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史上最强帝后组合 > 第35章 诗

林延泽不愿意用李吉给他的纸团上的诗,但不代表他不会别的中秋咏月诗了。他想起来那天梦里,张宁那个世界的课堂上出现的一首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他当时就觉得很好,以他的记忆力自然是把它背了下来。而且他前世遍览宫内藏书,也没有看到过这首诗,就基本可以确定写这首诗的人晚于这个时代。相比起李吉给的那两首不知道谁代笔的七绝,林延泽还是更喜欢这首,而且也说明了是“梦中偶得”,不算太亏心。

林延泽把这首诗念了出来,不同于舞阳王的抑扬顿挫,他的语气平淡地很。

但他念完后的效果可比刚刚舞阳王念完好得多了,保和殿像是一下子安静了几分,连众人的呼吸声也都收敛了。

宗亲和勋贵,其实大多数文化水平也就这样了,他们解读这首诗,大概就只能盯着那一句“人间万姓仰头看”了。这是什么?这是至高无上啊!要是这诗是承顺皇帝念出来的,估计瞬间就是一大波吹捧送上了,但现在作诗的人是林延泽,一个皇子,就让那些只读得懂表面意思的学渣有些忐忑了。

至于后妃那边,嗨,承顺皇帝这么一个人,又能指望他的妃子有什么文化呢?有几个连三五十五这样的算数都没弄明白,还在想明明是中秋咏月怎么就提到三月初五了,就更不能指望他们弄懂这诗了。

还是承顺皇帝首先发话,打破了僵局:“嗯,挺像样的。瑞铄,你是宗亲里的大才子,你看,延泽这诗写得怎么样啊?”

舞阳王有些尴尬地起身,他的文化水平比其他人稍微好一丢丢,但对这首诗也是半懂不懂,总觉得有些更深的意思,只能笼统地说道:“殿下的才华壮志,远在臣之上。”

“那就是作得好了,也罢,朕金口玉言,说出的话不能反悔。明日正好是廷议,那就明日拟旨,重新封你为燕王。明儿你记得来奉天殿参加廷议。”承顺皇帝不在乎舞阳王的话是真情还是假意,反正他的目的是达到了。

林延泽转向承顺皇帝,跪下道:“儿臣谢父皇恩典。”

承顺皇帝笑着点了点头,又道:“你能做出这样的诗,想来谢启年教得不错。你要继续好好地跟着他学,可明白?”

“儿臣明白。”林延泽郑重道。

“皇帝,今天是中秋,就不要再压着孩子作学问了。延泽啊,到祖母这里来。”周太后对林延泽招了招手,说道。

她看着林延泽一直吃的不多,猜测他要么是菜色不合胃口,要么是对这些食物不太放心,恐怕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她越发怜惜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谨慎,心里得多累啊?

她自信还没有人敢对她桌上的食物动手脚,于是把林延泽叫了过来,也好让孩子吃得放心些。

林延泽答应一声,小步走到周太后身边。接着有人送了一套新的餐具过来,他明白了周太后的意图,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舞乐继续,但两边的座席中,都已经有人无心再看舞乐了。

又一会儿,刘贵妃起身,说是要去更衣,承顺皇帝皱了下眉,还是答应了。过了不多久,却有一个小太监走上前,小声报说刘贵妃身子不适,留在这怕扫了大家的兴,因此想请旨先行回延禧宫了。

承顺皇帝的神情明显有些担忧,却又不止是担忧。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有些烦躁地朝那小太监挥了挥手。

再等到舞乐换场的时候,卢国公的孙子“自告奋勇”出来表演了一个打拳节目。林延泽觉得有些好笑,怎么勋贵家的孩子也免不了成为长辈炫耀的工具。

但他随后就想到了自己刚刚也当众表演了一出“现场”作诗,顿时笑不出来了,原来自己也没有逃过。同时又有些可惜,前世怎么就没想起了让自家那个兔崽子也多在宴会上表演表演呢?不过还来得及,等这一世自己再当了爹,一定要让孩子多学一些才艺。

炫耀不炫耀的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这种良好的传统要继承下去。

卢国公的孙子十一二岁了,这拳还是打得软绵绵地。林延泽估摸着自己不用李丰教得招数就能收拾他了。但他打完拳,现场还是一片赞誉,都在夸卢国公家后继有人了。也只有徐昂这样天真的孩子还在向他爹嘀咕着些什么。

然而卢国公和徐家的位子挨得近,徐昂说的话卢国公是听见了。什么“花拳绣腿”,什么“守仁可以打他五个”,这他可就不乐意了。也不管徐晋安正当红,梗着脖子就朝徐晋安说道:“宁国公,我听闻令郎是燕王殿下的伴读,想来很有不凡之处,不知令郎可有何才艺来展示一下啊?”

大家都是国公,他也不怕徐晋安。至多也就是去个更清闲的衙门,反正他冷板凳坐习惯了,无所谓啊。卢国公府也不靠那些冰敬碳敬活着,他还乐得去领个没什么工作量的差事好养老呢。

“这…小儿拙劣,就不在众位面前献丑了。”徐晋安客气地拱了拱手。

当然他也确实是对徐昂不太有信心,他还忘不了这傻孩子是怎么认认真真地看着自己睡了十天庭院,就凭这点,这孩子肯定是缺根弦啊。

“爹,我也会作诗啊。”徐昂却发挥了他坑爹的特长,说话声音比徐晋安还响一点。

承顺皇帝隐约听到了那边的动静,再听到徐昂那自信满满的一句话,提起了些兴趣。

“又有谁要作诗吗?念来听听,作得好,有赏!”承顺皇帝认出徐昂是自己儿子的伴读,想着他出了风头,林延泽脸上也有光,就说道。

徐晋安脸一下就青了。自己的儿子什么水平他还是有点数的,唐诗都还没有背满三百首,韵脚也是刚刚弄明白,离能作诗那可远了去了。但承顺皇帝这么说了,他连反驳都没法反驳。

他这时能说什么?说徐昂年幼无知说的玩笑话?那也是欺君了啊!

徐昂却没有什么自知之明,一骨碌站了起来,还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才开始念道:“众人走进保和殿,齐来参加中秋宴。”

他才念了两句,就已经有人憋不住笑意了。就算这帮人文化水平都不咋地,也都知道这两句连打油诗都算不上,最多是末字押了韵的七字句。

“佳肴美酒端上来,上来…”徐昂似乎感觉到气氛变了,一紧张,却是卡了壳。

“佳肴美酒端上来,君王恩重记心间。小昂,这是你昨天作的诗,此时再念一遍可不算数。”林延泽看不下去,开口替徐昂解了围。

徐昂还想说什么,徐晋安赶紧装作失手,往他身上打翻了一碟子菜,随后借帮他擦衣服的名头,把他按了下来。

“父皇,这诗是小昂昨日作好了的,并非此时即兴而写,您可别给他赏赐了。”林延泽转身,对承顺皇帝道。

承顺皇帝有些尴尬,徐昂这作的诗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了,好在林延泽最后一句把他救了回来,不说变得多么有水准,至少是有中心思想了。

“你这孩子,这么小气作甚?这诗固然是稚嫩了些,但小小年纪就懂得牢记君恩,当赏!来人呐,把朕这边的这碟子干果赐给宁国公世子。”

承顺皇帝也知道是自己搞乌龙害得徐昂出丑,这时也只好自己找台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