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声名显宋 > 第34章 深刻

好一个孙棐啊!好一个沈惟恭啊!

吕渊手都在发抖!

幸好自己因为意外而来到后厨,也幸好自己识得这叫海东青,否则要是让孙棐的计谋得逞,就算他是状元郎也免不了一死!

海东青在如今那可是辽朝的最高图腾!

除了皇帝以及少数官吏外,平民百姓没有资格畜养,海东青在辽朝内的地位非比寻常。

这只万鹰之神,到北宋末年的时候,甚至对辽、金两朝的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今,这三只极品的海东青,如果被杀,当成食物来享用,耶律宽定会暴怒!最关键的是,暴怒的耶律宽,乃至辽朝的君主,定是会用此番借口来提高岁币。

而吕渊是都亭驿的副知!这段时间专门负责辽使后勤的第一责任人!

出了事,他就是最大的责任!

这样一来,无人能够护的了他吕渊,朝堂上,他没有人脉,不会有人替他说话,而厌恶他的人,吕渊不用想也是极多,就凭现在他在天子赵顼心中的地位,吕渊不相信能够得到天子的力保。

反之,沈惟恭在京做官多年,又有老贵妃为后台,朝堂上人脉复杂……

吕渊第一次感到死亡与自己的距离这么近,慢慢的,吕渊冷静了下来,看着篮子中的三只海东青,这沈惟恭是想要斩草除根啊!

一直以来,吕渊都算是很提防这位从未谋面的沈御史了,但沈惟恭想要出手就将他彻底弄死,还是令吕渊心惊肉跳。

他也清楚了沈惟恭的个性,出手就要毙命!

这就是宦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对于从后世而来的吕渊来说,他再一次的深刻了仕途的残酷性!

吕渊的眼神慢慢的冷了下来,既然如此,那么他也就是没必要心慈手软,沈惟恭他暂时没办法对付,那么就从他的羽翼开始,孙棐、鲁致远!

看着海东青,一个计划出现在了吕渊的心头。

不一会,后厨的厨子回来了,吕渊认识他,是叫二牛子,在都亭驿干了不短的时间,也是昨日鲁致远派给吕渊的五个小吏之一。

“吕、吕副知!你怎么来了?”二牛子意外的说道。

吕渊盯着这厨子好一会才道:“鲁监官许你什么好处了?说来听听。”

“啊?副知,我听不懂你说什么。”二牛子愣住。

“你应该知道这是什么吧?”

吕渊指了指篮中的三只海东青。

“副知是说这个啊!当初是鲁监官说锦鸡暂时没了,换成这些白鸟,怎么了副知,有问题吗?”二牛子挠了挠脑袋说道。

“没问题。”吕渊淡笑道,他其实也已经猜到了这二牛子识不得鹰隼,前面那些话只是再做确定而已,对于这些小吏而言,鲁致远跟孙棐没有必要将这种计划告知。

“副知你可认识这是何鸟?我昨日杀了两只,肉有点少,但这鸟凶的很!”二牛子又道。

“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鸟,今儿你有收到鲁监官交代给你的任务吗?”

二牛子点了点头,回道:“有!鲁监官特意吩咐过了,今晚给辽使做饭时,要杀两只这种白鸟。”

“两只?还留一只?”吕渊笑道。

“对!”二牛子知无不言。

“很好,今晚你就按照鲁监官的吩咐去做,明白了吗?”吕渊道。

“明白!”

二牛子恭敬的道,对于眼前这位吕副知,他二牛子可是比对待鲁监官还要认真的,毕竟这位可是状元郎!今后有极大可能步入政事堂的人物!

离开后厨,吕渊回到了都亭驿的前厅,他看了眼值班的小吏。

小吏当即小跑了过来,笑道,“副知,是有什么吩咐吗?”

吕渊有些意外,这小吏看人脸色的功夫还真可以!

“我想问一件事。”

“副知请问!”小吏道。

“鲁监官平时在哪个房间办公的?能带我去?”

小吏忙的点头:“自是可以的,只是监官可能没这么早来。”

“无妨。”吕渊的眼中慢慢的浮起了一丝阴冷。

孙棐抽身抽的很完美,吕渊找不到机会,可这鲁致远就不一样了,几乎老底都在都亭驿,既然此人也为沈惟恭的羽翼,并且也参与了陷害自己的计划,那么就做他吕渊身下的第一个亡魂吧!

