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不想坐江山 > 第三十一章 灭族毒计(三)

第三十一章 灭族毒计(三)

众人眼里的兴奋遮都遮不住,但是终归还是活了几十年的老辣之辈,并没有因此失去理智。

长孙无忌此刻就很清醒,向着李承乾提出了一个疑问。

“倘若我大唐军士击溃了突厥,确实可以获得几十年的安宁。

但是突厥残余却也会慢慢的再次聚集,几十年后死灰复燃,那我们的努力岂不是大打折扣?”

李承乾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问,很是轻松的就接下了这个问题。

“舅舅所言不虚,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我大唐既然杀不尽突厥人,那就将其吸收掉好了。”

在座众人眼前一亮,依旧是长孙无忌出言。

“该如何做?”

李承乾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面向众位大臣,脸上的笑容平和而睿智。

“舅舅,突厥人是一个文明传承不完整的族群。

他们的历史是故老口口相传下来的,没有文字的记载,习俗都是这样简陋的延续下去。

当我大唐的军士将他们击溃之后,这些传承会出现短暂的断层,时间大概在十年左右。

我们可以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改变他们的思想,改变他们的习俗,让他们学汉字,说汉话,洗脑他们的精神。

让他们发自内心的以成为大唐的子民为荣,磨灭他们那残存的文化,将断层持续几十上百年。

到了那时候,一个说着汉话,以身为唐人为荣,只有一个突厥名字的人,还能称其为一个突厥人吗?”

这番话落在几位大臣的耳中,他们的后背都出了一层冷汗,脊背发凉!

是啊,一个从内心深处认为唐人的身份才是正统的人,真的不能够再说他们是一个蛮夷之人了。

也许,三代以后,这些人就会变得和汉人一般无二,最多就是名字上的差异。

而曾经的突厥,只会成为一个历史上的印记,变成一个墓碑一样的存在。

甚至他们的后人,还会对于历史上的突厥有着和汉人一样的仇视心理。

倘若掌权者再狠一点,抹去突厥人的存在痕迹,那百年之后,突厥也就彻底消失在了人世间。

温和而又毒辣的侵吞了突厥的全部,灭了族群,洗脑了他们的精神,杀人不见血一般的消失了。

这样的手法在这些大臣看来,闻所未闻,堪称狠辣到了极点!

但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了那么久的李承乾却是明白这是很正常的操作。

文化侵入,精神层面的洗脑,这对于一个没有完善的文字传承的族群是最有效的手段,一旦实行,那就是板上钉钉的结局,不可改变的结果!

“何人来实施这番计策,谁来改变他们?”

李二到了此刻也淡定不下来了,因为他已经想象到了这样的操控下,突厥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未来。

这对于他的吸引力是无穷大的,至于手段是否狠毒了一些,他并不在乎!

能够为大唐带来利益的计策,无论怎样恶毒,他都会欣然接受,这是身为帝王所具备的心理素质。

“父皇,儿臣认为,孔师到时候会非常欣喜的请求带领儒家弟子前往教化这些突厥蛮夷。”

李承乾的这番话,让李二不由得点点头,教化四方什么的,的确是儒家门人最喜欢的活计。

尤其是孔夫子的后人,孔颖达这位老夫子更是会坚决执行先祖的意志,有教无类,度化这些蛮子。

老李同志摩挲着下颌,思虑了一阵之后,这才缓缓道:

“孔爱卿若是得到了这样的好消息,定会喜不自胜,不过到时候就没有老师教导你这个太子殿下了。

先祖他老人家虽然说也教导你学识,但是先祖无为而治的习惯会让你有长歪的可能。

朕决定,再给你找一位好老师,以免你走上了岔路。”

“啊?!”

李承乾闻言一脸懵逼,他不明白怎么说着说着就扯到了给自己再找一位老师的事情上了。

这让他也有些措不及防,他觉得自己未来的自由生活估计又要遥遥无期了……

“你这是什么表情,朕这是为了你好。

你方才所说的那些计策,难道你自己就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心态放在了什么样的层面上吗?

你的心太缥缈了,没有一个人的样子,朕需要找一位老师来教你做人的道理。

先祖是仙人一样的存在,心性高远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朕的太子不能够如此,这不是一个好的储君应该有的心性。”

李二的这一番话让李承乾也有些愣神,在此之前他从未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

李承乾转身看向在座的诸位大臣,发现他们看自己的眼神也透着点诡异的味道,就连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也是如此。

李承乾就这样站在书房中央的空地上陷入了沉思,他在反思自己的心态到底是不是对的。

接近八年的时间,他好像是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只顾着观看潮起潮落,却是毫无作为。

直到这些事情波及到了他自身,发现再这样下去,他会顺着时间的长河悲哀的死去,他才像是一个受惊的驴子一样开始有了动作。

前世的雄心壮志像是被他窝巴窝巴丢到了粪坑里,只想着能够安稳的活到老死。

现在反思起来,他不由得浑身冒汗!

我这是到底怎么了?来到了自己心目中的时代,为什么自己变得退缩了?

“太子殿下,您的心在天上,没有融入这凡尘俗世间,缺了那些人情味儿啊。”

房玄龄的声音传进了李承乾的脑海,这似乎是感叹一样的话语让他心中灵光一现,整个人的气质豁然开朗。

李承乾转身,对着坐在椅子上的老房郑重的施了一礼,只为答谢这位老大人的这句解惑之言。

房玄龄没有避开这一礼,他明白自己的那句话给这位太子殿下指点了一条明路,受得起这一礼。

李承乾行了这一礼之后,转身望向坐在太师椅上的李二,脸上露出来了一个孩子般纯真的笑容。

“父皇,儿臣想要将师傅授予的那些知识传播给大唐的每一个子民,儿臣想要建一个书院!”

李承乾这一刻心中十分的轻松,他已经明白了很多事情。

对于大唐,他了解的太少了,行为方式显得格格不入,这样是不对的,对于他所期望的那个盛世,到达的时间会晚很多很多。

他应该做的事情是把这些知识传授出来,让大唐的臣民用适合这个时代的方式去执行,这样下去才是正途。

他不需要做一个万民敬仰的仙人子弟,因为那样的他只会是一个格格不入的花瓶器皿。

他需要扮演一个知识道路上的指导者,带领着身后的学子去打开一座座知识的大门,解放知识的力量。

利用这一切来完成属于他的盛世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