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首席御医 > 第十六章麻醉?不存在的

第十六章麻醉?不存在的

噗~

短暂死寂后,众人捧腹大笑,有人肚子都笑痛了。

“何叔,我是问你的脚,麻不麻?”

宋智哭笑不得的看着何老头。

江平安嘴角上扬,努力地憋笑。

在场众人,恐怕只有他清楚,宋智为什么问“脚麻不麻”?

何老头的骨折,很棘手。胫腓骨折断,踝关节粉碎几块,碎骨很可能造成一个严重后果:

腓总神经损伤!

在胫腓骨骨折中,神经损伤比例不小,后果比较麻烦,可能出现足下垂、胫前后动脉损伤,小腿前外侧和脚背感觉障碍……

简单说,没啥知觉。

所以,宋智才问“麻不麻”?

“麻,麻,还有点疼。”何老头情知闹了笑话,干笑两声,借着自嘲掩饰内心的尴尬和心虚。

之所以心虚,是因为他心知肚明,自己是一时走神没留意看路,不小心踩到那山药棍才绊倒的,可担心医药费,才拽着江平安这个替死鬼喊冤,这就像是前世的碰瓷大爷,一个道理。

宋智也松了口气。

伤筋动骨一百天。

断了神经大半年。

这算是不幸中之万幸。

原本紧张的气氛,被笑声冲淡。

然而……

“爹,爹……”

就在这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旋风般冲进来。

此时初春,气温颇凉。

男子却穿着一件粗布窄袖衫,丝毫不惧凉意,古铜色的胳膊上凸起小山包般的腱子肉,声若炸雷,一看就是孔武有力性子火爆的主。

药铺的伙计担心冲撞病人,试图拦阻,却被男子粗暴一推,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爹,你没事吧?哪个王八蛋害的你,你告诉我,老子一锤子捶扁他……”男子气势汹汹地扑到病床边,怒吼道。

小胖子一听,脸色更白了,缩着脑袋,悄悄地躲到了小伙计背后。

宋智认得此人,正是何老头的儿子何铁匠,不由干咳两声,温言安抚道:“何老弟,令尊踩到犬子的山药棍,不慎绊倒……不过你放心,我会给令尊免费治疗的……”

何老头也清楚儿子的火爆性子,怕他惹事,连忙将事情缘由简单说了一遍。

何铁匠冷着脸,听完经过,心中怒火渐渐消散,可看到老爹的脚踝肿得像个大包子,火气又蹭蹭蹭上来了。

“我不管,我老爹的脚,你们必须负责到底,否则别怪我提把铁锤砸了你们大门。”何铁匠咬牙,拳头捏的噼啪直响。

“何老弟,你是看着咱们三笑堂长大的,我的为人,你应该清楚,我说负责到底,就一定言而有信。”宋智苦笑道。

何铁匠听到宋智的承诺,脸色缓和了两分,冷哼一声,走到一旁,冷眼旁观。

宋智擦掉额头的冷汗,心中苦笑。

他心如明镜,知道何铁匠是个霸蛮的人,唯有先行安抚,可何老头的治疗,他却底气不足。

底气不足,却不能在家属面前露怯,宋智捻须,轻声道:

“何叔,我刚刚查看过,你失足摔倒,后跟骨向前踩空,致使踝骨损伤,筋翻肉肿,疼痛不止……”

何老头等人听的很认真,频频点头。

江平安面色一整,像小学生听课般挺直腰板,他很好奇,明朝的正骨,跟前世的中医正骨有何差异。

纵然是科技发达的前世,中医正骨,还是赫赫有名的。

宋智稍稍停顿:“我先用手法,给你拨筋正骨,让断骨复位,若是顺利,再用竹板夹住跟骨固定,可能有点疼,您老忍一忍。”

何老头脸色发白,猛咽口水。

“阿虎,过来搭把手,握紧何叔的脚掌。”

宋智招呼伙计帮手,自己走到床边,挽起袖子,准备手法整复。

宋智伸出双手,一前一后,扣住小腿中间断裂前后位置,五指摸索,凭着手感确定骨折断裂处,手指和大小鱼际做回旋状轻柔揉动。

江平安见状,微微颔首。

这八成就是“理顺筋骨”。

何铁匠等人,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出一口气,死死盯着宋智双手。

就在这时,宋智十指突兀一旋,相反一挤,只听到“咔”的一声,伴随着何老头撕心裂肺的鬼嚎声,宋智完成了反折、回旋动作。

这个动作,意味着胫骨复位。

宋智微微皱眉,面色依然难看。

江平安有些困惑,瞳孔一缩,开启自带螺旋CT扫描。

“智叔的手法复位还不赖,不愧是大明青华高材生。”角落里,某个小短腿默默地点了一个赞。

手法复位很成功。

至于宋智面色难看的原因,他隐隐猜到。

从他扫描的片子看,两截胫骨之间,有缩短移位。

大概有2cm左右。

这个问题,江平安在前世屡次遇到,也曾颇费口水跟家属解释。

说到这,有四个名词必须提一下。

闭合复位,切开复位。

功能复位,解剖复位。

闭合复位,就是不做手术,靠手法复位和牵引复位,搞定骨折,类似宋智的操作。

手法不是机器。

做不到十全十美。

而且骨头断了、本就可能短缩。

前世,一些家长拿到片子后,暴跳如雷:“为什么我孩子的两截骨头,中间还隔了那么远?我不接受,返工!”