今天的东京城很热闹,热闹的气氛甚至延续至了大内禁中的崇政殿内。

天子赵顼坐在御榻上,下方两侧是两府的执政官们,中间有一人奏对,翰林学士王珪,今日被天子单独喊出来询问辽使接待事宜。

“王卿,幸苦了,那辽使可曾还说了什么?”赵顼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如今变法刚刚开始,国库并不充盈,横山河湟那边对西夏的战事还需要大量的钱财作为后盾,朝廷很不富裕。

“暂时没有,前日,辽使提出增加岁币的要求,被臣严厉拒绝后,辽使便没有再提,不过看辽使的模样,显然是不会善罢甘休,只要找到一个借口,定是还会再要求的。”王珪出声答道。

“要不是因为西夏的战事还没有结束,何至于如此的被动。”赵顼叹了一口气。

辽朝之所以来宋提高岁币,也就是因为大宋在横山河湟的战事久战不下,才有这底气。

“相公,你可有好的法子?”赵顼看向了王安石。

王安石沉吟了片刻,出班答道:“只有拖字诀了,澶渊之盟早就规定好了两国的具体事宜,岁币每年该是这么多,就是这么多,我等不答应就是。”

“话是这么说啊……”赵顼道。

“这段时间只要翰林招待好辽使,不要让其寻到其他口舌,便妥当了。”王安石继续道。

而这时,枢密使文彦博出声了:“当今辽朝政局权臣当道,皇帝耶律洪基对我大宋交好意味明显,是不会轻易发动战事的,但那辽使耶律宽为辽朝太师耶律乙辛的人,这位辽朝太师把持朝政,向来对我大宋不友好,王相公是否有些想当然了?”

赵顼闻言,点了点头,文彦博这话说的不错,只要辽朝想要提高岁币,那么总会有借口,这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一个道理。

“文卿说的也对,但如今也只能像相公说的那般,以不变应万变了,王卿你的任务可不轻啊。”赵顼出声说道,帝王之术,是调和,既不让臣子结党,也不能让臣子完全对立。

“臣当全力以赴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王珪回道。

赵顼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又道:“听说昨夜那吕渊又做了一件‘大事’了?”

说到大事二字,赵顼的语气有些古怪。

王珪闻言,只好将昨日在樊楼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在崇政殿当中讲了出来。

赵顼听了大笑,他道:“好一个吕长明,这一石二鸟之术倒是用的炉火纯青!”

崇政殿安静了一会,此刻位列其中的都是权极天下的执政官,也都是有眼力之辈,都能够看出来当今天子都这吕渊的甚是喜爱。

殿中的大臣几乎没有喜欢那吕渊的,他们都很想出声说说这吕渊的坏话,但就算再想出声,也不能够在此刻天子开心的时候唱反调。

况且也没什么好唱的,毕竟那吕渊做的事虽有失君子风度,却是合乎规矩的。

“对了,那李府不是说等吕渊中了状元后将女儿嫁给他吗?可曾嫁了?”赵顼带着些卦的问道。

“官家,不曾嫁,李府那边没什么声音,而那吕渊也没去李府提亲,似乎突然平静了下去。”王安石并不想议论吕渊,可此时却不得不回天子的话。

“听说沈御史有意跟李府的大娘子结为夫妻。”王珪突然补充了一句。

“沈御史?沈惟恭?”赵顼第一次听说,有些惊讶的问道。

“正是。”王珪点了点头,多的他也不便多说,在天子的面前说到这里已经够了。

“如此的话,这关系朕也想不明白了。”赵顼摇了摇头道,半响,赵顼看向王安石:“王卿,这状元郎可是抢手货,听说你家的二女儿不是还待字闺中吗?”

赵顼是比较想要撮合王安石跟吕渊的,这二人都是一心为国的忠臣,都是堪当大任之辈,只不过一个已经成长起来,一个还并未成长罢了。

如果真能够结成夫婿,对于他的变法而言可是再好不过了。

“官家!臣心中已有中意之人了!”王安石却是面无表情的回道,他明白天子的意思,但关键是,他并不喜欢那泉州的吕渊。

“已有中意之人?是谁?”赵顼诧异。

“今科进士,蔡卞,此人才识品德俱佳,待到琼林宴结束,蔡卞回家省亲之后归京,这门亲事应该就要定下来了。”王安石慢慢回道,吕渊虽是状元郎,可让他的女儿嫁给这种品性的人,他可不愿意。

“这样啊,那便罢了……其他爱卿家中有未出嫁的闺女可不要错失了这状元郎啊。”赵顼遗憾的道。

其他的宰执大臣都面无表情,看起来对天子赵顼这话没什么兴趣,这吕渊在东京城名声是极大,可却不讨得他们的喜欢,对于这些已经身居高位的傲气士大夫来说,我不喜欢你,就算你深得帝心今后仕途坦荡,也入不了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