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北国孤影 > 第二十四章一偷盐

第二十四章一偷盐

在这夜黑风高的晚上,有两道身影出现鬼鬼祟祟的,好像在谋划着什么。

“大哥,这能行吗?”

一名用黑巾遮挡面容的男子,显然有些畏手畏脚的。

“瞧你个熊样,当初喊的那么起劲,现在办事就怂了?”

前面的一个男子有些气不打一出来,一脚狠狠地踹向后方。

用黑巾遮挡面容的男子显然已经猜到了会有这么一脚,急忙往后退了两步。

“大哥消气,这边可不敢闹出什么动静,被发现可是要掉脑袋的。”

这两个男子正是冯大、冯二,按照计划,今天正好是他们动手的时候。

“你个熊样,还不是要靠我。”

冯大气不打一出来,先前让冯二收集一些信息,结果什么都没收集到,最后只好自己出手了。

“大哥威武,大哥,你咋知道他们今晚放松戒备啊。”

冯二从远处偷偷观看,发现黑井旁竟然没有一个人。

“你个熊样,天天就只知道吃吃吃,动点脑子。”

冯大有些无奈,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了看守的人每隔五日,都会去酒楼一醉方休,所以这个时间也是戒备最松懈的时刻。

“不对啊,那咋一个人都没有呢?”

冯二摸了摸脑袋,按理说就算没那么多人,但肯定也会留几个看守黑井的。

“你个熊样,记不记得我叫你搞了什么东西?”

“你说那个啊!”

冯二想了想,突然记起前几日,大哥让自己去黑市上买了点蒙汗药。

“你个熊样,我把药给他们下了,他们现在在睡觉呢。”

冯大敲了敲冯二的脑袋,后者憨憨一笑。

正在几个小时前,冯大请了工地上的几个工头喝酒,那些酒可是下了药的,不出意外的话,现在那些工头正在打着呼噜呢。

“嘿嘿,大哥厉害,我们这进去吧。”

冯二已经迫不及待了,为了多偷点盐,他可是准备了好几个袋子。

“动静小点,官家的人离我们也不算远。”

冯大再三叮嘱道:“这离得那么近,等会可别出声。”

冯二捂住了嘴巴,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

两人蹑手蹑脚的,趁着夜色正浓,混进了黑井旁。

平时在黑井工作时,旁人都有工头一直盯着,所以想趁机藏盐是很困难的。而且工作完还要被搜身,这样一来更没人敢趁机藏盐了。

两人环顾四周,确定没人了以后,跳入了井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铁锹,开始铲盐。

没过多久,就装好了一袋盐,冯二的嘴角都快笑裂了。

“小点声,再装完一袋我们就走。”

冯大在一旁提醒道,他不敢多做停留,一铲接一铲的继续开采着。

终于装满了两袋盐,冯大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盐这东西可是官家的,宝贵的很。

冯二看着满满的两袋盐,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

这两袋盐只要放黑市上一卖,可是成片的黄金白银啊。

“走,离开时动作小一点。”

冯大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和冯二一人一袋扛着这些盐离开了黑井。

在远处有一个身影一直盯着这一切,这个人就是吴三郎。

他像个经验老道的猎手,从猎物进洞的那一刻起,便凝神盯着洞口,等待着猎物的再次出洞。

这一次他盯着冯大、冯二,并不是想坑害这两个可怜人,而是确保他们俩能安全带出这些盐。

为了这次工作,他花了不少银子打通关系,终于联系到了黑市里的一个大买家。

那个大买家专门吃这些来路不明的货,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不管是什么活,只要有价值,一并接收。

看着冯大、冯二安全离开了黑井,吴三郎松了一口气,也不再多做停留,转身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冯大和冯二便敲响了吴三郎家的房门。

“吴三郎,进去说话。”

冯大显然还是非常小心谨慎的,就怕隔墙有耳。

吴三郎愣了一下,看到冯大、冯二鬼鬼祟祟的样子好像明白了什么,急忙招呼两人进屋。

入座之后,冯大率先开口道:“之前你联系黑市的那个人,他已经给我蒙汗药了,而且我也用了。”

“你用了?”

吴三郎故作惊讶,表现的格外吃惊的样子。

“我这几天观察,知道昨晚好几个工头去城里酒楼喝酒了,剩下的几个我给他们送酒去了。”

冯大想起昨晚发生的一切,开始有些后怕,希望可别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啊。

“你们昨晚偷采了?采了多少?”

“花了两三个时辰,装了整整两袋呢!”

冯二有些兴奋,想想即将就能一夜暴富,他的心迟迟不能平静。

“这么多?你们胆子够大的啊!”

吴三郎压低了嗓子继续说道:“两袋的货有点多,不过那个老板也能吃得掉。”

吴三郎这句话一出口,就连冯大也有些兴奋了。

大晋王朝对盐的把控可是十分严格的,一般人就算敢买敢卖,也只敢以一小包为上限的量,没想到那个幕后老板这么厉害,敢吃下这批盐。

“你们过两日把盐送到我家中,到时候我叫那边的人过来,我们一起论价,你们我二,怎么样。”

吴三郎开出的条件,正好在冯大的预估范围内,如果没有吴三郎的门路,他们就算敢偷采,也卖不出去啊。

更何况成已经很多了,赚这一笔足够兄弟二人成家立业了。

“好,两日之后,我们兄弟俩来你家。”

三天又聊了会天,随后冯大、冯二便告辞离去了。

吴三郎看着兄弟二人离去的背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距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只要盐到手了,到时候私盐变官盐,谁能分的清呢?

加上大晋律法对盐有着严苛的律令,只要到时候给这批私盐贴上一个标签,就算是朝廷中的重臣,也难逃其责。

此时的陈瑜还被蒙在鼓里,等他最后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