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史上最强帝后组合 > 第44章 抢破头皮

第44章 抢破头皮

抢破头皮

胡克勤他们苦思了好久,还是没想出合适的人选来,反倒是林延泽先推举了王守仁之父王燧。

王燧前阵子还是从六品的史官修撰,经过了那阵风波之后升了半级,现在是正六品侍读,品级上倒是符合。他的学问也好,前世的时候林延泽还选了他教做詹事,教导自己的儿子。

林延泽根本想不到承顺皇帝给他找属官是打算找背锅的,还当是好事。既然是好事,自然首先考虑和自己关系好的人。而且把王燧调为燕王府属官,说不定还可以把王守仁的考籍从浙江调到北直隶,免得他还要回老家参加科举。

承顺皇帝对王燧没印象了,迷茫地看向胡克勤,胡克勤会意,连忙拱手道:“禀陛下,此人是二十五年的状元,学问很好,在翰林院数年,考评也一直是优等。而且他的儿子,是殿下的伴读。”

“唔,行吧,那左长史就他了。你们快点再选一个右长史出来。”承顺皇帝很爽快地答应了。虽然他心里在嘀咕着,是伴读之父的话,恐怕不太好意思把人推出来顶罪,但既然是林延泽推荐的,那他就答应。

反正还有右长史嘛,一个人顶罪也是可以的。

“殿下推举了王侍读,倒是让臣也有了一个人选。只是此人身份特殊,是否可以为长史,还需陛下圣裁。”曾婺走出半步,说了一长段没什么实际内容的话。

内阁三人中,曾婺一向号称是最稳重的,但其实就是最胆小,生怕说错做错,这人才干是有,但磨磨唧唧地,不是那种讨领导喜欢的下属。

果然承顺皇帝听他说了一段废话有些烦躁:“少绕弯子,你只管说。”

曾婺却依旧啰啰嗦嗦:“禀陛下,臣要推举的此人,是常宁侯之子,周杞。他虽然没有在朝中有所任职,但身为侯爵之子,理当足以担任五品官员。并且他是太后的内侄,陛下的表弟,也是殿下的长辈…”

“行了,朕知道了。”承顺皇帝受不了曾婺的啰嗦,直接喊停。

但他心里却认真地思考起选周杞为右长史的可行性来。周杞比他小了十来岁,算是他看着长大的,是个很稳重的人。而且如果到时候真的需要让他顶罪,还可以假借太后之名给他法外开恩,最多让他受点皮肉之苦,不会真正伤他性命,也免了伤到无辜之人。

只是,左长史已经是王燧了,要是真的再启用周杞为燕王府右长史,那燕王府就有点像文华堂小学的家长会了,更别说徐晋安身为京城留守司正留守,理论上也归燕王管…

承顺皇帝迷茫的老眼神,又转向了胡克勤。

“父皇,儿臣认为可行。”林延泽却抢在胡克勤发话之前表明了态度。

他很愿意把周家绑上自己的战车。不是要以此向太后示好,来换取太后的支持,而是周太后在前世今生对他的好值得他信任和重用周家。更何况周家父子都是德才兼备的人,若是因为外戚的身份而只能当个闲散侯爷,才真正是朝廷的损失。

“行吧,那就这么定了。”承顺皇帝也不再纠结了,就答应了下来。

之后又定了田新为正五品王府仪卫正,相当于亲兵队长。其他的属官,却是放出风去,慢慢选拔。

通常来说,京官是不愿意做王府属官的,那相当于自降身份啊。但眼下这位燕王,显然与那帮普通藩王是不一样的。谁能入燕王府,就等于获得了一张可以在林延泽继位之后兑现的晋升券。

一时间,京官的圈子里又热闹了起来。连引礼舍,仓大使,库大使这样不入流的职位都有公爵之子谋求,更别说有品级的了,那直接是引得人抢破了头皮。

林延泽确实早打算好了:“谢师傅,按规矩,王府里有品级的伴读只能有一个,这个位置我就给周弼了。另外,这个正九品典簿的人选,我心中也有了计较。其他位置,就有劳谢师傅操心了。”

王守仁是要靠科举获得官身的,因此不需要也不可以要这个位置,而徐昂,是有册封的宁国公世子,品秩等同一品,就更不需要一个从九品的官身了。因此现在把这个位置给周弼,是没有争议的。

至于典簿,林延泽其实是给张寿昌留的。张寿昌现在也是秀才了,勉强有资格获得官身。虽然现在还没找到他,林延泽也要做好准备,在有了他的下落的第一时间把他那一家拉到自己的阵营。

这样也方便了他和张宁见面,关于那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他还有很多问题想要向张宁请教。反正两个六岁小孩而已,离“男女七岁不同席”都还差着一年,没什么需要避讳的。

“殿下放心,臣一定安排妥当。”谢启年的态度倒是比今天之前随和了些。

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这两个官职,已经注定谢启年是林延泽铁杆了,也必然是新班底的核心人物。这就导致在谢启年对林延泽的“忠”和“敬”没有减少的情况下,“畏”降低了。他在林延泽面前,可以稍稍随性一些,而不必总掬着君臣架子了。

第二天旨意下达,随后王燧和周杞就赶来了文华堂听命。至于田新,他本来就负责文华堂外围的守卫,一直在呢。

“都是自己人,就不必都拘礼了。王卿与周卿,这段时间帮着谢师傅选拔人手,务必要记得,在我这里,德行比才干更重要。”

虽然是面对两位同窗好友的父亲,但林延泽还是摆出了亲王应有的威严,而没有像面对周弼王守仁他们时那样的随和。

“臣领命。”周杞和王燧,也都不是会在工作中挟私情的人,并没有因为眼前这人是自己儿子的同学就有所自恃。

“至于田新,我有一件及要紧的事情要你去办,但此事风险很大,你若是当真不愿,可以提前向我说明,我安排别人去,且不会影响你仪卫正的职位。”林延泽又对田新道。

田新虽有些奇怪,却并没有犹豫,道:“殿下尽管吩咐,卑职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