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在下真是剑仙 > 第四十七章 文成天地惊

第四十七章 文成天地惊

在玄都落下最后一笔,整个法阵便就被彻底完成,余下只是需要将灵气注入其中,激发整个法阵便就完成。

儒生周密站在院落之中,高冠博带一身白色儒袍,身形颇为孤寂异常。

大袖逶迤,以读书人的礼仪躬身。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方能再见,周密拜别。”

周良善还只儒家之礼,玄都伊熹打了个道揖,剩下的都是江湖中人,自是抱拳喊了一句“江湖再会”。

………

大荒没有明显的界限,更似一个庞大区域的称谓。

那一轮恒古永存的大日,便就是指路明灯。

这个神人治理的大千之中,地广人稀,世界已经完全偏向仙侠一侧,哪里有机会提高生产力。

因此,整个世界除了了人族之外,几乎都处于蛮荒状态。

玄都有些忍受不住了,毕竟在道观之时,虽说清苦修道,却没有现在这般辛苦。

“伊熹,距离郡城还有多远?”

显然是先前伤势未愈,中年道人面露疲倦。

“回小师叔的话,在越过两座山头,便能够看到鲁国另一座边境小镇泥塑镇,当真不远了。”

玄都回忆起还未下山之前,师傅给自己说的那一番话。

“玄都啊,你自小就生活在远离红尘的道观之中,这般闭门造车终归不是长久之道,这一次下山可别喊苦,世间种种皆是那对于自己的大道砥砺。”

想起这些,师傅那一张年轻的面容便浮现出来,实际上已经数百岁,当真让人汗颜。

“周良善,你说在整个鲁国为何你们读书人,都受到了百姓的敬佩景阳?”

即便是周良善更多的是以剑修的身份对敌,但遇到这么多人,都将其视作儒家门生。

“玄都,你可有听说过鲁国之中流传的一句话:天不生我仲尼,万古如长夜(注1)。”

鲁国那位一人力压整个中土神州的夫子,名为仲尼,不知是巧合亦或是必然。

玄都入世不久,对于鲁国之中的传闻,哪里能够知晓。

反倒是一旁的伊熹点点头道。

“虽说贫道不曾听过这话,那位夫子的确对的起这话。”

儒家始祖虽一般认为是哪一位著《周易》文王,然而在其后一千年时光之中,儒家在诸子百家之中算不得什么显学。

并且由于文王出身于贵族,在极长的一段时间之中,儒家学问都被人族各大王朝上层贵族所掌握。

鲁国这位夫子虽也是落魄贵族出身,但早些年开私学授六艺,此六艺儒学六经,谓《易》丶《书》、《诗》、《礼》、《乐》、《春秋》。

教之处,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会合而镇其浮,使知废兴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经过数十载的努力,儒家才遍布整个鲁国,并且成为鲁国唯一显学。

谁能想到,现在在鲁国随处可见的私塾学堂,在数十年之前,可是想都不要想。

玄都看着周良善侃侃而谈,不由说道。

“周良善,你果然是读书人吧!”

“不,在下真的是剑仙,而非那读书人。”

玄都:“小道不信。”

“信不信,随你便。”

对于那位鲁国出身的夫子,还有这个世界的儒家周良善抱着极大的好感,毕竟还有那位青牛镇陈夫子。

只是,不想成为那儒家门人,而是想当那逍遥天地之间的剑仙。

越过最后一座山头,已经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城郭,不算太大。一条大渎环绕小镇而过,是那一条沥水。

整个鲁国东境,最大的便是这条沥水,即便在整个鲁国之中,也能够算作第二大渎。

那第一大渎,实际上不止经过了鲁国,直接横跨了整个中土东北境,在整个中土都能够排进前五之中。

作为大渎河神,品轶自然是极高,算得上沥水河神顶头上司。

“周小友,小师叔,你们可别瞧着泥塑镇不大,而且距离郡城只有数十里路程。整个郡城半数商业都建立此处,若非地方实在不大,只怕郡城都得搬迁至此地。”

一旁的伊熹为二人解释道。

一行人快速朝着那泥塑镇而去。

恰好大日已经彻底偏西,眼看夜幕快要降临,实在不适合赶路,因此几人决定在泥塑镇歇息一晚,再行进入郡城之中。

待几人找了客栈,安顿好了之后,天色已经彻底暗淡下来。

小道士玄都初才下山,女主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此刻正跃跃欲试想要外出。

奈何他一人,实在不太敢出门。

理由是,当初他那位师傅看人家曾经说过:人心万千念头,可比那些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要恐怖,下山历练可别真轻信于人。