江平安每次都要费一番唇舌。

骨头,有较强的修复力。

像胫骨骨折,复位后小于2cm,骨头是会自动愈合,长出骨痂,不会影响正常功能,尤其是一些粉碎性骨折,压根不具备解剖复位。这就叫功能复位。

而,解剖复位。

简单说,手术解剖开,给你一一摆好,置入小钢板,上几个螺丝钉,给你像修折断腿的凳子一样,当当当给你上合页、拧死,骨头对位很漂亮,这就是解剖复位。

但是,解剖复位要做手术,腿上要批个大口子,等骨头愈合一年左右,还要将钢板取出来。

遗憾的是,个别家长认死理。

见不到X片上骨头有间隙。

后来,江平安也懒得费口水,直接说明二者区别,告知功能复位在恢复期不易维持良好对位,可能移位导致复位失败……而手术复位需要做手术,巴拉巴拉……

最后……

家长开心了。

医院开心了(二者费用天壤之别)

器械厂商笑的牙都掉了。

医生的知识,也得到价值体现(有一次,他给某个家长做手法复位,只收了50块,还被对方喷得狗血淋头,说就那么一下,就收50块,抢钱啊!)

无语……

“大夫,我爹怎么样了?”何铁匠看出宋智脸色阴沉,语气不善地问道。

“没事,接下来就是跟骨……”

宋智很明智,没打算跟何铁匠这个粗人扯什么短缩错位,古代医疗条件恶劣,也不稀罕讲这个,腿能用就行,你还指望他参加奥运会?

江平安亦微微皱眉。

踝关节是粉碎性骨折,碎了几块,想捏到一块,有点难度,放在前世,他肯定是在内踝处左右各锁上两颗钉加固。

但,这是明朝。

他暂时不具备行切开术的条件。

且再看看吧……江平安冷眼旁观。

宋智亦洞悉利害,深吸一口气,双掌缓缓握住患者右脚踝,顺着筋骨,稍稍用力,理顺揉捏。

何老头疼的呲牙咧嘴。

“智叔,咱们有麻药吗?”

江平安躲在角落里,冷不丁冒出一句。

“你还知道麻药?”

宋智陡然听到这话,立马对某个小短腿刮目相看。

说到古代麻药,大家脑海立马会跳出一个词:

麻沸散!

一些人,不承认华佗创造了麻沸散,但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你否认就能抹去它存在的痕迹。

《三国志》卷二十九,就有记载。

记住,不是小说《三国演义》,而是史学家陈寿记载的二十四史,正史史书。

陈寿写这书,是在华佗死后不到五十年,肯定有考证。

摘自原话是:“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減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痦,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从这段看出。

第一,华佗能做全身麻醉。

第二,华佗能做断肠吻合术。

第三,原文“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这个护理康复时间与前世手术时间很吻合,说明史学家陈寿是有考证的。

很严谨。

华佗使用全身麻醉,比东瀛的医学家华罔青州1805年使用曼陀罗花做手术,早了1600多年。

此刻,众人推崇的西方呢?

他们又是如何做外科手术?

古代西方的医学,进展缓慢,若非阿拉伯医学传播,他们还在用非常残忍的麻醉方式。

对,你没看错。

就是残忍。

当时,百家争鸣。

有放血派、灌醉派、冰冻派、捆绑四肢派,还有猛人直接一锤子敲晕(自行想象:钟无艳一技能突进,大锤子石化震晕BUFF,心中一颤有木有?)

大道至简。

某些外科医生就追求一个字:

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东方不败的棺材板有点压不住)

史上最牛掰、最传奇、最酷炫炸天的史诗级选手,闪亮登场:

1793年

一场号称“死亡率百分之三百”的手术,正在上演。

你没看错,就是死亡率300%

罗伯特·利斯顿

来自舒格岚的外科级大神,一个载入史册的名字。

医疗界的“东方不败”。

他的绝招,就是“快、准、狠”。

为什么说他是传奇,这位外科大咖,有很多医学生观摩,座无虚席。

大咖很有艺术细胞,时而嘴中叼刀,自信满满道:

“嘿,伙计们,给我计时!”

【25秒】

仅仅25秒,这位快刀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锯断”患者要截肢的腿。

然并卵

就像高速飙车,手一打滑,翻车。

飙车太猛了,这位大神顺手把病人的***切掉了,病人挂了。

祸不单行,顺带又将助手的小手指锯断了(这位助手死于感染坏疽。)

扬手臂时,不小心划破了一名观众的外套(哪怕是1793年,这么精彩的刀术巅峰对决,怎么缺得了观众?而且要收门票……这位诠释用生命欣赏艺术的观众,悲剧地吓死了)

一场手术,死了三个。

就问你怕不怕?

这就是19世纪末欧罗巴外科手术。

狂野、浮夸、荒诞。

麻醉?

你问麻醉?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