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游戏体育 > 我是阿森纳老板来自修真界 > 第七十一章 体育论坛

第七十一章 体育论坛

谈及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一定是那幅斑斓画卷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西方现代的数学、科学、哲学都起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哲人们建立了一种直接民主制度,这是属于演说家和诡辩家们的舞台。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

哲人们站在菜市场上,随时随地可以拉来一个人(仅限公民),进行一场精彩的辩论battle,无数伟大的思想在观点碰撞中产生,古希腊人的思辨精神和文明成果之丰富,对后世的影响远不可估量。

在同一时期,东方文明孕育着华夏文明,正值春秋战国,孔孟老庄,墨翟杨朱……诸子百家登上历史舞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难以想象是何等新天地,这些诸子百家的学说被后人曲解和篡改之后有多可怕,不必我多言。

这是属于人类思想的黄金时代,辩论和讲学是贵族追求的时尚,普通民众对于围观和听课,那是心向往之。

那个年代没有丰富的娱乐产品供消遣,没有照着剧本演绎的综艺节目,没有贩卖焦虑来兜售各种学习课,没有鸡汤和毒鸡汤的情感类10万+……

那个年代可不见“贵族”四处张扬炫富,因为知识才是财富,人有廉耻之心,不愿做没有修养之人。

...

在古希腊时期,有无数关于希腊诸神的神话传说,在无数神话传说中,体育是诸神最喜爱的游戏。

古希腊人认为,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创造了奥运会。

古希腊人把对神的崇拜转移到体育运动中,古希腊人热爱运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民族。

古希腊人每四年相聚奥林匹亚(城市名)举办运动会,据说举办比赛是为了感谢诸神,以及呼吁和平,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作为奖品。

古希腊是一个区域概念,古希腊附近各个城邦小国的运动员们都会参与到这一盛会,取得优异成绩的人会被各城邦视为英雄,得到众人的爱戴。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就作为运动员亲自参与过古奥运会。

你不知道他没关系,他是明君,希望通过把别人ntr巩固统治,无奈被人刺杀,中道崩殂。他的儿子就是师从亚里士多德,统一希腊全境,横扫中东,轻取埃及,荡平波斯,杀入印度,差点连通古罗马和古中国,将世界历史改个面目全非的亚历山大大帝。

再后来,某宗教统治了欧洲,认为古奥运会有违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废除古奥运会。

直到“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努力下,1896年,古希腊历史名城雅典举办了现代历史上第一届奥运会。

古奥运会召开前,人们依照宗教规定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然后奔赴希腊各个城邦。

火炬手高举火炬,一边奔跑,一边呼喊:“停止一切战争,参加运动会!”

火炬所至,战火平息。

即便是正在刀戈相见的城邦也都纷纷放下武器,休战了。

人们忘记了战争,暂时忘记了仇恨,都奔向奥林匹亚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代奥运会借鉴了古希腊奥运会的仪式感,保留了奥运圣火。

人们只要看到奥运火炬手高举圣火,就会想起“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想到和平,想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不管你信不信,体育活动最容易实现孔子所述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思想,和平时期,体育赛事是最好的文化交流活动。

有些仪式感,必须去做。

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国家举国家之力承办奥运会和世界杯这样的重大体育赛事,像希腊、巴西甚至为此差点破产。

但凡国足稍微强那么一丢丢……

唉、

……

云嵘坐在富丽堂皇的会议厅里。

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正在声情并茂地做演讲。

与会嘉宾有:

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的体育界大佬;

欧足联、英足总的负责人;

来自亚足联、非足联、中北美和加勒比地区足联、南美洲足联、大洋洲足联的见证官;

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来宾;

拉夫堡大学,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迪肯大学,昆士兰大学,科隆体育大学,魔体大,燕体大的专家学者们;

世界足坛家喻户晓的足球主教练……

所有人欢聚一堂,大家在商议组建一个类似博鳌经济论坛和TED演讲的交流平台。

体育论坛的主题是:体育sports,健康health,娱乐e,生活life,简称SHEI。

SHEL定期邀请体育界专业人士开展讲座,分享体育知识,探讨运动与健康,足球之于生活的关系,打造最专业的的体育观点分享平台,把体育“学术化”。

SHEL也会为足坛公众人物专门开设娱乐专场,比如为名帅和足球明星开展辟谣专场,洗白专场,吐槽专场都可以。

SHEL旨在消除公众对于体育活动的偏见,让公众更了解体育这项运动。

譬如足球...

