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鲁班仙书 > 第六十九章 蚯蚓托梦

第六十九章 蚯蚓托梦

照杨黔林的说法,大约在六七百年前,其年轻祖先杨大宝一家,从河北向南逃难,千辛万苦才到达如今这个地方。

那时候,此地没有这个坝子平原,相反,这里群山绵绵,是个不毛之地。

但其祖先就是看中此地远离世外,不会轻易被打扰,故而选在这座大山下盖房屋。

靠着勤劳双手,总算能丰衣足食,过着无忧生活。

但好景不长,父母逐渐年迈,最后坠山而亡,只留下杨大宝一人。

从此,他一个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兴许是老天可怜,有一天,一位独身逃难的女子昏倒山脚,被其所救。

后来,两人结为夫妇,日子虽然苦,但也算幸福。

育下一儿一女,更增添欢乐,经过数年,豢养家禽无数,开垦梯田一亩,谷物够吃。

可偏偏上天眷顾,有一日夜晚,暴雨倾盆、电闪雷鸣、狂风交加。

可就是在这样的夜晚里,杨大宝却睡得极沉,直到第二日清晨才醒来。

醒来后,杨大宝对妻子说做了一个离奇的梦。

在梦里,他梦见一个老道对他说,其家今天正午时分将会从其正屋的香火下冒出洪水。

与此同时,其水会冲出一条蚯蚓,所以,起来后务必打开大门,而且要将家中鸡禽关好,绝对不能放出。

老道还说,若是杨大宝能照办,将会送他一场大造化,子子孙孙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夫妇二人一商量,此事虽怪,但还是在将信将疑中照办。

将鸡禽关好,双门大开,一家四口等待着中午时分到来。

等待是漫长的,尤其是等待一个未知的东西。

终于,中午时分来到,屋中传出异响。

从外看去,正堂上的“君亲师位”正下方,土中已然破开一个手指头大小的泥洞。

随即,一股黄水从中流出。

见此一幕,杨大宝夫妇终于确信,梦中一切都为真。

随着泥洞中不断流出黄水,其整个家中全部被水所淹,黄水从门槛流出,但杨大宝不敢妄动,因为老道所说的蚯蚓,到现在还未出现。

不过,他没等多久,随着洞中再没有水流出,只见一条指姆大小的蚯蚓从中蠕动而出,浮出水面。

除却个头比较大较长,和黑一些外,此蚯蚓与正常蚯蚓没什么两样。

一家四口躲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

就在此时,蚯蚓在水面开始游动,最后从门槛翻出。

若故事只到这里,那就算不得离奇,最离奇的是从这条蚯蚓翻出门槛说起。

蚯蚓刚刚翻出门槛,身体突然暴涨。一丈、两丈、三丈,最后暴涨到近五丈长。

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不是蚯蚓模样,与传说中的龙很像,光是尾巴都有两里多长。

蚯蚓变幻出的龙四脚蹬地,立刻迎天而上,与此同时,长尾扫动。

霎时间,前方山川纷纷崩碎,巨龙身体更是在其间不断滚动,就此形成现在所看到这一片平原坝子。

与坝子一起形成的,还有中间流过的大河,大河宽达十丈,深不见底,长年都不会干涸。

从此之后,杨大宝一家便在此河两岸开垦水田,成为数百里内最大地主,后人一直繁荣至今。

故事听到这里,鲁灵不禁想起一本书,《聊斋》,此书讲述类似这样的精怪数不胜数。

可在他心里,似乎总觉得哪里不太一样。

见鲁灵眼神闪烁,杨黔林笑道:“道长不信?”

鲁灵没有说话,只是报以微笑。说实在的,经历这么多,要说不信那是假的,可要说信,这信却无从何来。

“道长请随我来。”

跟随老人穿过院子,来到一处看上去不知多少年的石屋。

推开大门,地面全是泥土,正堂上供着香火,与此同时,在其下还有一个石雕像。

初看此雕像,鲁灵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因为其竟有几分与他相似,心中生出一丝莫名,但就是说不上来。

在正堂之下,有一个大拇指大小的土洞,洞壁很光滑。

放眼看去,此洞斜着向下,深不知几许。从痕迹看,确实不像人为,而是某种动物所钻。

看到此,鲁灵已然相信了七八分,与此同时,其在锁龙井中所遇黑龙与对方所描述的黑龙不断在脑子交叉浮现。

思索间,他不禁有了一个大胆猜测,但不敢确定。

当下,他直接将所遇黑龙模样描述一遍,看是否与对方祖传的描述是否一致。

听完描述,杨黔林重重点头:“道长描述得很真切,几乎与祖先留下的描述一模一样。”

到此,鲁灵心中已经有了七分把握:杨黔林所说黑龙,与他在锁龙井中所遇的黑龙,很有可能就是同一条黑龙。

至于,其为何会被困锁在盛井中,这就很难再找到答案了。

但却试探着问道:“老人家,您说那黑龙将山川夷为平地,创造了这么一大片平原,言外之意,是不是说其藏身于平原中深不见底的大河之中?”

杨黔林点头笑道:“道长慧眼,正是如此!”

“那再后来呢?您祖先有没有关于此龙最后去向的记载?”

看鲁灵竟如此相信自己之言,杨黔林道:“自然只有。”

“照祖上的记载,自从得到这片平原后,每年都会杀猪宰羊沉入河底祭祀,一来是感谢神龙,二来是祈求风调雨顺。”

“毕竟水田就在大河两岸,若是龙王爷不高兴涨大水,那庄稼可就全毁了。”

“好像是在祖先六十岁的那一年吧。那是一个夏季,平静的大河中突然洪水暴涨,眼看就要淹没田地。”

“但就在这时,来了一位道长,几张符纸沉入河中,河水顿止。”

“在这之后,那位道长便帮助祖先在大河上重新建了一座桥。此桥共有四个桥墩,每个桥墩皆用一整快白石打造,直贯桥上,而且其模样被铸刻成四把巨剑。”

鲁灵立刻问道:“可有名字?”

“有!桥,名断龙桥,剑,名斩龙剑!”

听得此言,鲁灵心中那股莫名更加剧烈,仿佛这些事他在很久以前曾听过,但就是想不起来。

不过,很显然杨黔林的故事还没有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