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伏狐 > 第二十四章 中元节

第二十四章 中元节

等听云学完《服气九论的时候,秋天就来了。

秋日早起读经的时候,道观总是笼罩在一滩不算厚的雾气之中,墙外的远山影影绰绰层层叠叠,红果子山总算稍稍有了些仙家洞府的气象。

阿圆和停雪心心念念、悉心照料的小貂崽到底还是夭折了两只。

长成的文貂虽然比一般野兽珍稀不少,勉强够得上灵兽的边角,但幼时的文貂比之前世地球上的貂类更加小只,也更为难养。

两只体弱的奶貂失了母亲,纵然每日灵果不断,终于还是没能撑下去。停雪像是个失了孩子的小妈妈,伤心地把两只貂崽的尸体叼去藏了起来,在角落暗自神伤。

最终还是听云在道观的竹丛里把妹妹找了出来,带走了两只死去的小白貂。

几人在道观后的空地上给它们立了小小的坟冢,木制的墓碑上写了阿圆妈妈取的名字,“文却诗、文敲竹之墓”。

入殓的时候,阿圆哭红了眼睛,停雪呜呜不舍,观中大大小小也各自添了默默的伤心。

不过房中还剩了三只健康活泼的貂崽们嗷嗷待哺,一大一小两位妈妈也只能收拾心情,又投入到接下来养儿育女的生活中去。

剩下来的三只小貂不像地球上的远方亲戚,生长得并不快,过了快两个月的时间,也不过长到梓蓬一只手掌长短,身体上也并没有母亲一样的三道黑纹。只是比刚刚捡回来时活泼了不少,在道观里外所有能钻进去的洞口中窜来窜去,活像是之前的停雪。

对于道观里突然变作了动物园的现状,想来喜静的师爹并未表现出反感,而是延续了一以贯之的无可无不可的道家态度。

反倒是师父显得颇为欣慰,不厌其烦地教导阿圆等人关于喂养调教灵兽的各种知识。关于师父对于此类知识展现出的熟识与渊博,听云倒是无心探究,只当是魔门修行的特异之处。

最近的事情,除了调养小貂之外,就是为过几天的中元节做准备了。

道家的中元节,与佛家的盂兰盆节不同。虽然同是在七月十五日,但佛家寺院往往于此日举行超度法会;或是有游方僧人,寻阴鬼聚集之处,诵经布施于孤魂野鬼。

而道家重生,每逢中元节日,除诵《太乙救苦护身妙经等道经之外,还要焚香烧纸,祭拜祖先。

而依着红果子山附近的民俗,中元节除了焚香祭祖之外,人们往往于当晚在水中放流灯火,以木板竹纸做成荷花形状的水灯,置于溪水之中,星星点点,任其远去。

每家每户还会煮上一大盆毛豆,就着初凉的秋风与月色,谈笑说话。

作为红果子山方圆几十里唯一的一家道观,拂尘观没有故作出修仙人家的高冷脱尘,反而常常摆出一副与民同乐的亲和态度,在中元节这天为周围的民众免费问诊,或是分发一些驱阴宁神的符咒。

距着七月十五还有些日子,梓蓬和小郑已经忙忙碌碌地开始张罗起来。

从两人修成炼气期开始,观中写画灵符之事就交到了两个少年的手中。

这个世界的符法与听云前世了解的不同,不是随便哪个道士写写画画就能成符。符者三光之灵文,天真之信也。画符之时,需诚心静气,引气于外,寓灵于中,想要引气成符,至少也要有炼气期的修为,还不是听云此时能学成的。

梓蓬和小郑这几日顾不得修炼,整日里对着裁剪整齐的符纸认真写画,既要静心诚意,又要时时引动灵气,倒比平时的修炼更加疲累。

稳重文静的小郑倒还好,平日里便飞扬跳脱的梓蓬最近称得上是个苦不堪言,叫苦不迭,却被父亲冷着脸训斥了几句,言说这也是两人的修行。

但这些都和听云没有关系。

作为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听云在认真修行之余,最感兴趣的反而是即将到来的中元节。虽然在前世的地球上也有七月十五中元节的说法,但到听云生活的时代,许多传统节日所留下的印记已然淡去,听云也是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才渐渐了解了许多关于这些节日的来历与习俗。

除了梓蓬与小郑整日里忙着写写画画,观中的两位女眷,师父与阿圆,也在这几日忙着用木板、竹枝与彩纸,为每人做了一朵荷花灯。

虽然中元节的前几天,山下镇子里总会有手艺人做了类似的东西出来售卖,但总不如自己亲手做的有趣。

到了七月十五的晚上,夕阳渐渐落下的时候,平日里人迹罕至的拂尘观外也多了不少人声。

山下镇子里的人们并不知晓,这观中的一家人都是些身怀道行的“世外仙人”。于是每逢中元放灯之时,便常常有人沿着山路上来,在道观不远处的山溪之中放下水灯,看着点点烛火随着水波,荡漾着往山下流去。

阿圆也带着听云和停雪,把怀里的七只水灯一只只燃着了放进水里,欢呼雀跃着看它们顺流而下,带着两只小狐狸远远地缀在后头。

梓蓬小郑两人此时正在山下的镇子里分发驱阴宁神的符纸,阿圆这就要去同他们会合。

听云带着兴奋的妹妹,一路小跑着跟在阿圆身后。停雪还是第一次见到会在水面上飘飘荡荡的灯火,一路上时不时跑到溪边,探着头往水里瞧,又是开心又是好奇。听云看她又蹦又跳的模样,担心妹妹失足掉进水里,在一旁小心地守着。

到了秋日的晚上,山岚起得早,在星星点点的灯火映照下,也能看到淡淡的雾气。听云看着阿圆和妹妹开心地跑来跑去,心头一时也有种幸福的满足,嘴巴里吱吱呜呜地哼着前世听来的流行歌,跟着一路往山下跑去。

……

天色彻底黑了下来。

苏瑄抬手拂了拂被风吹乱的鬓角,一个人沿着山溪畔的路径,彳亍着往山上行去。

自得门中赐下那朵奇花,几个月的时间,都耗在附近的山中,身边都是些不熟识的同门。在这些同门眼中,自己是靠着祖上荫庇,仗着山门嫡系的身份,抢占了灵物,因此明里暗里也受了一些白眼,不过苏瑄心中并不在意。

修行路远,这些凡尘琐事,于她而言,不过如过耳清风。

这次中元节,因为远离山门,没法参加山门内每年都会举行的中元法会,此次同来的几位同门便有人提议,到附近的山下村镇中参加民间的中元节会,以作消遣。

苏瑄原本并不愿因为这种事情就耽误了一天的修炼,但却不过这次以门中长辈身份同来的姑姑以“修炼当一张一弛”的理由将自己赶了出来。

因为与到镇子中玩耍的年轻同门们并不相熟,苏瑄故意避开人群,沿着有点点灯火顺流而下的山溪,溯流而上。

初秋的山风带着微微的凉意,撩开疏淡的山雾,拂起苏瑄素白色的衣裙,也吹开少女心头微微的阴郁。

这座山叫红果子山,山名听来倒是可爱得很,苏瑄在心中想着,嘴角不由得勾了起来。

正想着这些不相干的小事,苏瑄看到一个穿着鹅黄色衣裙的明丽少女,梳着两只丫髻,从山上大呼小叫地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