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数一世风流 > 第十七章 投身沙场磨己身

第十七章 投身沙场磨己身

“呵呵。”

一声轻笑。

陈纪坐于溪边,仰头一口大酒。

左膝竖立,右膝平直。

一手持酒壶,一手顺势而落。

两眼清澈,低头看向溪中自己。

散发披肩,四方空气阵阵扭曲。

十八窍穴几近崩塌,剑气乱涌,一身体魄好似风中残烛,周身法力消耗殆尽。

苟全性命于他人施舍。

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这光景,怎一个惨字了得。

生而无父,自幼丧母。

自打灵慧大开,陈纪虽说日子苦了点。

但是像今天这样,孟婆汤的苦,已经到了嘴边,还是头一回。

之前与那李昱对拳,虽说下了死招,却也知道绝不会身死。

镜湖水月里更是真真假假,从未有过感同身受。

如今这一遭,现在想来,却是后怕。

若非有那一群怪样的怪人,便是必死之局了。

王冲,钱来二人虽说年龄小陈纪不多,但是在陈纪面前,却是年龄太小了。

陈纪向来也是只看两位哥哥姐姐。

施襄冬,李昱二人,于此世上,可当天上文武曲,自是傲比天高的。

陈纪之于二人,文差武逊。

可那心,却绝不比二人低了。

经此一役,却是心气低了半截。

几个境界和自己相仿的半吊子,一个中五境都摸不到头的老派器修。

就已经是必死之局。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斗法经验太少,境界太低,飞剑杀力不够,拳头太软。

总之,确实是自己做的太差了。

毕竟。

苏迟虽是本家习惯不改,有那收集典籍的习惯,可是能被大齐国公,五岳山君之首,堂堂十三境大修收集的剑诀,又会差到哪里去。

一番练下,《剑气十八停》照那些剑诀又高明了何止一筹。

《真一道决》更是包罗天下万法,虽说只是大概和基础,若是细心钻研,又怎么能不在开始便认出几人是那器修一脉。

总觉得自己可以一剑破万法,却是之前破境太快,有些骄躁了。

《憾山拳》更是不用提,若是李昱在此,仅凭武夫四境,锤杀这器修五人,死人山一行,又有何难。

以后可是要改一改了。

心气要高,但绝不可以高于眼底。

一念至此,再次低头看向溪中自己。

虽说面貌只有七分,却是九分的气质。

手中持剑,再加一分。

只等到剑法通天的时候,便应该和母亲说的那“大剑仙”不差丝毫了。

不敢往下多想。

苦中作乐十数年,已成了习惯,既然还留有命在,便没什么过不去的。

“呵呵。”

咧嘴轻笑,舀了一捧溪水,往脸上那么一扬。

精神了几分。

在仰头灌下一口大酒,于口中含上数息再咽下。

只觉得口中生火,炽热难耐。

仰天长啸。

再取剑气一截,烈酒一葫,一同灌于口中。酒借剑势,更烈三分。

“痛快!”

如今看来,这“闭口剑气”虽说不是什么正宗剑诀,却也是个不错的法门。

于腹中蕴养、淬炼,这一口剑气,不仅斗法时能出口伤人,更能再添三分酒味,虽说要忍受那剑剐凌迟之痛,但却也值得了。

一身金刚怒目的横练体魄,虽然不敢硬抗那桃花扇之威,如今生抗剑气,些许疼痛,还是有些效果的。

微风轻起,散发随风。

无需低头,也能看见自己,微微一笑。

单手一招,随手捡起一段树枝。

并指成剑,剑气吞吐。

一番雕琢下,辅以御火诀。

便成一墨绿发带,系于陈纪发间。

起身,挺胸抬头,左手持剑“白海”,右手垂于酒葫芦旁,腰间系咫尺物“龙筋”,一身青衫上绣了雨夜行龙图,墨绿发带,草鞋一双。

不敢御剑,不能走桩,便步行南去。

虽说如今这次第实在是惨。

但是此时的陈纪确实要比昨日的陈纪更加陈纪许多了。

.........................................

青山草木,竹杖芒鞋。

一连月余。

于山中朝饮晨露,暮宿林荫,虽不能练拳练剑,却一一次次复盘着当日战斗,不足处繁多。

又将苏迟所赠剑诀装订成一册,加上胸中丘壑,起名曰“剑语”

日日翻看剑语,不求各个精通,但求粗通后足已镜照几身。

如今心态大不同于昨。

《千幻百奇云遮雾绕剑》、《钟神造化剑》、《太岳三青峰》三种剑诀更是近日收获。

虽说是那杀力较低,品秩较低的三流剑诀,却各有新意。

《千幻百奇云遮雾绕剑》剑招出手之奇,犹如鬼魅,若是生死战,兵行险着,剑中夹杂此法真意,或许有那出奇制胜的可能。

《钟神造化剑》一决,讲究个圆转如意,生生不息,与那拾抬一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相借鉴下,拳法,剑诀,都有所收获。

《太岳三青峰》是以古朴拙重之法,仅用“劈”、“刺”、“撩”,三招,以法力附着飞剑,做那重剑无锋,一招之后,剑身法力消散,又以极快的速度再来一招,接连两次。表面上是重剑古朴,其实剑诀以回流两剑为杀招。对敌之时,以十八窍穴法力强行催动,便无需按照剑诀法力运转,虽说可能会剑气反噬自身,但是己有失必有得,若能“白海”接连两剑,效果必不会差了。

心情大好。

一番思量下,于林间小路转做大路。

直向那大齐最南“南下”城而去。

南城叫“南下”,大齐之心,天下皆知。

便是摆明了要做那万万古一帝,又有谁能挡。

陈纪从来不是那读死书的人,一些于书上和人世间表面的总归是要亲身经历才知道的。

如今虽说四国做友邻,但若是相信边境上真的是风平浪静,可就是有些问题了。

无论是去白玉京,还是替那施襄冬报仇,如今境界实在是低了。

不如先去那大齐边军,以随军修士身份,磨练己身。

并且如今一身伤势,体魄有那山云寺的“山丸”,等到再恢复些,待到能够承受住那佛门丹药的刚猛之时,便可痊愈了。

但是那山根般的法源枯竭,自己手头一无丹药,二无宝物,三无钱财,也无其他办法。

不如去那边军,战功足够,随军修士的奖励,自是只多不少的。

何况本要做的事太难,还是要先做好准备。

放眼天下,又有哪方的山上情报配与大齐官方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