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二次元类 > 逍遥不如狂欢 > 第十三章 我又复活了(2)

第十三章 我又复活了(2)

沉默过后,喇叭里又响起了田伯光标准的电台男嗓。

“因为那男生听说,‘包’治百病,所以,他抢了女生的包,来治他的相思病。哈哈~你猜对了吗?”讲完,喇叭里还弥漫着这个神经病的笑声。

保安室几个保安都被这种无厘头弄得彻底服气了,一顿好好的晚饭,边听边吃,结果中间一时没憋住,呛了几口。卫长山也被呛着了,跑到饮水机那边拿起杯子,“咕咚咕咚”灌了自己好几口。

所幸的是,田伯光很懂穷寇莫追的道理,他没有让那些听众接着无法自拔,停止了他的不正经。“玩笑过后,给大家放首歌,《一场游戏一场梦》,送给在那白日做梦的朋友。”说着,很狡猾地笑了几声,进入副歌。

比起卫长山的主动受害,无辜遭殃的人,就可怜的多了。篮球场几乎每天傍晚都有人在那投三分,他们听到田伯光有一段没一段的‘单口相声’,一时间没绷住,那些飞到半空的篮球,好像突然发现地上掉了钱似的,也不急着到篮筐里去涮火锅了,想想还是钱最重要,四五个齐刷刷弯腰去捡,场面壮观有如秋后农田的拾穗者。只是路过的几位女生不领情,也不懂什么小资情调,看了一眼,头都不抬一下,丢下一句“阳痿”,就云淡风轻地走了。在场投3分的顿时很尴尬,男人在女人面前不举,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于是,为了挽回男人的尊严,换个姿势,假装去场边喝水,坐等田伯光的单口相声落幕。

傍晚的篮球场地本来就很抢手,刚来的人看场地空出来没人打,就很不懂事地在场地上练了起来。他们也注意到‘单口相声’了,也成了边练边笑的受害者,不过,比起前面投篮的那几位,他们明显聪明多了,纷纷在场地上玩起了运球,一起下来玩的室友也不闲着,围过来要抢断他们手下的篮球。这一举动彻底刺激了刚才在这投篮不举的学长,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于是,干起了在篮球场上,不影响命中率的又一项技巧训练“打群架”。一边说:“我们先来的,篮球都在地上放着,没看见啊?滚一边去!”另一边不干了:“笑话,听说过书本占座的,还没听说过篮球占座的,你凭什么说这里是你的,都没见你人,早干嘛去了?”一边,为了捍卫自己的智商而战,一边,则是为了自由而战……旁边的同龄人不懂什么唇寒齿亡,要明白,也就不会继续替自己这边的球框“擦唇膏”了。最后,有好心的路人实在看不下去,上前把他们拉开,像电视里的老娘舅一般,开始劝他们:都是有身份证的人了,做事能别那么冲动吗?“你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人家贼看见家里没人,都会问一句‘有人吗?’,你来打篮球,怎么就不能多问一句有没有人呢?”,“你也是,做学长的,让着弟弟一点怎么了?君子有容人之量嘛!”,老娘舅出马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块场地后来被有效利用,一群大爷大妈边放着音乐边在那跳广场舞,那位好心人也赫然在列,扭动着腰板,跟着节奏跳《最炫民族风》。

刚才投3分的,和后来跑来运球的,都蹲在一边郁闷地看着。投3分的那位手叉着脸,面无表情地碰了碰那个运球的:“喂,我们刚才,干嘛打架来着?我记得,我到这来,不是来看广场舞的。”那个运球的,也面瘫似地用吸管吸着饮料,慢悠悠一句:“靠,我哪知道!”——这些人隐约记得《最炫民族风》前面一首歌,好像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其他的,就真的有如咣当一声,完全失忆了!

范遥来寝室找卫长山的时候,他人不在,袁承志说,长山跑到教学楼自习了。于是,这位学生会副主席,不停片刻地赶到教学楼,在一楼拐角一间僻静的教室里找到了他。

卫长山和其他大学生一样,上课自习,都是一个书包,一瓶水,等到范遥赶到的时候,人刚坐下,就操起长山桌上的的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卫长山看着他用几分钟的时间,把一瓶水喝完,然后用膀子擦了擦嘴:“你这水买来也不喝一口,这要是在学生会,赞助的都够放一仓库的,改天你到我那去拿!”

“哥,你这么急过来,有事吗?”

范遥这会用眼看了一下四周,没什么人,也就几只流浪猫待在教室,懒洋洋地窝在那里,于是放心地说:“当然有事,要不是为了你小子,这种活,我有的是人给我送信!”然后没等卫长山开口再问,继续说道:“月台想加入学生会,找点事情磨练磨练自己,我想着,既然都是引荐,也把你拉进去,现在过来,就是为这事。”

“学生会招新,不是每年新生开学吗?怎么这时候……”卫长山满脸疑惑。

“嗨,我是谁啊?把你们两个人拉进来,还要专门等到那时候?”

“那……我进去要干些什么?”

“月台是打算做文艺这块,学校有大型活动的时候,也顺便帮忙协调人手,你嘛,平时做安保,要不也到我这边来,锻炼锻炼?以后工作了,也用得着!”

长山还没想好,范遥却只给了他3秒的时间,见他愣着,拍拍他的肩膀,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到:“那就这么定了。到时来面试!”

两天以后,卫长山就被叫去面试,因为范遥的关系,加上配合学生会做安保工作时所给人留下的好印象,他顺利地加入了学生会,与赵诀然一起,成了范遥的帮手。

领着赵诀然和卫长山熟悉学生会环境的,是一个名叫郭襄的小姑娘,她比赵诀然大一岁,在学校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虽说王山交大,是以理科见长,但本着广招天下贤才的初衷,这两年招纳了在社会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来校任教,做客座教授,郭襄的母亲黄蓉,也位列其中,主攻新闻与传播领域。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黄蓉让自己的女儿就读自己任职的专业,好将毕生所学,就着书上的皮毛,一起倾囊相授。郭襄也没有负隅顽抗,对她而言,上大学,就是为了玩,既然专业课有人指点,所以平常学生要担心的学分问题,就不用自己操心了,她就一门心思地跑到学生会来认识朋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