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驶向星河 > 第二十五章 齐江的坚持

第二十五章 齐江的坚持

首都市地下某绝密实验室。

周毅尘带着一干研究员围绕着紫色仪器不断调试着数据,为尽可能做到隐秘,执政府将紫色神秘仪器以及十几台外星文明的计算机整体搬迁,从外星城市遗迹转移到了这里。

对电子板的研究并不顺利,周毅尘经过反复试验,发现电子板只是主板的一部分,而且是用物理方式强力拆卸下来的,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坏。

想要电子板内部储存的科技数据是不可能了,周毅尘退而其次,对电子板的技术构造、线路整合方面进行研究。

“奇思妙想的电子结构!能量的传导还能用这种方式?”周毅尘大开眼界,电子板的神奇结构仿佛为他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以这种结构建造计算模块,运算速度能够加快几十倍!”

在周毅尘的指挥下,由新型运算模块搭建的计算机已经建设完毕,对紫色神秘仪器的破译正全速展开。

齐江在建造完新型计算机后,便投入到另一件实验室,全身心的研究另一项技术。

“紫色文明、外星文明、火星文明还有人类文明,我现在掌握了四个文明的运算模块结构,以四种文明的运算模块为基础,足够支撑我需要的混沌计算,这次一定能成功!”

齐江目光火热,手下不停摆弄着设计好的运算模块,一条条理论在脑海中交错验证,每一个计算结构、运转方式他都了然于胸。

那是他的终极梦想。

不知何时,周毅尘出现在齐江身后,教授看着那一个个复杂的模块结构,非但没有高兴,反而透出一股惋惜。

“齐江,放弃吧。”

周毅尘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充满了疲惫。

“我们的科技水平支撑不起过于复杂的结构,就算融入四个文明的技术也不可能。人类的记忆不论是容量还是结构都超乎了我们想象,根本不是计算机能实现的。”周毅尘顿了一下,强调了一句,“起码不是现在能实现的。”

齐江一生的目标,便是制造出能容纳人类记忆的计算机。但在周毅尘看来,这样的目标根本是天方夜谭,人脑的复杂程度岂止是现有科技能够达到的,齐江沉迷于此,根本是在浪费他的天赋。

齐江好像早就知道周毅尘在身后,苦笑了一声,请求道:“老师,你让我试试吧,我感觉这是我最接近成功的时刻。我向你保证,绝对不会耽误紫色仪器的破译。”

周毅尘沉着脸,一脸冰寒。

“齐江,我不是一定要阻止你,可你要清楚啊,这项研究是不可能成功的,你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周毅尘苦口婆心的劝道,“齐江,现在是科学的时代,是科学家最好的时代,不要辜负你的才华,你需要做的是更有意义的事,而不是这种没有希望的研究。”

齐江笑了笑,没有反驳,但无言的沉默已然表达出了他的选择。

见状,周毅尘长叹一口气,类似的场景他早就劝说过无数次,但是这个学生就是认定了,打算把毕生精力放在电子记忆载体研究上,任谁劝说都没有用处。

……

周毅尘走后,齐江沉默的表情忽然软化下来。

老师,我不是固执,研究记忆载体的难度我清楚,只是……

齐江痛苦的闭上眼睛,黑暗中再次闪过那如同地狱般的场面——无数人在烈焰中哀嚎,爆炸袭来,瞬间成千上万的生命化为飞灰,只留下侥幸生存的人们,声嘶力竭的呼喊着逝去的亲人。

如果死去的人们保存下了记忆,他们的亲人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吧……

脑海中闪过两道爆炸中撕裂的身影,齐江心中又是一阵刺痛。

“父亲,母亲……”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在战火中死去了,幼小的齐江对父母只有模糊的印象,如果人的记忆可以留存,父母会有很多的话对他说吧。

对父母的想念,化作了齐江毕生的坚持。

他之所以选择了计算机类的专业,就是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研制出电子记忆载体,令每一个人的记忆可以永久性得到保存,当人类死后,他的亲人不必将后悔与悲伤作为唯一的缅怀。

一个人的坚持,往往源于内心的空虚。

记忆载体,是齐江唯一能够填补空虚的方式。

***

长长的车队在公路上飞驰。

这是一支拥有上百辆巨型卡车的车队,卡车上装载着昂贵的设备、成吨的矿石、数不清的机械,在车队最后,几辆载有几百人的客车,缓缓跟随行进。

道路两侧是纯生态的自然风光,大片茂密的森林树木飞快驶过,不时传出类似虎豹生物发出的嘶吼,仿佛小鹿一般的生物惊恐的四散奔逃。

程乐儿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窗外的生物,小嘴不时发出惊叹。

“好漂亮的帛鹿,毛皮真的像布帛一样顺滑!”

“呀,是斑虎兽!”

“这就是莽象啊?好大……”

仿佛一个快乐的精灵,程乐儿在车厢中上蹿下跳,从车头跑到车尾,从左窗蹦到右窗,咯咯的笑声回荡在客车每个角落。

车厢中有一百多名人类,对这个可爱的小精灵,所有人都极为喜爱,不时有人拿出好吃的、好玩的递给程乐儿,宠溺着小可爱。

他们是来自同一个聚集区的居民,因为突然接到了执政的命令,命令中用强硬的口气要求所有居民,必须以最快速度返回首都市,不允许任何人在外滞留。

这是人类登陆以来,韦岚发布的第一个命令。

不同于以往执政府发布的政令,韦岚的命令中用词语焉不详,没有解释原因,但强硬的语气和紧迫的指令,使所有人都意识到——出大事了!

每个聚集区接到命令后,都迅速行动,除了必要的设施设备外,其它物资全部舍弃,居民们搭乘运输机、车辆等工具,以最快的速度朝首都市进发,每一支返城的队伍,沿途都有军警一路护送。

程乐儿所在聚集区,正是由周砚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