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秦四世 > 第26章,险恶用心

第26章,险恶用心

接下来几天,朝廷发生了剧烈的动荡,在胡亥的授意之下,赵高大肆清理政敌,接连近十名大臣获罪被杀,连抗议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不仅如此,赵高更是大张旗鼓的安插自己亲族出任官职。

所有人都噤若寒蝉,赵高的权势越来越重,甚至已经有了和李斯分庭抗礼的架势了,而且最近朝廷通行内阁制度,赵高本身就与李斯相互制约,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朝堂上现在少有人敢与赵高正面冲突了,难保不会被这个家伙给害了!

李斯已经隐隐有些担忧了,这段时间赵高胡作非为,但是他身为丞相却插不进手,官员的任命的权力在皇帝手上,只要胡亥点头了,谁也改变不了,而廷尉赵婴又是赵高的人,只要有了胡亥的授意,赵高可以毫不顾忌的大肆清理政敌。

这样下去,很危险啊!

但是李斯还不至于一点城府没有,目前来说,还是能够沉得住气的,原本他还没有把赵高放在眼里,但是事情的发展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现在的赵高,已经让他感到深深的忌惮了。

这个人爬得太快了!

这几天的朝廷简直风声鹤唳,大臣们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赵高会不会对自己下手,现在赵高借着胡亥的信任,几乎已经是为所欲为了。

咸阳宫里一个小阁楼里,李斯与冯劫冯去疾,还有少府章邯四人围坐在一起。

这个小阁楼只是咸阳宫里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是其中却决定着帝国的运转,这里就是大秦最新设立起来的内阁。

以丞相李斯为首,其他几个人为辅臣协助处理帝国政务,在这里拟出票拟之后,由小吏送往御司监批红之后即可执行。

帝国政务虽然繁复,但是这几个人也都是精于政务的能臣,处理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一天的政务处理完之后,几人却相顾沉默,气氛有些沉重。

右丞相冯去疾心情很差,最先说话:“现在朝廷秩序崩乱,陛下信任奸小之辈,赵高在朝廷倒行逆施,如此下去国将不国,我等就是把政务处理的再好又能如何!”

卫尉冯劫,也就是冯去疾的儿子也是怒气冲冲:“自陛下登基以来,朝廷就没有安宁过,在这么下去,帝国就完了!”

章邯目光一闪,低声道:“冯劫,慎言!”

冯去疾叹气说道:“陛下登基,御史大夫启,公子玉良皆死,至今日十余名大臣被杀害,我等身为臣子,不能坐视不理啊!”

章邯说道:“但是现在症结所在却不是赵高,而是陛下啊,赵高虽行事乖张,却是得到陛下支持和授意的,陛下信赵高而不信朝臣,我等之言他是听不进去的,就算有心也是无力啊!”

冯劫说道:“难道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赵高胡作非为吗,不行,我必须要让陛下清醒过来,朝廷不能就这么乱下去,我要请见陛下!”

章邯愣了愣,似乎也有些意动。

冯去疾看了一眼一言未发的李斯:“丞相,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李斯放下手中的奏书:“诸位不要这么轻举妄动,需知陛下心性贪于享乐,已经到了不事朝政的地步了,我等若是谏言,不仅无法改变陛下的意志,反而会让他厌恶,事情可能会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章邯问道:“不知丞相是如何打算呢?”

李斯平静的说:“其实事情未必有那么糟糕,虽然赵高起势非常快,也让我很忌惮,但是还不至于到崩坏朝政的地步,毕竟内阁在我们手里,只要内阁没出乱子,朝政就乱不了。”

冯去疾却仍然有些担忧:“可是这么下去,难保赵高不会把手伸向内阁,真到了那一步,他就彻底把持了朝廷了!”

李斯目光里闪过一道隐晦的光芒:“我不会给他这种机会的,事实上,赵高现在所有的倚仗都是陛下的信任,陛下支持他,他才敢胡作非为,但是他并没有看清,在内阁制度下,一旦陛下不理政务,时间一长,就连陛下也要受到内阁的节制,更何况一个赵高。

现在还不到我们反击的时机,现在赵高蹦的越高,将来也会死的更惨,不管什么人,欠下的帐总是要还的!”

冯去疾精神一振:“丞相可拿的准,内阁以后真的能做到那种地步?”

李斯点头说道:“可以,这种内阁制度简直就是天才的设想,这种制度下,如果君主是有为之主,那么内阁就是辅助君主最好的行政机构,但如果君主昏庸无为,那么内阁将会逐步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足以让皇帝也低下头颅的庞然大物!”

