老二此来是有事情要禀报与他,这让李承乾很是好奇。

李承乾在十几个工匠面前将铁皮炉子和琉璃的烧制流程给他们具体讲解了一遍。

待众工匠表示已经完全听懂之后,李承乾就打发他们回去了,说是要三天之后见到成品。

临走时,众位工匠脸上的表情都很是轻松,像是胸有成竹一般。

等到这些工匠走了之后,李承乾就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准备在这里听一听白老二有什么事情要和他说。

不过白老二的回答差点没让李承乾被口水给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