足球从诞生开始,就与足球流氓,小混混,酒鬼,情绪发泄,贫民窟,私生活不检点等词汇捆绑在一起,即便在欧美,足球明星在寻常人眼里也就是一个没素质的暴发户,除了有钱和踢球好,一文不值。

绿茵场只能展现一名运动员的球技和性格,而在绿茵场外,媒体都喜欢去追逐球星的丑闻,媒体加深了这种刻板印象,使得一些明星身上的闪光点被隐藏起来,很多球星是一面天使,一面恶魔,球迷和大众只能看到魔鬼的那一面。

著名的阿森纳球迷尼克·霍恩比的《极度狂热》能风靡欧洲,出版社给这本畅销书造的卖点是:瞧瞧,剑桥大学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是一名足球迷。

在东亚文化圈,足球的阶级属性不明显,热爱这项运动的很多是中产阶级,有稳定的收入和一定休闲生活。

但在欧洲,足球一直是劳工运动,在某些圈子里,你宣扬自己喜欢足球,会显得很另类。

欧洲有很多上流人士,他们宣称自己是足球迷,其实大多都是伪球迷。

一方面,他们的时间太近贵;另一方面,他们自称自己是某队球迷,是政治或者商业利益需要,不希望自己变得太另类。

很多政客和商人就是靠一份3分钟简报了解每周足球,然后闹出了很多足球笑话,球迷们嘲笑他们,看呀,那群人真傻,连看个足球都看不明白。

……

欧美的校园文化里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运动天赋,这导致中小学那些性格内向,体育不够优异的学生很容易受欺负。

但讽刺的是,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但打开了一扇窗,这些人往往文化课成绩比较好,就是所谓的书呆子。

书呆子们往往从小过得很不幸,但因为不幸,他们更敏感,更早熟,很清楚自己需要通过学习,通过努力,脱离现在的社群。

于是,这批书呆子上完大学后,踏入了金融、科技等更广阔的领域,成为了精英,他们对于童年的某些遭遇完全不能释怀,他们若有机会踩上“过去看不起自己的一群人”一脚,他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

x国不一样。

因为历史原因,大家吸取了教训。

出身困厄的少年,单亲家庭的儿童,一些问题少年……都有类似的情况。

如果能正视自己的长处,把烦恼先放在一边,努力做自己年龄该做的事情,他们比从小生而优越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大实话。

相较西方而言的尚学氛围是真得不错,尤其是中小学的老师,认真负责,师德绝对没得说。

--

回到西方...

书呆子成为了社会精英,施展校园暴力的人变成了啃老族,混混,米虫。

文体双修的那群人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不需要类比。

尤其在英国,有一群人对足球是天生反感的,有童年记忆作祟。

他们更喜欢其他运动,比如高尔夫,击剑,射箭,马术,熬鹰……

消除足球刻板印象,让更多人拥抱这项运动,让足球更高大上,有逼格一点,这是有钱就能做到的事情。

云嵘愿意出钱,其他组织愿意出力,公众人物不排斥流量。

一个直接面向大众的体育论坛就搭建起来了。

英国有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

法国组建了国际足联;

瑞士坐落着国际足联,打造了国际足联博物馆;

……

阿森纳也得立一座里程碑,在足坛历史上留下浓墨一笔。

总不能提到阿森纳只能说说查普曼对现代足球的技战术贡献吧?

光看足球有什么意思?

看看足球教练做TED演讲,看看球星上吐槽大会,不得比盯着厕所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