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佑唐记 > 第四章 初见

穿过朱明门、两仪门,几人一同行至两仪殿。力士向李佑拱手施礼,继续领着他向殿中走去。

两仪殿两旁站立随时呼唤的宦官,宫婢忙碌地进进出出。

如大的宫殿竟无丝毫昏暗,透光已经布满整座大殿,李佑四处观望者后世为之惊叹的宫殿群,他真没想到竟有一天可亲眼可见。

李佑左脚踏进殿中,见李世民端坐在殿中,连疾行向他走去大礼朝拜,“儿佑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他不敢抬头观看父亲,此时李世民在案桌下抄写着奏本,也没抬头。

良久,李世民将手中奏本向宦官递起,抬头看了眼拱手施礼良久的李佑。

李佑保持着礼仪,使得他身感腿脚僵硬,暗自感叹自己身子应该许久未曾运动锻炼,回府后应当锻炼一番。

李世民置下手中毛笔,仔细端详着他,“你亦有十六,且不可再如此胡闹不为,身子无恙吾便甚欣慰。”

从话语中父亲明面上是关心自己,实则暗地上责备自己不思进取,不守法度。“父亲大人教训儿,佑谨遵。”李佑正垂首,脸色上有些许胆怯回答道,又偷偷瞄几眼,从李世民脸色看上竟是些许愤怒的神情,君王的强大气息压制着他大气不敢粗喘,连连向后小退半步。

一名力士引一位老者前来殿中,李佑忍不住仔细打量老者一番,来者身着青色布衣,肌肤饱满、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

“启禀大家,孙医者觐见。”

老者拱手向李世民施礼朝拜:“臣孙思邈拜见陛下。”

李世民快步将孙思邈扶起,“赐座。”身边的力士将他扶至坐下。

李佑幡然一惊,嘴角忍不住微微一颤抖,眼前这位老者竟是药王孙思邈,一位无意仕途功名,一心致力于医学的医者,他心中为其敬佩。

抛开脑海中的记忆不说,就他曾观摩过医学巨著《千金方》,但其晦涩难懂使之放弃,今竟可亲眼领略孙药王医术,便已经使他激动难掩。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父亲召见孙思邈在自己诊病,从中也渐渐对他放下成见,毕竟在史书上他是个弑兄杀弟的上位者,此番话语只在心中暗自感慨。

李世民指了指胡椅,示意李佑坐下,见李佑将手臂横放至孙思邈面前,便向孙思邈道:“孙卿请教。”

孙思邈不曾任职于太医院,今是应李世民急召进宫,随身医具均所带齐。

把脉中的孙思邈时而抚须,时而发问,边向李佑寻问有何不适,切脉望色一番,边记抄录下来,做出诊断记录。

孙思邈取出灸针,向李佑穴位下针,李佑神经瞬间感觉麻刺一震,或许是穴位的刺激,他感觉到舒服几分,没想到第一次针灸竟是孙思邈操手。孙老向李佑引经据典道明注意事项。

李佑无法清楚自己身体状态,但是努力回答着专业术语的发问,尽管他难以无障碍听懂,但也努力认真倾听回答内容,大致明白是自己身感风寒,气息不通导致前段时间昏迷,只要加以调养便无大碍。

身边的宦官一一将孙思邈问诊判词抄录下来,交由孙思邈查阅无异后方署名。

李世民听闻并无大病隐灶,顿时大喜,“孙卿医术高明,我亦为佑儿将甚感欢喜。”接连赏赐钱财布帛给孙老,孙老谢绝,“陛下真是折煞臣了,臣治病救人不为钱财,望陛下恕臣抗命不从。”

李世民也不强求孙老,只是简单赏赐些吃食,将孙老护送回。

午后已过,太阳向西偏下一度,阳光也日益毒辣,两仪殿阳光通过殿门照射进来,显得殿中金碧辉煌,亦发耀眼起来,春季的阳光照射在殿檐尚未全融的积雪,抬头看似光芒芒一片。

李佑谨记孙老的用药剂量,将其书写在纸片中,以防忘却,又发觉时辰不早了,向父亲道安出宫,他记住刚来时穿过的宫门殿房,很快通过承天门,城门两边各竖立几名身穿明光铠的羽林军将士,见李佑便向他施礼。

李佑缓步前行通过承天门大街,一刻钟便到朱雀门,他不禁感叹,唐长安城比想象中还宽大许多,真不愧是国际大都市。

朱雀门不远处陈金丙正坐在马车梁上,看似昏昏欲睡的样子,李佑蹑手蹑脚的靠近马车,并没有惊醒他,直到白马呼啸一声惊醒了他,看着李佑站着白马旁,惊忙跪下顿首,口中哆嗦:“罪奴一时疏忽,大王恕罪。”

李佑笑着将他扶起,陈金丙见他没有怪罪,便将李佑搀扶上车厢上,口中直呼大王宽容大度。

马车在马匹牵引下往东西大街缓缓行去,李佑一直想见识一番世界第一大都市长安城,车驾驶过三坊地,来到东市坊门前。

东市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群中夹东瀛人、胡人各色各样的人融入其中。

身挨拳打脚踢的姐弟俩奄奄一息瘫在地上,口中还发出言语不清的求饶声。

李佑被这一阵哭喊声吸引住,连问陈金丙是怎么回事,陈金丙前去探明了实情,原来是一对姐弟当街卖身,多名官宦纨绔子弟扬言调戏,弟弟护姐心切,与其扭打起来,姐姐在旁哭喊着,祈求着打人者饶过弟弟。

李佑明白了事情原由,他平世最见不惯这种欺凌场景,同情心顿时悠然而发,又顿时怒气冲天,眼中已经容不下当街欺凌者,眼中那些身穿锦缎光鲜亮丽的衣冠禽兽在他心中猪狗不如,不,此番他们还侮辱了猪狗。

他径直上前走起,虽然已脱卸外衣,但人群看着内穿锦缎头戴金冠,非富即贵的公子哥,纷纷避让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