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万古强秦 > 一位卑微作者的声明

一位卑微作者的声明

作者不是秦吹,也不是秦黑,作者本人也佩服秦始皇,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也绝对不是一个手眼通天,以一人之力震慑全国的神。

在此声明,我只是一个连扑街都没有资格的小作者,只想写一些自己心中的故事,如果各位读者老爷非要较真,那只能是我错了,因为读者老爷们永远是对的(手动滑稽)。

一、对于讨论秦始皇在世,天下人敢不敢反的问题。

回答毫无疑问,是敢反的。

秦始皇身为华夏民族的“千古一帝”,功劳盖世,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中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立下不世之功。

可是单单这样,天下人就尽皆臣服了吗?那些自诩中原大国的六国真的甘心被秦朝统治吗?中原门第贵族观念极为强烈,秦始皇为何要巡视六国,不就是想震慑六国贵族的野心吗?

在战国时期,山东六国的诸侯会盟都是不带秦国玩的,因为他们觉得秦国就是弟弟,然后这个曾经的弟弟成了爷爷,更可怕的是,还是在这几十年的极短的时间里,说六国之人服气?谁都不信。

说到底,秦始皇再怎么伟大,他征服六国靠的是杀戮、血腥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战国时期的秦国当中,人民只能从事军人和农民两种职业,所以秦国军事能力极强,同时又与六国的士族观念极为冲突。

前朝的历史是后一个朝代的人著作的,世人都认为秦始皇在世,无人敢反,只有胡亥这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做了龙椅,天下大乱,刘邦、项羽、陈胜等人是不得不反,可是这都是表象。

汉朝记载的“沙丘政变”也疑点颇多,比如扶苏这样一个敢于对秦始皇坑杀方士提出异议的“刚毅勇武”的公子,会接到伪造诏书后,二话不说的就去死?为何蒙恬坐拥三十万大军却不敢反赵高?

最为重要的是,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为何对“沙丘政变”只字不提?平常人的思维是,如果自己不得好下场,那就把这个秘密公布于世,和赵高胡亥鱼死网破。

可是李斯当时没有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史记上记载,李斯没有说,赵高和胡亥也不可能说,那么汉朝是怎么知道的呢?很大的可能就是为刘邦的反创造舆论条件,让天下人以为,胡亥不该做皇帝,自己只是顺应议天意,可是事实怎样,天知道。

由此可见,决定反贼们反与不反的不是秦始皇是否在世,而是时机和当时“反贼”自己手里的资本和声望。所以秦始皇在世,无人敢反,作者感觉是不正确的。

秦始皇固然伟大,但是不能盲目抬高他的地位,他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但是也不能说项羽、刘邦这样的人是奸险小人,他们都积极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二、对于秦始皇的不实言论,自己这个小作者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有可能自己说的是错的,但是没关系,反正也没多少人看。

那些秦吹们无非就是想摆出一副“只有自己知道事实”的架子,抬高自己的优越感,说什么当时秦国主力都不在中原,五十万守匈奴,五十万守百越,另外秦始皇对那些大将说,如果中原大乱,这些军队不许回中原勤王,要保证华夏民族完整......

说实话,自己读着不可笑吗?一个皇帝要是真的说出这样的话,那这个皇帝就该死,因为他不能保全自己国家首要利益,我也相信,当时秦始皇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如果他这样说了,后人也许会赞叹他,但是在秦朝,无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都要骂他傻*(这个星星是我自己打的,不想说脏话),自己国家流血流汗打下来的天下,拱手让给他人?

事实上是北方军团回中原抗击叛军,导致北方边关空虚,匈奴趁虚而入,占领了北方的好多郡,然后领导主将王离领导不力,被项羽打败,章邯投降项羽,主力被坑杀。

百越的任嚣、赵佗闭锁关隘,自立南越王,具体原因汉朝为了美化这个投向自己的南越王,说任嚣病重所以才闭锁的关隘,真正原因也不知为何。

一个皇帝首先要保证自己的领土完整和核心权益,秦始皇不会这样说。

三、对于本书

各位读者老爷们见谅,作者本人是第一次写这种历史题材小说,本人也不是学文科的,没有经验,对于节奏把握也不是很好,对于某些历史事件和事实的扭曲,作者深感愧疚,也欢迎各位提出批评和意见。

至于嬴政“封王”这个事情,时机上是嬴政夺回权利的过程,这个不便剧透,嬴政也不会实施分封制。

这是作者的第一本签约小说,本意是自嗨,自己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故事,满足自己的一个梦想,没有想到一万多字就能签约,在这里感谢收藏和给推荐票的读者老爷们,不管有多少,也代表着对我的认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