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梦回水浒之大一统 > 下葬

看到妻子被人欺负,赵北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管,可他刚要过去,李天龙就发话了:“赵员外,我劝你最好呆在那里别动,不然还没等你走过去,你可能就去阎王爷那报道去了。”

开玩笑,以李天龙和易初雪的身手,十个赵北也活不了。

赵北犹豫了一下,还是乖乖的待在了原地。一方面,是他害怕易初雪的身手,而另一方面,他对妻子早已心生厌恶,有些坐视不理的情绪在里面。

“说吧,不要试图挑战我的忍耐力。”易初雪一伸手把赵夫人拉了起来,短剑依旧架在她的脖子上。

再看那赵夫人,面似白纸,体似筛糠,都不知道该说哪句话了。

“我……我说,我说……您别动手。”这赵夫人还是怕死的,这种富贵日子她还没过够呢。而且,越是那种势利小人,越是那种爱财如命的人,越是怕死。

“你最好老实交代,口中若有半句假话,我必定拿你祭灵。”

“是是是,我全说,我全说。”赵夫人回忆道:“事情是这样的,一年多前的一次庙会上,曹家的大公子曹义在看到了大侄女的样貌后,经过多方打听她是赵南家的千金后,便登门求亲,说是要娶大侄女。哪知在他们家吃了几次闭门羹,于是他便找到了我,让我帮着想想办法,事成以后必有重谢,而且他也在事先痛快的给了我五百两黄金。于是我就多次劝说大侄女,让她嫁给曹义。谁知这丫头油盐不进,死活不愿意。没办法,我就给曹义出主意说让他想办法把赵南家弄破产,等他们落魄了再上门提亲,到时候给他们点好处,他们自然会答应。谁知道他们是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死活就是不答应。再后来我就给曹义出主意说让他把赵南夫妻俩绑票了,然后胁迫大侄女就范。谁知道,他却把人给弄死了。再然后你们应该都知道了。”

好嘛,真是见钱眼开,唯利是图,为了五百两黄金,帮着外人算计自己的侄女,真是没谁了。

“后面曹义做的事情你没有参与?”易初雪压住了心中想要把她打一顿的冲动,冷声问道。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赵夫人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赵员外,不知此事你是否知晓?是否参与?”李天龙转头盯着赵北问道。

“我……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但我并没有参与,毕竟他是我大哥,婉婷是我侄女。而曹义这人我还算了解,我不可能把自己的侄女就这么推入火坑。”

而此时,站在不远处的赵婉婷把这些人的话听了个真真切切,清清楚楚,顿时感觉胸口堵得慌,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紧接着她便感觉一阵天族地转,就要晕了过去。

一旁的许静赶忙伸手扶住:“婉婷姐姐,你怎么了?”

李天龙眼疾手快,此时也一个闪身来到了赵婉婷身边,心说:坏了,这不是火上浇油么这不是。

李天龙伸手将赵婉婷揽在怀中,轻声道:“婉婷,别激动,千万别激动,一切有我呢。”

李天龙现在就怕赵婉婷一激动,再晕了过去,毕竟这几天她一直吃不好,睡不好,而且心力交瘁,身子比较虚弱。再加上昨天已经晕过去一次了,这再来一两次,指不定会出什么事情呢。

赵婉婷伏在李天龙肩头便大哭了起来:“哥……他们……他们……”她很想把赵北夫妇大骂一顿,只是感觉胸口堵得慌,说不出话来。

是啊,被人背后捅刀子,尤其是比较亲近的人在背后下手,谁心中能好受?恐怕没有。

“婉婷,没事,别太难过了好吗?他们压根就不值得你这样,别因为他们这些垃圾,哭坏了身体。像他们这些人怎么配当你的亲戚呢?以后你就当不认识他们,把他们当做陌生人就好了,这样清净些。”李天龙拍着赵婉婷的后背,轻声安慰着。

“他们两个要怎么处理?”易初雪转身问李天龙。

“他们两个还算有点良心,没做的太过分。今天就看在他们与婉婷相识一场的份上,饶他们一条狗命。”李天龙扫了赵北夫妇一眼道:“来啊,给我将这二人乱棍打出去,从此婉婷与他们再无半点瓜葛。”

话音刚落,两旁边早就闪出十几个仆人,手中擒着棍子,冲着赵北夫妇的身上就招呼。

当然,赵北的仆人那也不是吃干饭的,自然也是替主子挨了不少打,不然他们两个非得被打的出不去这个门。

“好啦,婉婷妹妹,你就别生气了,像这种白眼狼,你气坏了身子,他们倒是高兴了。反倒是你却让他们气个半死,这多不值得。所以说,你就把他们当做垃圾一样的丢掉就好了,省的给自己找气受。”易初雪也走了过来劝道。

“是啊,婉婷姐姐,咱们把以前的不痛快都忘掉,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好不好?虽然我知道这不可能,可是我真的不希望你每天沉浸在这种痛苦和悲伤之中。每次看到姐姐你痛苦难过的时候,静儿也很难受,总想着能帮你分担一点。”许静很同情赵婉婷的遭遇,也很心疼她。因此她很希望赵婉婷能忘掉过去,重新来过,即便她知道这很难。甚至说不可能,但她还是要说出来。

“婉婷乖,不伤心了好不好?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咱们就让它过去吧。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不再去想它了好不好?”李天龙用哄小孩子的语气哄着赵婉婷,最后甚至都用上了哀求的语气。

赵婉婷抬起泪眼看着三人,半晌,她点了点头,做出了决定:“嗯,从今天起,我与以前的事和人再无瓜葛了,以后只安心的和你们在一起便好。只是……”说到这,她心中突然一紧,脸上露出了几分害怕的神色。

“只是如何?”