章邯骇然,李斯的这番话几乎可以说是大逆不道了,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臣子该说的话,也不是一个臣子该有的想法。

冯去疾和冯劫也愣住了,随后沉默不语。

李斯却不在意他们怎么想,如果当今陛下是始皇帝的话,这些话他是不敢说的,但是对于胡亥,李斯并没有太多的顾忌。

“现在的斗争,不是我们和赵高的斗争,而是内阁和御司监的斗争,内阁势大能就够让陛下低头,相反的,如果最终是御司监势大,一样能逼得陛下低头,这一点望诸位明晓!”

现在冯去疾他们对于内阁制度没有太多的认识,只有李斯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凭心而论,李斯真的很佩服青阳,只不过十三岁而已,竟然能有这么完美的政治构想。

内阁制度推行之后,李斯已经能够预见到,未来的政治斗争,如果不是内阁吞并御司监,就是御司监吞并内阁了,而自己和赵高谁能笑到最后,就看内阁和御司监谁能赢了,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这也是李斯眼中内阁制度最大的弊端。

因为权力的惯性总是趋于融合的,无论是李斯还是赵高都不会甘心和对方共享权力,因为他们都有政治诉求。

在李斯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没有政治诉求的群体掌管御司监,而这样的群体,最合适的就是宦官!

如果青阳知道李斯心中的想法,绝对会对李斯五体投地,因为李斯的设想就是真正的内阁制度,按照原本的内阁制度,御司监是叫做司礼监的,而司礼监就是宦官集团!

青阳之所以让赵高顶了御司监的职位,也是出于险恶的目的,因为这样,李斯和赵高才能彼此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而青阳这几天倒是没闲着,朝廷发生的事情他无暇顾及也没有那个能力插手,胡亥和赵高现在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是与原本的轨迹如出一辙。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会是咸阳最黑暗的一段时间了,不过青阳好歹是利用内阁制给李斯捞了一些政治资本,就看他能不能稳得住了。

家里,仆人们在青阳的吩咐下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前些天让他们收集的东西都已经齐了,这几天都在依照青阳的话在忙碌。

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少公子到底是要做些什么,这几天把青阳的小院子给整的天翻地覆的。

青阳在一边督促着。

先是让仆人把树皮,稻杆,麻这些东西切碎,浸过石灰水之后,然后投入一个大缸之中,缸中注水,下面燃火,仆人则拿着木棒搅拌捣捶,直到把这些东西捣成了浆。

再把这些浆倒入了池中,搅拌均匀之后,仆人拿着篾席揭起一层水浆,差不多的时候就立起来晾晒。

没错,青阳就是在造纸,这个年代用竹简简直是太麻烦了,青阳完全无法忍受,干脆自己造纸。

当然现在他造出来的纸还只是给自己使用,至于往外推广,那是以后的事情。

等到晾晒的差不多了,青阳揭下一张纸下来,眉头皱了皱。

质地太粗糙了,不过勉强还是能用的。

主要的问题还是在捣浆这个步骤,于是青阳吩咐仆人加强这一步的工作,一定要把这些材料彻底捣好,不能有任何残渣。

他拿走了两张已经做好的纸,然后吩咐黎联:“就照这么做就行,所有晾晒出来的纸张你全部留存好,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至少也要做出万张以上,以备我日后取用。”

拿着纸回到自己屋中,青阳拿起毫笔绘制一张图画,但是豪笔握在手中,他实在感觉很难受,这玩意要怎么绘图!

想要什么东西都得自己做,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不过现在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沾了墨,青阳聚精会神绘制起来,为了保证精细,他只用毫尖绘制,不过倒也没花费多长时间,两张绘图很快就好了,绘制的图样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然后他交给一张黎联:“你去找个好些的石匠,按照这张图上绘制的样式造个石磨出来。”

黎联连忙点头。

然后青阳就去了宫里边,同样找到宫中的匠人,把图纸给匠人让他按照上面打造,图纸上画的石磨是磨制面粉所用的。

青阳是用立体法绘制,所有细节和尺寸都有明确标明,只要是合格的匠人,基本都是一目了然,按照图纸造出来不会太难。

宫里的匠人当然要比外面的更好些,用不着青阳多交代。

秦朝虽然有麦子,但是还没有磨粉技术,所以这时的麦子都是以麦粒食用的,等到青阳这石磨弄出来之后,就可以磨制面粉了,有了面粉,就有了面条,包子,馒头,饼子,以后就不用愁了。

这几天,胡亥是真的彻底放飞自我了,几乎完全住在了丽妃的寝宫,足不出户,沉浸在温柔乡里再也走不出来了。

以至于接连几天去送膳食,连丽妃都跟青阳混了个脸熟。

胡亥对膳食也越来越满意,这倒不是青阳的功劳,而是那些庖厨官似乎受到青阳烹饪方法的启发,竟然自行弄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菜品,比青阳做出来的食物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几天除了朝堂的动荡,其他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至于陈吴两个造反大户,这个时候也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离他们举旗起义,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