恰好他那位老师侄有事外出,小道士只能央求周良善一同外出看热闹。

没费太多工夫,毕竟周良善自己也想出去看一看,此地风土人情到底为何。

入乡随俗,是一种极好的处事方式,可以省去极多麻烦。

待二人走出客栈之后。

玄都极为兴奋。

“我都打听好了,在泥塑镇东南方位,有一处不大的湖泊,只有发大洪水之时才会同沥水想通,因此几家商会将其开发出来,据说哪里停了极多花船,是顶好耍的地方。”

周良善一愣,而后试探这询问道。

“玄都,你当真要去哪花船之上游历?”

小道士不明所以,但仍旧点点头说道。

“好不容易才下山,定然要好好玩耍一番,自然是要去的。”

好吧!

话说,无论前身今世,周良善都未曾去过这些场所。

想来,鲁国这种文运大盛的王朝,所谓的花船有所不同吧。

“那人,还对你说了些什么?”

“对了,那店小二说,小道若是到了吗里之后,一定要去哪花萼船去找一个叫琵琶女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人知道此地最好玩的地方在何处。”

原来,是那客栈店小二告诉于小道士玄都的。

泥塑镇本就不大,二人只是耗费半盏茶的时间,就到了小二口中那满是花船的湖泊之处。

踏入其中之后,周良善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灯火通明,就是空气之中都弥漫着脂粉气息,甜腻的让人有些受不了。

远处的一些花船之上,更是传来歌舞声。

一旁的玄都何曾见识过这种场面,顿时就愣在了原地,只能无措的瞧着周良善。

至于进入花船之上,去消费一笔,是没有那个打算的,前身今世都不太喜欢。

更何况,钱也不是捡来的。

这个念头刚刚闪过,不知怎的一枚莹白的灵玉通宝,就直接恰好落入手中。

这!

周良善不由愣住了,这位并非头一次捡钱,在青牛镇可是捡了两枚灵玉通宝。

先前只是认为是巧合而已,再次捡到一枚灵玉通宝,就已经推翻了这个念头。

’难不成,这就是我的金手指。’

在地球有点的小说之中,一旦穿越基本都有金手指,由不得周良善不多想。

只是,真有金手指是捡钱?

而且,捡到的还是那神庭颁布的灵玉通宝。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要不要去喝一杯花酒呢,毕竟钱都捡到了,虽然不是凡间银钱。

就在这时候,前方靠近岸边的一处普通商船之上,竟然传来了喧闹声响。

周遭的百姓,尽皆围了过去看那热闹。

玄都也不由一阵意动。

“我们过去瞧一瞧,可好?”

“也好。”

周良善索性答应下来,因为在商船之上,察觉到了儒家独有的浩然正气。

想来,哪里必然有一位已经养出浩然正气的大儒。

才子佳人,自古以来都是那绝配。有花船的地方,必然能够见到读书人。

二人毕竟不是普通人,只消片刻时间久已经挤进人群之中,靠近商船的位置。

却见,不大的商船甲板之上有一青衫文士,正在挥毫泼墨,即便是在湖面之上,偶有水波推动商船摇动,也不能影响那青衫文士分毫半点。

周良善能够感觉到,随着每一笔落下,青衫文士体内的浩然正气便注入其中几分,流转一圈之后再行反哺回来。

青衫文士落下最后一笔,整个空间动荡不堪,好似有什么东西在显现出来。

天地之间的天地清明之气,被青衫文士体内赧然正气的所引动。

于天地之间,凝聚成为一个抱着琵琶的青年女子,青葱手指拨动琵琶,口中唱着那千古诗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古诗词本来就是能够吟唱出来的,而且更容易感染人之心境。

那由天地清气浩然正气凝聚出来的琵琶女,顿时牵引着周遭众人嗯情绪,好似都带入了那个角色。

周良善玄都自然也不例外。

………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随着琵琶女最后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落下,周良善不由得落下泪水。

并非出自本心,而是被那意境所影响。

那被凝聚出来的琵琶女,化作浩然正气,落入青衫文士体内。

而后,在感知之中,那青衫文士体内被浩然正气所充盈。

周良善对于儒家所修浩然正气了解不多,更加不清楚其中境界划分。

自然也就不清楚,因为大儒到底进入了怎样一个境界。

只是当真文成天地惊。

~

~

~

~

~

注释1:这一句“天不生我xxx,xx万古如长夜”,被网文写烂的句子,其实最初是被用来描绘孔老夫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