“只是,我希望你们不要再抛下我了,我真的很害怕。如果你们再扔下我的话,我……我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傻丫头,怎么会呢,既然你上了我们这条贼船,我就不会抛下你,肯定把你安全的带上岸的。”李天龙抚了抚赵婉婷的长发,微微一笑道。

“而且,上了我们的贼船可就不能轻易下去了哦。”易初雪也笑道。

“是啊,姐姐,你可别后悔啊,我们这条贼船可是只允许上,不允许下的。”许静道。

赵婉婷看着三人,点了点头道:“嗯,既然决定了要上你们的船,我就没打算下来。只是,你们不要抛下我就好。”

“放心吧,以后就由我们来照顾你吧。”三人齐声说道。

现在的赵婉婷心里已经很脆弱了,经不起半点折腾。而且三人都很喜欢这个姑娘,因此他们都不想让她再受到什么伤害,都想好好照顾她。

“好啦,时间不早了,你们先去休息一下吧,我去给你做饭去。”李天龙抚了抚赵婉婷的小脑袋说道。

“嗯”三个女孩答应了一声,易初雪和许静便拉着赵婉婷离开了。

闲话休叙,七天之后,也就是第九天,正是起灵下葬之日。(古人单日出殡,双日不得出殡)早上寅时刚过,李虎便充当执事,领着赵婉婷先去祭了祖,然后带人去了选好的坟地。

为何要让李虎当执事呢,因为当初给李天龙的岳父岳母办丧事的时候,老管家李福是执事,而李虎全程都参与了,因此他对这方面的礼仪事务最熟。

这刨坟是下葬最重要的一个工程。

首先得举行破土仪式。

只见赵婉婷先是在墓穴上画了个长方形的坑样,然后抱过了已经准备好的公鸡,当然公鸡早已经绑好。

赵婉婷拿过银针,刺破了公鸡的鸡冠,然后用酒盅接住了鸡冠上留下的血。此间,公鸡不停地挣扎,差点从赵婉婷手中逃脱,好在许静在旁边帮着,这才顺利的完成这一步。

待鸡冠的血放完后,赵婉婷又拿过酒倒满了酒盅,起身先是将酒分别倒在墓穴的四角,然后将剩下的酒倒在了墓穴的中间。

接着,赵婉婷又抱起公鸡,用鸡嘴在墓穴地面上画着十字,旁边的李虎高声道:“天圆地方,人伦常纲,今日破土,百事吉昌。鸣炮奏乐。”

接着,一声炮响,唢呐响起。

紧接着,赵婉婷放下公鸡,拿起铁锹,分别在四角和中间各挖了一锹土。然后将铁锹递给了旁边的人。刨坟仪式就结束了。

临走之前,赵婉婷又给刨坟的人行了一揖三叩首的礼,以谢代劳。

回到家后,差不多也就是卯时末。又准备了一下,便到了辰时,众人又对着灵柩行了十二拜礼,也叫送行礼后,只待辰时三刻起灵。

此时,杠头(打响尺的人)进来问道:“请问何时发引?”

“辰时三刻。”赵婉婷道。然后她又给了杠头一些银子,让他和杠夫们分一分。此之为“加钱儿”。

杠头接了钱,见没有送殡的亲友了,杠夫便马上到门外敲起响尺“叫齐儿”,招呼着杠夫到灵堂去“圈活绳”,准备起灵。

起灵前还有个参灵的仪式。

赵婉婷、李天龙等几人都跪在灵前,赵婉婷打着幡,只见那幡上端一彩色荷叶状的云头,谓之“云幡宝盖”,下垂三条白纸或白绸,连在中间一莲花座上,座下为四条白纸或白绸。用一糊着金钩龙凤的白蜡竿子挑着。(此事一般为长子做)

李天龙怀中则是抱着赵南的灵牌,易初雪抱着赵南夫人的灵牌。(此事一般为次子所做),而许静则拿着白纸剪穗糊成的所谓“哭丧棒”。(此事一般为除长子、次子之外的孝属所做)

接着,鼓乐参灵。奏乐的顺序是:官鼓大乐(即门吹儿);清音锣鼓(只有汉人用此乐);丧鼓锣鼓;文场;西乐队。

响器参灵后,杠头即向本家发出“请起”的信号,随之打一声响尺,赵婉婷几人高声举哀,灵棺即被杠夫们抬出灵堂,谓之“出堂”。

出堂时,不论丧家门口宽窄,是否有过道,高台阶,杠夫们必须将灵棺四平八稳的抬出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倾斜。

