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了不起的修仙门派掌门人 > 第七章:此去象郡召旧部

第七章:此去象郡召旧部

南云坊是整个南海郡排得上名号的大型坊市,为了保障诸家宗门利益,其内的店铺数量有着严格的数量限制,开市至今仅扩建过一次。

因此,要看一家宗门实力如何,观其在坊市中有几家店面便知。

如太一门,在坊市中拥有两大两小四处店面,都是先辈辛辛苦苦,一点一滴,甚至以命相搏才攒下的。

金台宗作为南云坊的执掌者之一,老牌金丹宗门,在坊市中也不过仅有八间店面。是以,说完这句话,虽然杨林依旧面无表情,但姜云知晓他定然动了心。

果然,沉默片刻后,杨林看着他,道:“即便有意,却也师出无名。”

姜云取出一枚小巧玉印,沉声道:“名在此处。”

杨林见得此物顿时眼前一亮,旋即明白姜云的意思,无非是以太一门的名义将店面转让给金台宗,金台宗便有借口介入其中。

至于有无人承认倒不要紧,只要他金台宗承认即可。

思量一番,杨林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不说全部拿下,就算只拿下一间店面对于他也是大功一件。

不过他知晓姜云定然不会平白无故地送上如此大功,是以依旧面若平湖,冷静道:“姜道友的意思在下知晓了,不知杨某要如何才能换得此名?”

姜云收起玉印,拱手道:“方才杨道友曾言,姜某一众同门都被那几家宗门限禁于坊市内,姜某所求便是请杨道友出面将他们搭救出来。”

见姜云只说了这一件事之后便再无下文,杨林不禁讶异道:“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姜云语气肯定道。

杨林不由得深深看了他一眼,他本以为这姜云会以此索取一大笔灵石或是别的,没想到竟是此事。

不过细想之后杨林反倒要赞他一声识时务,一介小小练气修士,若是敢以此向他过分索取,不用请动门中长老,光凭他自己将能将其当场打杀。

但若是就这么件小事,他不仅不会起杀心,反倒要尽心尽力地做成,这便是姜云的明智之处。

思量一番,杨林觉得此事并不难做。那些被扣押的不过是些外门弟子,那几家宗门倒没有真想拿这些小虾米如何,只是谨慎起见,顺手为之罢了。

如此想着,杨林口中应道:“此事我应下了,姜道友等着我的好消息便是。”

“如此便多谢杨道友了。”说罢,姜云打了个稽首,约定好届时会面时间地点后,当场就起了张法契,盖下印信后交给杨林。

接过法契,杨林脸上露出笑容,见姜云如此信任他,对其好感大增,忍不住问道:“不知姜道友日后有何打算?若是愿意,在下愿向门中举荐道友,似道友这等人才,想必门中长老定会愿意接纳。”

“多谢道友抬举,只是我早已与同门约好前去象郡西疆,只能辜负道友的一番好意了。”

“如此也好,那也算是一个好去处。”杨林微微颔首道,他也是一时兴起罢了,话出口又觉有些不妥。别的不说,单是姜云知晓他的隐私一事,若是进门来着实让他有些放心不下。

又聊了几句,姜云起身告别,杨林将他一路送至门外才停步。

出了别院,姜云摊开一直虚握的手,一枚小巧玉印静静躺在其上。

“百年基业拱手让人,若是让门中得知,怕不是要判我个欺师灭祖之罪。”

自嘲笑了笑,姜云收起印信,大步向前走去。

......

是夜,月朗星稀。

南云坊外一人迹罕至处。

一道黑影驭使着飞行剑器划过半空,领着两艘灵舟落在一处丘陵上,底下早有一人在此等候。

“姜道友,幸不辱命,道友的同门都在此处了。”

为首之人收起剑器,上前拱手笑道。

“多谢道友。”

姜云打了个稽首,便去看两艘灵舟上下来的人。这些人皆是垂头丧气,神情委顿,见到他只是低低喊了几声师兄,与之前喜闻掌门成就金丹的众人简直是天壤之别。

方一到,见姜云无甚疑问,杨林便拱手道:“道友若无事,杨某就先回坊中了,有些手尾还需在下亲自去收拾。”

姜云还了一礼,道:“道友自去便是,此去经年,望你我还有相见之日。”

“那是自然!”

杨林爽朗一笑,道:“在下可是要立府结丹,寻求大道之人,莫说十年二十年,百年千年亦可等得,此言与道友共勉之。”

姜云目光闪动,郑重道:“姜某记下了,道友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话音未落,杨林召出剑器冲天而起,眨眼间已然远遁去。

收回目光,姜云看向众人,温声道:“大家都还好吧。”

众人也不说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少顷后才有一人怯生生地问道:“师兄,太一真的没...没了吗?”

姜云看去,说话之人名叫路天生,今年不过十二岁,长得秀气,性子又有些偏软,时常被同门开玩笑喊作路师妹。

听到路天生的话,众人都抬起头看向姜云,他莫名觉得周遭似乎亮了一亮。

姜云有些不忍地偏过头去,微不可及地点了点头。

“怎会如此...”

路天生泫然泣下,用袖子擦拭泪水却怎么也擦不完。

“刘师兄、秦师姐,还有宋长老他们...”

几个年纪较小的弟子都是哭出声来,其余人虽不至于如此,但也是暗自垂泪,默然不语。

触景生情,姜云一时也是眼底发热,喉头作梗。缓了缓情绪,开口道:“逝者长已矣,生者何戚戚。诸位师弟,我与岑师弟决议前往象郡西疆重建宗门,不敢言报仇雪恨,只求延续传承,不教太一门亡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以告师长在天之灵,不知诸位师弟是否愿意一同前去。”

话说完后,等了半晌,一个少年出来道:“我愿与师兄同去。”

是路天生,他秀气的小脸上仍挂着泪痕,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站在姜云身侧,一言不发。

有人带头,剩下的人就三三两两地走了上来,姜云观其心思,大多都是内心迷茫,下意识地从众罢了。

片刻后,还有七八个人站着没动,此刻在同门异样的眼光下有些坐立不安。

右边一人苦着脸,拱手道:“姜师兄,小弟家中尚有老母供奉,实在是走不得啊。”

身旁有人哼了一声,姜云忙抬手制止,道:“我辈虽是修道,但也不是绝情灭欲,罔顾人伦,母恩大于天,不可不报。”

“多谢师兄体谅。”

那人深深一稽首,抬起头从怀中掏出一只锦囊,面有惭色道:“这是小弟这些年攒下的一点灵石,悉数在此。请师兄一定要收下,以供重建师门所用。”

姜云察其心境,知晓他是诚心诚意,便接过锦囊。温言道:“既是师弟一番诚心,为兄便收下了,日后若是过得不顺,可来象郡寻我等,我仍认你为同门。”

“师兄!”

那人无言以对,又深深一稽首,便又退下。

剩下诸人皆上前阐明缘由,有人畏惧艰险,有人不舍家中娇妻美妾,也有人自衬可寻门路,其间更有身后人反悔走出,姜云皆是温言一番,不作强求。

少顷,两边正行道别之事时,天边一道乌光一闪而落,却是一只小巧云雀跃然姜云肩头。

这只云雀正是之前姜云交给岑铜的传讯灵禽,姜云掏出一颗灵石放在手心,云雀欣喜地欢叫几声,一口吞下灵石,身上一支尾羽落下化作一张信纸。

姜云拿起信纸一看,面色逐渐凝重,肃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