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万古强秦 > 第22章 项氏

内史腾拱手道:“项梁在楚人之中威望极大,据臣了解,这个项梁绝不会以此冒险。”

嬴政点了点头,没错,项梁心思缜密,自然不会仅仅依据会稽这一个小地方起事。

“爱卿何意?”嬴政问道。

“臣以为,传令会稽相邻各郡联合讨之,观其动向,从长计议。”内史腾说道。

没错,内史腾分析的很到位,历史中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全国上下响应,就连黔中、长沙、九江各郡的郡守纷纷倒戈,全然没有食君之禄的忠君之事的样子,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秦二世暴政,民不得生,起义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这个时代就不一样了,嬴政还活着,并且正在积极的改革秦法,或许时效会来的慢一些,但是情况没有秦二世那样糟。

“若是朕就是要勾勾他们的馋虫呢?”嬴政冷笑一声,淡淡说道。

内史腾一愣,道:“陛下此举,过于冒险!”

嬴政看了一眼内史腾,他掌管京城内史郡,要出于多方面考虑,嬴政这个想法冒险是冒险,但是也有所道理,内史腾所言让会稽所临郡县派兵征讨,这是这是一贯的方法,不能出现叛乱就直接派咸阳大军,但是嬴政不想这样麻烦。

要是各郡想反,即便是下令各郡也可以阳奉阴违,虚张声势,而直接派出王贲征讨的好处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王贲征讨过程中,其余郡县按兵不动,就证明其反叛心思不大,这十万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发兵会稽,嬴政不相信这十万大军灭不掉项梁的几万装备落后,拖家带口的叛军。

就让项羽是万人敌,剩下的九万也可以把他践踏死。

若是各郡县发兵相救,自己也没有必要这样麻烦,大军出秦川,趁着各郡没有猥琐发育之际,逐一击破!

前提是秦国有这样的兵力,可以保证剿灭项梁,这也是嬴政最为担心的,如果剿灭还好,如果真的群起反之,自己也要有应对策略。

“讨之!”嬴政看着大秦山川图上的东南角,眼神犀利。

......

......

会稽郡

会稽郡已经不再是大秦的管辖之地,楚地的项梁揭竿而起,凭借着先祖项燕在楚地的名望,迅速拉拢旧楚贵族,这些贵族各个都和秦国有灭族之仇,亡国之恨,虽说这种仇恨已经被大秦铁骑的碾压的支离破碎,但是随着项梁的一声呼喊,这种死灰似乎又散发着点点星火。

他们宁愿相信凭借项梁可以亡秦复楚,昔日在楚,他们是贵族,但是在大秦,他们是平民,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所以他们宁愿赌这一把,迅速拉拢旧部,虽然所剩无几,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零零散散,会稽郡已经有三万人马。

就在不久前,项氏当中有一猛将,名叫项羽,膂力过人,勇猛无双,斩郡守殷通,自立上将军,这一切都太过突然,甚至郡守的军队都没有反应过来,当赶到时,殷通的首级已经被悬挂在大堂上了。

入夜,天空万里无云,星光摇曳。

此时,郡守衙门处,一位五六十岁年纪的男子正在和嬴政一样,眉头紧锁,挑灯看着眼前的山川图,仿佛那些军事家们都可以从山川图中看出制敌之策一样。

那位老者蓄着长须,皮肤黝黑,面阔口方,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之相,此人正是项梁。

“叔父,城中的钟离眛等人尽归于我军,此时我军已有三万余众。”一位身穿铠甲的年轻人走进来,蓄着短须。

这位年轻人身高将近两米,在这个时代堪称高大威猛,身形矫健,丝毫不显笨重,这位就是日后的西楚霸王项羽,此时正二十左右年纪,在杀殷通过后,一人独挡大军之前,如入无人之境,千人之中无人可以近身,单单因为这件事,楚地之人慕名而来者颇多。

“羽儿,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且不说秦军几倍于我军,单单是从军队训练上,我军的这些将士就远远不及,莫要盲目自大!”项梁看向项羽,语重心长说道。

自己最知道自己这个侄儿,虽有勇力,但是尚且年轻,缺乏磨砺,但是幸好有他,不然也不会有会稽这大好局势,然而项梁知道,这些形势只限于会稽郡,秦军一至,还未可知。毕竟大秦的铁骑虽然多年未见锋芒,但是楚地之人闻之,无人不胆寒!

“叔父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会稽军士我已经在加紧练兵,打造武器铠甲,秦军来一万,我就杀一万,来十万,我就破十万!这天下间,还没有我项藉怕过的军队!”项羽说道,言语中带着滔天的杀气。

项梁叹了口气,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年轻人血气方刚是好事,但是无奈的是项羽自从占领会稽以来,太过自信,但是也有可以自信的理由,项羽力大无穷,全靠着他,自己才能在这会稽城中立足脚跟。

“叔父,各方势力如何?”项羽急不可耐的问道,仿佛一朝之间,自己就可以横扫天下。

项梁看了项羽一眼,依然眉头紧锁,示意项羽安静下来。自己指着山川图,徐徐说道:“北方齐国旧部田横在临淄组织兵马,现已暗中联络我军,待时机成熟共同举旗,”项梁看向西方,指着长沙、九江说道:“在秦国旧部之中,西方鄱邑令吴芮此刻也联络我军......”

“靠这些畏首畏尾的小人作风?何时才能光复大楚,依我之见,趁此时咸阳空虚,我率领着五万轻骑,直走咸阳,神挡杀神!天下之民对于暴秦早有不满,掌握了咸阳,天下就尽归我等!”项羽意气风发说道,仿佛在他的眼中,没有谁是他的对手。

“放肆!”项梁一瞪眼,项羽立即安静下来,缓了一会儿,项梁说道:“秦国之力,岂是你能想象的?北方三十万驻军皆是秦国精锐,有大将蒙恬驻守,能容得下你?”

项梁叹了一口气:“为今之计,只有立足会稽,整顿兵马,不多日,各方就会揭竿而起,到时,我们才可能与暴秦抗衡!”

“那要是秦军派大军征讨,如之奈何?”项羽急切的问道。

的确,以会稽现在的兵力,想要抗衡秦国是不可能的事情,项羽自知,他虽然勇猛无双,但是面对几十万大军,却是无可奈何。

“此时秦军主力驻守北疆,秦川空虚,秦国不会大兴兵力前来征讨,这也是我决定起事其原因,按照这样来说,秦国只会指示各郡前来讨伐,到时,我们就可以联合我们的盟友,扩大势力!”项梁说道。

烛火摇曳,仿佛在应和项梁的话。

项梁说的极有道理,秦川空虚,他断定秦国不会大张旗鼓地来起兵讨伐这一个小地方的叛乱,再者说,秦国还有那么多的徭役工程,根本无暇顾及,这也是他敢于率先起事的根本条件。

“项梁公所言差矣,秦军必定率大军而来!”

忽然,一道声音响起,灯光仿佛都暗淡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