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明有点慌 > 第六章 又来一波和尚

第六章 又来一波和尚

腊八粥倒是不错,明显是煮到了火候,配料也用的足,看起来十分可口。

往年这个时候,清凉寺会在今天煮粥供佛,分食十方信众,也算了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盛会。

清凉寺的储备给养,随着一场大火损失殆尽,这几日全凭着清凉观的供养,要不是二狗隔几日弄点粮食上来,恐怕早都熬不下去了。

李余摇了摇头,些许考验而已,凭着自己穿越小说的底蕴,若不是不想过分耀眼,分分钟可破此局。

“清风师弟,可是还有事请?”

清风放下腊八粥,似乎还有话要讲,扭扭捏捏的不肯出门。

“师兄,我昨日可还勇猛?”

清风斟酌后找了这么个话头,但看样子明显还没到正戏,眼珠地滴溜溜转,让李余有些胆战心惊。

不过昨日的功夫是真凶残,李余连连称是。

“对了,师兄脑子是真好了吧,那师弟讲过的话……其中”

清风越说越窘,搓着手晃来晃去。

李余沉思片刻后恍然大悟,和清风的记忆仿佛一场单口相声,“树洞”的职能自然是埋藏秘密。仔细筛选后,并未发现清风对李余有不轨,倒是有一些意外发现。

为确保完全,李余三两下将粥喝完,仔细询问。

“听二狗哥说,之前你从未出手,为何昨日破戒?”

清风正色道:“师父说过,修道之人要少粘因果,但一身本领,除了降魔卫道,便是守护该守护之人。余师兄于我,便是亲人。”

原来如此,倒是自己下作了,李余有些汗颜,日后若是离开此地,这清风得想办法好好安置才行。

李余莞尔一笑,转过话头,“师弟放心,山下峪口村的二丫,和二狗哥分食的猪肉、喝的烧酒,这些事我全都不记得了……”

“那就好,那就好。”

清风喜不自胜,长舒一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

“对了,余师兄,今早又来了一波和尚,这些腊八粥就是他们送来的,有才叔正在陪着说话呢。”

多么单纯的小孩子,忘了就忘了吧,就让这些往事随着山下的清水河逝去,这么傻的孩子,以后就由我来守护吧。

“走,看看去。”

另一处偏房中,验过了度牒,吃过了腊八粥。赵有才心情大好,正和几位僧人侃侃而谈。二狗不知去了何处,听清风讲,二狗平日便是如此,十天倒有八天不在山上。

“阿弥陀佛,几位高僧来了便好。清凉寺这一劫,总算是安然度过,贫僧不敢过多奢望,只求日后能和诸位共同修行即可,了凡在这里谢过了!”

赵有才起身行礼,那为首的僧人却侧身让过,

“施主客气,赵施主护寺有功,却与我佛门无缘。”

讲话的是泾阳县中太壼寺的一名执事僧,今日来此,也是奉清凉寺方丈延清所请。

李余几人囿于山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放火毁寺之前,寺产之争已经交锋了数个回合。

跳出来声称清凉寺为坟寺的苦主,之前已经将诉状递到了泾阳县衙。

所谓坟寺,多见于宋朝,多有豪门望族,为祖坟配建小庙,并割出田地作为寺产,以图细水长流。寺中僧人除了吃斋念佛,平日里也有看守修葺祖坟的职责,也算是各取所需,相得益彰的自做法。

自宋朝至今数百年,历经朝代更替战火洗礼,所谓的祖坟早不可查。庙后几个耸起的土包,被苦主一口咬定,非说是自家祖坟。

状子递到泾阳县,涉及僧俗之争,知县曾玉十分重视,立即派人寻访,无论是查阅文档还是询问乡人,都无法找到所谓祖坟的证据。

隔壁三原县说情疏通的缙绅来了好几拨,那曾玉何许人,洪武年间的进士出身,同年们做知府的都有不少。虽然曾玉政治斐然,官声民望俱佳,却依旧牢牢钉在泾阳知县的位子上,至今已逾十年。

如此稳当,靠的就是刚正不阿,不畏强权。

清凉寺的大火根子就在这曾县尊的判决,不仅声明了清凉寺归属,还对他原告定了个奏事不实,结结实实的杖打了一番。

泾阳县的僧会司就设在太壼寺中,方丈忝为本县僧会,着金边袈裟,总领宗教事务。若是其他小庙也就罢了,清凉寺虽小,但跟脚极深,和西安府的香积寺一脉同源,来往十分密切。

而那西安府僧纲司,就设在香积寺中,乃本县僧会司的直属上级。

清凉寺老方丈延清,临走之前将清凉寺重建一事上报,太壼寺自然不敢大意,官司彻底了结之后,就派了人上山主持清凉寺事务,也就是眼前这几位僧人。

“李余、清风,可是二位施主?”

没等赵有才继续纠缠,和尚延法双手合十,迎向走来的两人。

赵有才虽然愤愤不平,但心想无非就如往常般赖着,倒也不亏,也就继续坐着没有继续言语。

“延清师兄走时特意交待,清凉观与旧寺约定依旧,清风师侄可继续在此修行,贫僧也会继续护持。”

清凉观那块地,原本是清风师父从清凉寺借的,这也算是给清风吃了一颗定心丸,清风连声道谢。

“李小施主,还请附耳过来,延清师兄有话带给你。”

延法和尚上前几步,将李余带到房外。

“老方丈嘱咐,你若依旧不开灵智,自有清凉寺继续照拂,若是哪天恢复心智,有句话务必要让你知晓,是关于你的身世。”

延法和尚脸上古井无波,可李余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涌起了十二万分的期待。

就说嘛,剧本不该是这样的,前世我努力工作,心怀善良,连路上的蚂蚁都舍不得踩,这穿越怎么也得有个好的去处,原来正戏在这里。

就是不知是公候勋贵,还是世家豪族,眼看就到了成丁之年,不知家中可曾定下婚配,呵呵。一想到这里,李余忍不住有些出神。

“咳……李施主。”

延法只当是李余乍闻身世大事,有些接受不了,轻声呼唤到。

“汝当出自三原李,今生无事切莫回。”

原来是三原县,那里多盐商巨富,李余心想变身勋贵的可能性不高,不过做个富家翁也不错,只是不知是哪个李家,回头还得好好寻访一番。

不对,这切莫回是啥意思,难道还有宅斗情节?

再看延法和尚,已经不知何时出门,带着几个沙弥向着废墟中的清凉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