这时,打幡、抱牌的赵婉婷、李天龙和易初雪照例都面对灵棺,退步而行,注目于全体杠夫。(如果有狭窄的过道门,仅能容下灵棺,这时两边在中间的杠夫就必须摘肩,钻到棺材底下用背驮着,谓之“跟趟”,走出过道后,马上恢复上肩抬,在跟趟时两头的杠夫照例是用力将抬杆挑着。如果门内外有高台阶,为保持灵棺的平衡,上台阶时,前边的杠夫必须下肩,用手捧着,下台阶时,则须后边杠夫下肩用手捧着。下肩行话谓之“摘肩”。)

灵棺未出门前,吹鼓手们照例是用两个大号吹着“鸣呼,鸣呼”的声响,等灵棺一出门则一锤大锣,锁呐、云锣、堂鼓齐奏。

辰时三刻,门外炮声响起,接着唢呐、大锣等一块二响起。杠夫将灵棺平稳放在门外的丧架上,接着,赵婉婷等人到灵棺前行了十二拜礼。

起身后,只听执事高喊一声:“起灵。”

接着,赵婉婷高高举起手中的“落盆”将其摔在地上,意思是打碎阳间用的锅。(此事一般为长子所做。)

接着,赵婉婷几人在前引路,三步一前走,两步一回头,此之谓“迎材头”。

到了路祭处,灵棺停在路中间,赵婉婷行了十二拜礼,祭拜了路神,意在求路神让道。

约摸半个时辰后,一行人到了墓穴所在的地方。

此时还有一道仪式,就是祭祀墓穴。祭祀的时候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按照旧时的说法,公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

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下葬之前还要由死者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谷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有的地方还在墓室上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远离坟墓,射三支箭,然后马上后退。这样不敢靠近灵柩是因为担心压不住鬼邪,自己会遭殃。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都必须放炮,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

接下来就是落土这道仪式,落土的时候“八仙“(也就是抬灵柩的杠夫)拽着棕绳徐徐将灵棺放下,四平八稳之后,赵婉婷、李天龙等人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

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灵棺放好后,待众人看过没有意见后,执事高声道:“抬重的请不要走,孝家还有一谢。”接着,赵婉婷、李天龙几人对“八仙”一揖三叩,起身又是一揖。

然后行了墓祭礼,完毕,执事高声道:“请众亲友留步,孝家还有一谢。”赵婉婷等人向前来送葬的亲友叩头道谢。

接着,几人又把腰中系麻与哀棍丢在坑内,圆坟一周,一边撒土一边留下少许,用衣服兜好,意在圆坟完后回家,把土倒在粮仓内,以保佑生活安康。

将灵棺埋葬好之后,众人用酒来洗。这样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用来驱除晦气。

接着赵婉婷几人又谢过吹鼓手和客人。之后又举行了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

在有的地方辞灵之后,只要是亲属就要在一起吃饭,这叫做“抢遗饭“。在江浙一带有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的习俗。就是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后,在出丧的那天丧家要准备一大桶肉骨头汤,就是“长寿汤“,一大盆煮得烂烂的黄灿灿的大豆,就是“长寿豆“。送丧的人回来都要喝一小碗长寿汤,随意吃一些长寿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寿“。有的地方还把又香又糯的长寿豆分给邻里左右的小孩吃,说法是,吃了长寿豆,日后长又寿。

这些做完后,众人纷纷离去。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

回到家后,已经差不多是午时末了。众人完成了最后的一些礼节,然后收拾了一番。吃过了素饭(古代服丧期间,禁止吃肉)后,众人又帮着把所有的行李搬到了马车上,这就准备要离开了,而赵婉婷呢,也是要离开这里,以后都会住在李家。

收拾完毕后,赵婉婷站在门外,目光沉重的看着院中的一切,满脸的留恋不舍。

虽然这里她住了没多长时间,可是这里发生了很多伤心事,让他很难忘却。最重要的是,她和父母最后最快乐的时光也是在这里的。

良久,赵婉婷缓缓关上了大门,缓缓插上了门锁。

又停了几秒钟后,赵婉婷毅然转身,走到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马车边。

“走吧。”赵婉婷神色有些暗淡的说道。

“嗯,上车吧,咱们回家。”李天龙点了点头,伸出了右手。

赵婉婷盯着李天龙,口中喃喃自语道:“回家……回家……”旋即,她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嗯,回家。”

刚刚,听到李天龙说回家,赵婉婷心中在想“家?我还有家么?”,但她想到李天龙,想到易初雪,想到许静后,心道:“嗯,以后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有他们的地方就有家。”

赵婉婷伸出纤纤玉手搭在李天龙的手上,踩着脚凳上了马车。

李天龙见赵婉婷和许静都坐好后,便和易初雪来到马前,一人翻身上了追风,一人翻身上了追月,二人一左一右护卫在马车两边。

“走。”李天龙冲着车夫一挥手,一众人便启程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