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爆炒盛唐 > 第四十章 瓮中捉鳖

第四十章 瓮中捉鳖

又有官差上门,醍醐虽然紧张,沈燃却早就见怪不怪了。

“天色不早了,都休息去吧。”他面不改色,冲着四个学徒吩咐了一句,就起身缓步往前厅去。

刚掀起门帘,就见赵一平正坐在靠门的一桌上,被两个身着黑衣的官差夹在中间,表情不大好,紧闭双唇说不出话来。

沈燃只好躬身行礼,热情的迎上去道:“不知二位头儿来,未曾远迎,是我失礼了。”

两位官差咧开嘴朝他笑了,竟也拱手道:“沈郎安康。”

看这样子不像是来找事的。

他也就放松下来朝后厨喊:“小麻,给两位头儿打酒上菜,挑好的上。”

一位官差连忙拉他:“饭就不吃了,今日我们来是有正事的。”

他听了只好躬身笑问:“您但说无妨。”

“是这样,我家州牧老爷要宴请贵客,早知道您是咱们城里顶顶尖的铛头,最擅长安风味的菜色,特意差我们来请您去府中掌勺。”那官差笑眯眯盯得沈燃发毛,“就在下月初一。”

这话一出,坐在桌边的赵一平已经变了脸色,煞白煞白的脸上冷汗直淌。

沈燃暗自思忖了一下,两人既说我家州牧,那么就是刺史府来的。

一州刺史派来的官差竟没有仗势压人,反而好声好气的请自己去掌勺。

他快速的衡量了一番,感觉这对他的计划来说,说不定是个助益。

官差看他发愣,连忙补充道:“这报酬嘛,随您开价,肯定让您合适。”

沈燃点点头:“岂敢岂敢,这是州牧老爷给我的脸面。二位放心,四月初一沈某准去。”

二位官差放了心,刚要拱手道别,却被沈燃拉住。

“二位留步,小店新进了些上好的葡萄酿。”他说着朝后厨喊道,“小麻,把我收起来的上好葡萄酿拿出来两壶。”

小麻应了声,飞快的抱着两只金珠酒囊跑出来。

二位官差都是一脸不好意思,但都是站在原地,谁都没动一下。

沈燃接过小麻怀里的酒囊,一人一个塞在官差的怀里:“既然来了哪能不尝尝,饭没时间吃,酒总是要喝的。再说了,您二位要是觉得好,还要烦您给小店扬扬名,也是沈某脸上有光。”

“这怎么好意思。”一个官差装模作样的推辞,沈燃也装模作样的客气。

边客气边引着他们往门口去,假模假式推让一番,两个官差才离开。

沈燃回身进店,关上门,还没来得及上门闩,身后的赵一平连声道:“不成不成不成,不能去。”

他回过脸来:“为何?”

“这还用为何吗?你不明白吗?”赵一平声音虽虚声势却壮,手攥成拳头捶了下桌子,“咱们如何能随便进刺史府的大门,那是寻常人家吗?”

沈燃深吸一口气才嬉皮笑脸道:“这也不是随便啊,不是人家请我去的吗?”

“请你去?你怎知人家不是瓮中捉鳖?”赵一平说完才想起,按照沈燃的理论,如果人家真要瓮中捉鳖,刚刚就应该把自己捉去。未免尴尬又哀叹一声,还要补充。

不等他开口,沈燃又跟着没正经起来:“什么捉鳖,掌柜的怎么平白骂人呢。”

赵一平气的胡子都要飞起来:“反正这不是什么好事,不能去不能去不能去。”

沈燃也有点无奈,刚刚放松下神经的赵一平竟然又开始杯弓蛇影,连许久不见的碎嘴子这毛病都捡起来了。

“咱们总得讲道理吧,怎么我就不能去刺史府了。”

“这还用我说吗!”赵一平先抻长脖子瞥了后厨一眼才愤愤道:“咱们是什么身份!何况现在这个要紧的时候!”

沈燃顺嘴问道:“什么要紧的时候?”

赵一平牙关紧咬梗着脖子道:“就是现在...现在咱们店里,白天要做生意,晚上你还得给他们讲课,这...这时间也不够用啊。咱们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啊,你这就不要命了?忘了刘二了?”

虽然掌柜的尽力表演,但该配合的沈燃假装视而不见。

掌柜的早已知道沈燃的分寸,将店里的生意交付给他之后更是轻易不问事。

现在这样没来由的强烈阻止他,实在蹊跷。

因而,只剩下一个可能,掌柜的知道些什么他不知道事情。

沈燃不由好奇,掌柜的到底知道些什么。

赵一平不怎么出门,现在放了权,更是不大与食客们打交道了,因而不大可能是从外人口中得知的信息。

那么,就是只有异人才知道的,史书上写过的事情。

从赵一平的反应上看,他特意强调过要紧时候。

此时是景龙二年,四月上。

刺史府中将有贵客,因而要请沈燃去掌勺,还点名要做长安风味。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的长安菜多半靠胡诌,只是噱头,要想糊弄长安人还得想些对策。

第二个反应,才是刺史府这位贵客多半来自长安,并且位阶高于潞州刺史,才会出现刺史用好酒好菜巴结贵客的现象。

也就是说,掌柜的失态,可能会和这位贵客有关。

至于贵客到底是什么人,沈燃并不知道。

他又骂了自己一句年少不读书遇事不如猪,而后准备挑个掌柜的不在的时候问问醍醐或者韩凝礼。

既然缕清了思绪,他也不想再陪掌柜的胡搅蛮缠。

沈燃抬起头,见掌柜的还在一旁袖手盯着他,等着他的回答。

因而他也只好敷衍道:“反正也不急,下个月才去,容我再想想。”

赵一平还是不能放心,定要沈燃当场决定不去,最好明日就去回绝了才好。

沈燃只得使出尿遁,速速溜了。

留下赵一平站在前厅,指着他的背影,气的发抖。

第二日天色蒙昧时,沈燃异常积极的起了个大早准备起早饭来。

先取两只嫩葫芦细切为丝,磕入四颗鸡蛋,再加上两碗面粉,和成稍稀的面糊。

而后沈燃颇奢侈的盛出小半碗胡椒,在吊子中略略焙了就倒在案上,用擀面杖碾成粉状。

最后,将这胡椒碎屑和盐一起投入面糊中,略做调味,便起火热起鏊子来。

热气腾腾的鏊子上,先薄薄的刷了一层猪油,待油热后起了白烟便浇上一勺面糊摊平。

不多时,一张张两面金黄,起了脆边的葫芦蛋饼就蒸腾出浓郁的香气。

随着香气飘散,醍醐人还没到,声音却先到了。

“阿燃,做了什么这么香?”

沈燃将装着饼的盘子挪到高桌上答道:“尝了不就知道了,快吃吧。”

醍醐也不用筷子,伸手撕了一块就往嘴里送,连叹了几声好吃才道:“昨天韩先生都和你说了吧,凤儿家确实没说什么就留下了刘二。”

沈燃并不感到意外,也就只是点了点头,进而略带试探的问道:“我都来了这么久,竟也没见证什么书本上记载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