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明有点慌 > 第十二章 幸福的交响

第十二章 幸福的交响

古时候没有超市,买点日用品一般都靠的是赶集,鲁桥镇的市集甚至比泾阳县还热闹些,每逢初一十五,十里八乡的小商贩都聚集在一起,最近赶上年节来临,人比以往多了不少。

赶上十五大集,照李余原本的想法,自己下山最多就扮演一个收钱的角色,不曾想这组合着实不够给力。

老方,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清风,吃倒是一把好手,卖?还是算了吧。

二丫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小姑娘本是个活泼的性子,奈何老方、清风都不答应。

这不,在这人来人往的集市上,几个人守着金灿灿的蓼花糖,硬是招不来一个买家。

这新鲜玩意本来就有个接受的过程,对着一群哑巴,谁能起那买东西的心思,这可是一文钱一枚啊。

李余脸色十分难看,那便宜师傅赵有才,说什么静极思动,也跟着跑下山来,嘴上虽然没说,但那一脸的促狭,分明是看徒弟李余的热闹。

“那,说好的,我就打个样,老方你到底想不想帮二丫找个后妈了?这么着算干啥啊。”

老方的黑脸盘子瞬间变得猪肝一样涨红,支支吾吾的更出不了声。

“来,蓼花糖嘞,聊咋咧!

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甜死不偿命喽!”

李余也不含糊,一嗓子出去,赵有才几个纷纷捂脸。

但凡能过得去的,谁都不愿意上街摆摊,好面子是一方面,张口这一关就尤其难过,但殊不知这摆摊的不一定贫苦,搞得好那可不是一点两点的有钱。

赵有才几个不好意思,可李余成功收获了一条街的视线。

“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西洋传来的好玩意!

一文钱一个,只要一文钱一个,先尝后买,不买不要钱,

一文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李余前世混迹市井,被各种高音喇叭循环灌耳,随便喊出来几句,别的不说,人气这方面绝对差不了。

“清风,使出点你那龙抓手,挑几个不圆的捏碎,摆在那给大家尝尝。”

李余取了一个小盘,盛这些碎渣子,招呼着来往的行人品尝。

“蓼花糖,这是什么东西?一文钱一个,这也忒贵了吧!”

“还真没听过,可要真有糖霜,那就真值这个价。”

“反正不要钱,咱先尝尝去……”

无论是蓼花糖这个物事,还是李余这般叫卖的法子,对这个时候南来走往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个新鲜的东西。

凭着自古以来爱看热闹的秉性,不多会儿,李余这摊子就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图个新鲜呗。

光头、道童、大汉、丫头,组合本来就和普通小贩即为不同,更何况李余这个俊美的少年,瞬间就先吸引了一群赶集的小姑娘。

一门不出二门不迈,说的是那大户人家的闺秀,普通人家可没有那么多规矩,何况鲁桥镇这等繁华之地,本来就开放了些。

这不,立马有个身着绿衣的丫鬟样姑娘,指着李余说道:“小公子,这……蓼什么糖怎么卖的?”

“一文钱一个。”

让贵人李余出面叫卖,老方本来就十分不好意思,终于遇到买家,鼓足了勇气蹦出来。

“啧,一文钱可不便宜,若是小公子您喂我一颗……”

那绿衣服的姑娘还没回话,旁边一个红袄水蛇腰的丫头有跳了出来,无一例外,都是奔着李余来的。

围上来的人不少,但大多是看热闹的怀春女子,当然,也不乏一些心怀春意的大妈。

但买东西的一个没有,甚至连尝的都没有一个。

“哥哥、哥哥,是不是尝了不要钱的,我可以尝一口吗!”

一个褴褛乞儿,仗着个子小,从姑娘们裙子底下挤到李余面前,抹了一把鼻涕说道。

“清风,给这位小友尝尝咱的手艺。”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今天第一个伸手的顾客,虽然这手里一文钱都没有,但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小乞儿取了一根竹片,从放渣子的碟子中,小心翼翼的扒拉了少许放在手心,先是伸出舌头轻轻沾了一下,瞬间眉眼舒展了开来,紧接着将手心细细的舔了一遍。

“真甜!”

小乞儿一脸陶醉,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眼角甚至营造出点点薄雾,幸福的让人羡慕。

这戏,委实不错。李余自然不会吝啬,最后硬塞给他他几个完整的廖花糖球。

片刻后,一个背街的阴暗小巷里,二狗看着手里仅剩的一个糖球,紧皱的眉头最终还是舒展开来,将那糖球高高抛起,稳稳的张嘴接住。

经过那乞儿高超的演技衬托,李余这边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真的假的,我也尝尝,反正不要钱……”

“别挤了,让我也尝一口……”

“哇,我滴神啊,还真是幸福的味道!”

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之后,往往连螃蟹的亲戚,小龙虾都不能幸免。

小小一碟渣子,竟然都能让人吃出幸福的感觉,那一颗蓼花糖下肚,不得比娶媳妇还快活!

娶媳妇这个事情有多幸福不重要,挤在前面品尝的小姑娘,以及被家长们顺手,蘸些蓼花糖渣子抹嘴的熊孩子们,眼睛里都绽放出夺目的渴望!

“我要,我要,全都给我,我包了!”

一个明显出身不凡的小丫头爆发了,看样子已经完全不顾大户人家的体面了。

眼看人群一阵骚动,方才有幸品尝的几人,眼睛迅速赤红,熊孩子更是不堪,哇的就哭出了声。

局面即将失控。

就在此时,李余伸出双手,微微往下压了压,不紧不慢的说道:“今日初来贵地,图的是树招牌,立规矩。

今天算是零售,能到此的皆是缘分,每人限购十个,多余的没有。

还想买的,不急的等下个集日,着急的到峪口村找老方,要多少有多少!”

说完,李余从怀里抽出一个牌子,上面写的清楚:一文一个,限购十枚。童叟无欺,峪口老方。

“清风,秩序给维持着!”

任何时代,人们都对甜食有种异乎寻常的热爱。

不一会儿,小姑娘们银铃般的叫骂声:“没钱买蓼花糖就滚一边去,捏人家算什么本事……”

同时,熊孩子嚎啕的哭喊,爸妈无情的训斥,哇哇啪啪的渐次响起。

最终这些声响,汇成一场交响,在老方等人的脸上展现出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