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靖难之战前夜 > 第三十二章 针对三卫

第三十二章 针对三卫

夜晚降临

朱尚炳开始每日的最后一项事宜,查房。

从老三开始,到老四,老五这里。

“在想什么,还不就寝?”

一进老五的卧房,朱尚炳就见老五尚灴趴在窗边看月亮被星星包围。

“兄长。”

听见熟悉的声音,朱尚灴回过身,将一脸相思化作笑颜。

朱尚灴仅十岁大的孩子,满门愁容怎么能逃过朱尚炳的眼睛。

“老五,你才十岁,脸上不应该挂满了愁容,有事不要憋在心里面。”

朱尚炳做到床榻对面的一张藤椅上,向老五朱尚灴招招手。

“过来,给大哥说说,到底怎么一回事。”

朱尚灴和其他四个兄弟一样,在内心里都是很怕大哥的。特别是大哥开府以后,越来越像父王一样强势。

“说吧!心里想的什么?”

沉默不语的老五,让朱尚炳一脸关怀的问道。

“王兄,臣弟想舅舅了……”

老五心中虽然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将思念说了出来。

朱尚炳一听,站起身拉起朱尚灴来到床榻边,将老五按在床上坐下,才轻声说道:“睡吧!大哥保证明天小五就能见到舅舅。”

忐忑老五原本以为自己会挨训,结果却出乎自己的意料。

“多谢王兄。”

笑容取代了思想,十岁的朱尚灴无法掩饰。

朱尚炳点点头,转身离开去到老六那里。

见老六已经安然入睡,朱尚炳回到自己的卧室内。

让侍女、太监退下,朱尚炳宽衣解带后直接躺在床上,脑子里一直想着老五的舅舅一事。

朱尚炳下令将周军抓起来,并没有进行拷问审讯,以周军锦衣卫千户的身份,即便如此也是无济于事。

再说,能让周军出现在自己面前,并说出锦衣卫又明转暗之事,都是因为老五朱尚灴,这让朱尚炳还不至于过河拆桥。

虽然明白周军是为了老五做出的冒险,但是,朱尚炳依然下令将其逮捕,目的,不外乎是希望能保住周军一命。

毕竟,西北的水太深了,如同周军所言,西安的地下十二门,几乎能将陕西的锦衣卫灭门。

有了自己的庇护,可以让没有现身的十二门明白,周军不能动。

还有,从今天的袁珙口中得知,似乎这个大明有点不一样。

修道之人!莫非真的存在?

袁珙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可预测风云变幻,后来又以一句无量天尊作为结束语,让一直盯着袁珙的朱尚炳,还是看见了他一闪而过的震惊。

清晨

朱尚炳起床后,吩咐身边的太监将周军带来见自己。在洗漱完毕后,朱尚炳见到了周军。

“唉!”

见周军不在像第一次见面时,对自己恭敬有加,朱尚炳叹息一声。

“周军,小五过于思想你,今后你就留在老五身边照顾他吧!”

周军听后,原本傲然的态度不见,而是弯下直立的腰,向朱尚炳说了一声谢谢。

“草民多谢大王。”

朱尚炳毫不意外周军改口为草民,因为这是他放弃两难的决定。

“去吧,小五还在等着你。”

将老五与周军的事情刚解决,大总管魏公公急忙前来汇报。

“大王,皇上带话,说郡主一事到此为止。”

朱尚炳看着低头汇报的魏公公,过了很久才客气的对魏公公说道:“以后不要瞻前顾后了。”

魏公公一听,顿时双脚一软。

“老奴有罪,请大王责罚。”

朱尚炳道:“起来吧,虽然没能杀掉陈妃,好歹也让吴候之妻暴毙,算是功过相抵了。”

对于陈妃一事,朱尚炳和魏公公心里都清楚,真要铁了心杀陈妃,即便皇宫大院也抵挡不住。

如今皇上朱允炆的带话,已经明确了是出自陈妃之口。

造成这个原因,唯一的解释是魏公公没有彻底落实自己的命令,对陈妃下手。

待魏公公起身后,朱尚炳问道:“尚烈快回来了,朝廷和封王可有消息传来。”

魏公公道:“朝廷已经带来了二大王的册封诏书,封王们派出的使臣也陆续抵达西安。”

“很好,以本王的名义,发一封百里加急给宁王和鞑靼部,告诉他们,让朵颜三卫进贡战马万匹,牛羊十万代本王向朝廷进贡。”

经过刚才陈妃一事的敲打,魏公公对朱尚炳的命令不在迟疑,立马领命而去。

朱尚炳叫住魏公公,继续道:“告诉他们,要是朵颜三卫不从,即便相隔万里,本王当亲率大军前往讨要。”

魏公公一愣,毫无疑问,朱尚炳这是要对朵颜三卫举起屠刀了。

然而朵颜三卫隶属于宁王麾下,大王这样做无疑是得罪宁王之举啊!

再说,即便大王征讨朵颜三卫,可相隔数千里,中间还隔着无数势力。只怕是难以……

“去吧!本王自有打算。”

看着沉默不语,却又没有离开的魏公公,朱尚炳开口赶人。

他知道魏公公想说什么,但是

没有人能想到朵颜三卫会参与靖难之役,如今,就由本王来削减他们的实力吧!”

朱尚炳心中打定主意,要是朵颜三卫不从,那么他将率领大军从草原绕道征伐。

到那时,恐怕燕王朱棣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后方安全,从而不敢轻易起兵清君侧了。

拖延靖难之战开始的时间,又不让自己深陷其中,是朱尚炳左思右想后做出的决定。而朵颜三卫,正是一个最好的借口。

自己敲诈勒索,却是为朝廷利益,朝廷和皇帝,恐怕是求之不得让自己背锅。

而时间一长,燕王的实力将被更近一步削弱,简直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