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史上最强帝后组合 > 第31章 中秋

中秋

“殿下,这是仁寿宫的赏赐。太后娘娘说了,您还在禁足期间,就不必去谢恩了。”

上着课呢,林延泽被叫了出去,一看是太后身边的崔嬷嬷。

林延泽没有摆架子,对崔嬷嬷客气地很。崔嬷嬷对林延泽的态度很惊喜,说话的语气也透着亲切。

“那就有劳嬷嬷,替延泽向皇祖母谢恩了。”林延泽对崔嬷嬷拱了拱手。

崔嬷嬷身子闪过一些,避开了林延泽的礼,道:“殿下折煞老奴了,老奴自然会替殿下转达。对了,太后娘娘还说,虽然殿下是在禁足期间,但她回去请陛下开恩,让殿下参加中秋宴的。今年是殿下第一次参加中秋宴,还请殿下做好准备。”

林延泽又是一番客气,才把崔嬷嬷送出文华堂。回到书房,心里却还想着她说的中秋宴。

前段时间又是禁足又是养伤,倒是把时间给忘了。原来后天就是中秋了,怪不得仁寿宫有赏赐过来。

中秋宴名义上是家宴,但藩王都在封地,在京的宗室很少,因此一些地位较高的公侯伯爵才占中秋宴人数的大头。

但前不久鲁国公倒台,又有四个侯爵九个伯爵涉案,今年的中秋宴看来会和往年有较大的不同。

前世这一次的中秋林延泽记得不深刻了,只知道刘贵妃的病情就是这时间恶化的。这让他提起些警觉来,因为自己现在不是前世这时候那个毫无存在感的势弱皇子了,难保刘贵妃不对自己生出恨意,想在她死前把自己也拉下马。

林延泽丝毫不认为刘贵妃会因为承顺皇帝对他的看重就放过他。刘贵妃如果真的在乎承顺皇帝的感受,就不至于先前三十余年里承顺皇帝的孩子没一个能过周岁了。

“殿下,回神了。”看林延泽似乎不在听课,王守仁小声提醒道。

林延泽点头。一本论语已经讲完了,现在谢启年已经在讲孟子。谢启年讲课速度极快,一会没仔细听,却是要拉下一大截,而且很难再跟上。

幸好林延泽本身对四书五经都熟悉得很,倒是很快跟上了谢启年的思路。

到了中午的时候,李吉来了。除了带来了承顺皇帝的赏赐,还传了口谕,特许林延泽参加中秋宴。

赏赐很丰厚,李吉却是在传了口谕后小声提醒林延泽,若是各宫妃子有节礼送来,林延泽需要回礼,回礼之物可以从承顺皇帝的赏赐里挑。

林延泽知道这是父皇为自己思虑周全,心中又暖了一分。

有太后和皇帝带头,下午各宫的节礼也就陆续送来了。嫔位以上才有资格给林延泽这个皇子送节礼,就这,他还是收到了九份后妃送来的礼物。他也不禁感慨承顺皇帝的后宫还真是充实。

如今的后宫里,皇后和皇贵妃之位空缺,位分最高的就是贵妃刘氏。但送来的礼物里,价值最高的却来自贤妃邓氏,刘贵妃只能排得上第二。

林延泽还是按位分高低安排了回礼的贵重次序,之前翠兰说有意成为周太后身边的崔嬷嬷那样的人,林延泽也就让她一起参与了回礼的分配。不得不说翠兰是有慧根的,布置地十分妥帖。

林延泽暗自高兴。一众宫人里,他最信任的还是经历过共患难的张伏明和翠兰。张伏明年纪大了,等把这一批新来的宫人带出来就该颐养天年了,但翠兰才不过二十来岁,培养好了,倒是一个很得力的人手。

除了给后妃的回礼,林延泽还需要准备三份礼物。分别送给周太后,承顺皇帝和师傅谢启年。但他的家底太薄,库房只有这些赏赐,倒是让他有些犯愁。

前世是没有这一出的,他当时是太后亲自养在仁寿宫的,这些杂事也是周太后一手包办了,他到十三岁入主东宫的时候才开始自己操持这些事情,但那是他已经有了一些产业了。现在么,完全就是两手空空啊。

“父皇他们倒是不会说什么,但总有人想在这种小节上挑我的毛病。”林延泽心中思索着。

上次筵讲就是这样,被御史喷了。现在王顺这根钉子是拔了,但宁王怎么可能就这么点势力?

宁王那边刚刚损失了鲁国公这一员大将,以林延泽对宁王性格的了解,他现在正在筹划报复。吴王太妃张氏一直称病,赖在英国公府不肯回藩,保不准就是在和张铨谋划什么。

……

江西南昌,码头。

一艘明显豪华的游船缓缓靠岸,一个魁梧的中年男子在一群随从的簇拥下走下船。这魁梧中年的长相倒是和林景渊有些相像。

“王兄,你让小弟好等啊!”宁王颇为热情地迎上去几步。

“本来说走陆路,但想着给你带些吴地的特产,就走了水路,因此耽误了些许时间。但总算是在中秋前赶到了。”魁梧中年男子“吴王”目光瞥了瞥身后的船队,笑道。

宁王看了看船队的吃水,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从心的笑容。

“多谢王兄,这几日就让小弟尽一尽地主之谊,好好带王兄游览一下这赣地。”宁王亲密地抓住了吴王的手臂,态度越发热情起来。

“景流,和你景洪堂弟一起把这些土特产运到你宁王叔的府邸上,都是些新鲜的玩意儿,小心不要磕碰了。”吴王对宁王的动作并没有闪躲,只是吩咐了下他的长子林景流。

林景流看起来年近三十了,相貌偏阴柔,和魁梧阳刚的吴王不是很像。他恭恭敬敬地答应了一声,转身指挥起船工来。

宁王和吴王则是把着臂先后上了马车。以他们的身份地位,本应该乘轿子,但宁王有急事要和吴王商议,已经连这一段路都等不及了。

“兄长,鲁国公的事情,您应该已经听说了吧?”刚上马车,宁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吴王看着是粗鲁武夫的形象,其实谋略上更胜于宁王。只是他自己对谋夺皇位的事情不算太感兴趣,就一直只是给宁王当智囊。

“听说了。皇帝倒也舍得,燕王的称号也拿出来了,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了。”吴王说道。

他没有把六岁的林延泽放在眼里,但却从承顺皇帝的态度中感受到了压力。

今天还是一更。但明天有可能三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