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汉之风虎云龙 > 第三十四章 曹操心语

第三十四章 曹操心语

众人进入草房席地而坐,见一旁捆着和大汉,忙问道:“此是何人?”

“这厮乃是西凉董越麾下部将,这次被我俘了,因此捆到这里。”吴昱笑道。

“哼!若非是那大蟒,我胡车儿岂能为你所缚!”方面大汉哼道。

“胡车儿?”吴昱心中一惊。历史上可是张绣的大将,亦曾将曹操杀

“哼!你这大汉好不识抬举,一个大蛇就把你撂倒了,我大哥可是亲手宰了那大蛇,又用蛇胆救了你。你还不服气!当时就不该救你!”吴霸将肉端上来,讥讽道。

方面大汉无言以对,长叹一声,垂下了头颅。

“留此人无用,不如杀了吧!省的碍事!”众人都道。

“我观这汉子也有些能耐,若是投降于我……”曹操爱惜道。

“呸!死矮子!要我投降,除非我死……”胡车儿义正言辞的拒绝。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曹操却是一怔,而后面色一寒道:“你这厮端的不识抬举,既然如此,你可以去死……”说着抽剑上前,便要结果了胡车。

那胡车把脸一扬,甘愿引颈。吴昱见此,暗暗佩服,忙扯住曹操道:“孟德兄,稍安勿躁!何必与这俘虏一般见识!”

那曹操见吴昱一心维护,却是沉吟一番,忽笑道:“破之,勿忧!某特戏之耳!”

好一个真假难辨的曹操,正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英雄的心志岂是一般人可以了解的。吴昱暗暗赞叹。随后让周仓领人带那胡车押到外面,好生看管。

“孟德,把那诏书拿出来我们研究研究!”袁绍见已无外人,向曹操讨要道。

“给你!”曹孟德将诏书甩了过去。孔融暗自皱了下眉头,那关羽却是脸愈发的红了,看着吃的没心没肺的张飞,忽又叹了口气,拿起一块肉嚼了起来。

袁绍接过诏书,就着灯火草草看了一遍,便递与其他人一一观看。待到吴昱时,却见是一精致的布帛,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数行字,只可惜吴昱不尽识得,读不懂什么意思。便将布帛递给旁边的鲍信。

“孟德,你这诏书是真是假?”袁绍疑问,众人都向曹操看去,显然不信这诏书是真的。

曹操,拿起一块肉,呵呵两声道:“本初还有各位,这诏书要说是真的,它就是真的!要说是假的,它也是假的!”

“此话怎讲?”众人不明白什么意思。

曹操将手中的肉向盘中一扔,站起来道:“若说是假的,这诏书确实是我曹某人伪造的。”

“什么?孟德!你……”众人皆惊。

曹操摆了摆手接着道:“但这诏书所写,却实是少帝心中之言!当日,我跟在董卓身边,曾出入过少帝也就是现在的弘农王的囚禁之所。少帝蓬头垢发、食不果腹,终日战战兢兢,不可终日。”

“唉!”众人皆叹息。

曹操亦长叹一声,以拳击掌!激愤道:“那董卓不过是边地莽夫,懂得什么朝纲礼制!他虐待少帝,奸淫后宫,纵兵劫掠,残害百官。黎民百官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少帝也恨不得分其尸,灭其族!”

众人掩面而涕。

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曹操又接着道:“我曾有机会单独和少帝接触,少帝确实有讨伐董卓的意愿,当时便要写血诏!只可惜那董卓查的紧,我怕留下证据,让那董卓找到借口对少帝不利。便没有要下血诏。后来我刺董不成,逃出洛阳,在陈留招兵买马,便伪造此诏书。正欲和诸位连结,共讨董贼。”

曹操看了眼长戚戚的众人道:“若诸君敢与我同心,共讨此贼,我必与之同气!所诸君觉得我此举冒昧,大逆不道,我自起兵讨董!”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孟德大义,我等感佩!”却是北海太守孔融道:“只是如此起兵,我只怕少帝会横遭毒手!”

“孔北海此言我亦有考虑。”曹操沉吟一番回道:“那董卓视少帝如眼中钉,心头刺。我认为即使我们不起兵,那董卓也定然会找借口毒害少帝。相反,如果我们起兵,借着兵势,或许少帝尚有一线生机。”

“这这!……”

“孟德!何不多派刺客,谋杀董卓。这样最安全便捷。”张邈言道。

“孟卓此法我亦行之。但是行不通啊!那董卓甚为谨慎,平常人近不得身。纵使近得身,若要杀那骁勇有力得董卓,何其难也!”曹操长叹道。

“哼!若你用七宝刀,说不定董卓那厮早已授首!”王匡不平道。

“公节此言何其谬也!想我曹操在洛阳忍辱负重,费尽心思接近董卓,只为了刺杀此獠。命都不要,何惜此刀!之所以不用此刀,就是因为当日这七宝刀普普通通,毫无可取之处。当时我甚至怀疑王司徒诓骗于我。”曹操义愤填膺。

“哼!”王匡不满的哼了一声。

“我迫不得已才用了七宝镶嵌之刃。不想那董卓谨慎异常,竟然内甲披身,时刻不离!我只待他身胖多倦,午休之时趁其不备抹了那厮的脖子,没成想刀上镶嵌的七宝闪耀,竟然被董卓那厮察觉,不得已冒称献刀,这才脱离虎口。”

曹操喝了口热汤,接着道:“后来我逃出洛阳,隐姓改名,不料却在中牟被人抓了,当日被关在牢狱,心知必死,我就反思,如果我的刺杀行为到底行不行的通。你们猜我想到了什么?”

曹操有些兴奋的问众人,却又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当时我想到了张良张子房!”

“张子房?”众人疑惑。

“不错!当年张子房邀力士击杀秦始皇,可惜只砸中副车,行动失败。这说明什么呢?刺杀成功的概率太低了。如今,我刺杀董卓不是和他一样的行径吗?再者纵使我当日能够成功,董卓身死,可是还有董旻,还有其他的将领。他们会和董卓一样,而且为了自保会更加的残暴。这样于国家有何意义?”

曹操叹了口气道:“只怪我当时没有深思。如今想来,刺杀一道,绝非正途。唯有扛起大义的旗帜,组建义兵,才能真正的从根源上解决董卓的势力。”

众人尽皆沉思不语,曹操之言震撼了他们,也震撼的懵懵懂懂的吴昱。到了政治这一层面,根本就不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利益集团的事。正如这西凉军团,董卓不过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董卓死了,还会有第二个董卓,还会有第三个董卓,只要利益诉求仍在,势力阶级仍在,他们就会不断的推出新的代言人,除非从根本上击垮他们的势力,否则刺杀一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这就是势!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必须尊重时势,也即是尊重实际,只有尊重实际才能在历史的范围内改变时势,改变客观情况,造出新的时势,新的世界。这才是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的正确理解。

曹操的这种利益集团的分析法,不正是后世的阶级分析方法,他的观点不正是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么?从前学习这些时对这些论述都是嗤之以鼻的,现在的吴昱第一次感觉自己太过肤浅。阶级的分析法乃是揭开社会利益集团的面纱的正确的方法,唯有懂得阶级分析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去分析具体的问题,你才能发现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吴昱在心中默默记上了一笔。可以说曹操在中牟的一次体悟或者说总结,使他在政治上渐渐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