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秦之神帝 > 第六十七章 商议登基

第六十七章 商议登基

却说扶苏一只腿踏在高台案几之上,舒臂晃腰,甚是失礼,就连蒙恬,赵河二人也微微有些惊讶,从最开始马场见到扶苏之后,早就觉得扶苏言谈举止与之前大为不同,见到此番虽然已经见怪不怪,但如此庄重场合,还是有些不妥。

邹彧忽然伸出双臂,左右挥动,朝着扶苏说道:“公子是哪里不舒服吗?”自从昨晚卜卦大凶之后,心里早就开始担忧,看到扶苏如此奇怪举动,倒是没觉得失礼,还以为身体有恙。

扶苏愣了一下,随即收了腿说道:“本公子无事,刚才久坐腿麻,所以才起来活动下身体。”

此言一出,下面群臣面面相觑,扶苏公子怎么竟如此这般。

冯去疾咳了一声,侧身朝着旁边官员说道:“诸位,如今我大秦国才诛奸臣,又失二世皇帝,乃是动荡之际,且东南诸郡水患之危迫在眉睫,自我大秦统一天下十数年来,这是一重大关节之时。当此之时,立主君而尽忠心,方乃上策。”

这位年迈的老丞相字字铿锵,中气十足,毫无垂老之色,说得几句,大臣们听得一清二楚,也都点头同意。

扶苏走到高台阶梯前,一改刚才散漫气息,目光炯炯地扫视了下面的众多官员,说道:“本公子幸得天命眷顾,先皇庇佑,死而复生。如今我秦国看似一派祥和,实则内外军政,均需整饬。我昨日在郊外祭坛所言乃是出自肺腑,如今奸臣赵高已诛,其余人等无论有无瓜葛都不再追究,当此之际,大秦需要你们齐心协力,共助我大秦安平稳固!”

“公子明断!”群臣异口同声说道。

蒙恬听到扶苏言语,心中一股热流:“公子,臣定为这大秦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扶苏点了点头,目光温和的看了蒙恬一眼。

“三日之后,臣今早卜算过,乃是大吉之日,我建议三日后举办登基大典!”邹彧缓缓出列,目光坚定的说道。

“臣无异议!”冯去疾首先开口说道,紧接着李斯也出口赞同,其余官员也都纷纷点头,表示对于奉常建议的赞同。

“好,既然如此,今日就暂且散朝!”扶苏此时心中隐隐已经知道自己登基十拿九稳了,但对于其他帝国情况还知之甚少,所以还是想先私下了解一番,再行论断。

群臣之中与赵高多有来往的官员此时心都落地了,恍惚这不到两个时辰的朝会比之三五日还要漫长,不过眼下扶苏明告群臣,不再追究,也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其余或有与赵高不和的官员则觉得扶苏这般做法不妥,虽说仁厚,但还是过于宽容,隐患不除,他日难保会发生什么情况。

群臣陆续离开章台之后,扶苏分别命令陈洪三人,优旃以及贞儿出去把蒙恬,蒙毅,冯劫,叔孙通,赵河,李斯叫了回来。

外面离开的那些人不知扶苏为何派遣人手留住这几人,但散朝之后,毕竟不能逗留宫内,也只能怀着猜测离开着咸阳宫。

却说冯劫被叫回,自然是知道扶苏定是问他关于昨日问题。经过一夜思索,心里已经有了数。

这六人再次返回到殿内之后,扶苏高声说道:“诸位请坐。你们站了这么久也挺辛苦。”

李斯立马说道:“公子体恤臣等,实在心怀仁厚!”

扶苏笑了笑,随即几人便落座殿侧席位之上。

“本公子留你们几人,是有一些事情想问问你们。”

“公子请说!”蒙恬说道。

“刚才这朝堂之内众多官员,本公子有些并不熟悉,冯劫你身为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自然是了解这些情况,不妨说说。另外还有如今我们这大秦官制你也详细说说与我听。”

冯劫微微一愣,扶苏问及自己官员情况,自己却是知道,不晓得为何要问这大秦官制:“公子,这朝堂百官,臣都熟悉,自然可一一禀告公子,却是这我大秦官制,叔孙通博士却是更为熟悉。”

“哦,是么,那你先说说吧。”扶苏又转头看向叔孙通说道。

叔孙通听到心里也是有些纳闷,怎么问这么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但虽有心有疑虑,还是说道:“自始皇帝即位,统御天下,我大秦建立了三公九卿官制。所谓三公便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称谓,可上溯至周朝,本为太师、太傅、太保也。

丞相乃是总领国政,如今设左右丞相,亦称相国,下有属官侍从。而太尉一职则总领涉军政务,御史大夫则身负监察百官并天下郡县。

三公之下乃为九卿。分别是廷尉掌刑狱,治粟内史掌钱谷,奉常掌礼,宗正掌宗室之事,典客掌归义蛮夷,少府掌管皇帝府库及日常事务,卫尉掌管宫廷卫士,太仆掌管皇帝车马,郎中令为皇帝侍从。

以上乃是中央官制,皆为帝国中枢也。

其下乃是帝国各郡县,一郡之内郡守总掌政事,郡丞辅助郡守掌事,为郡守之副),郡尉则身领军队,掌守军并治安事,监御史则是监察郡政之官员,直接禀告三公之内御史大夫。其余官署属官众多,臣且不赘述,但皆归郡治之内。

县乡之体制与郡无异,官名虽有区别,实则亦是分领军政事务,相互扶助管辖。

除此之外,帝国尚有单独官署机构,分属不同。且说如今咸阳京畿之官署,中尉之官掌京师治安,下设两丞,管辖斥候、司马、千人三署,皆由太尉节制,但如今我大秦并无太尉,是故中尉由丞相所领,内史一职乃是掌京师政务,与天下郡县郡守有所不同,因司责京畿,故而也归丞相所辖。”

旁边众人,听到叔孙通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都有几分惊讶之色,李斯也颇有些对其刮目相看,没想到一个待诏博士竟然对于如今大秦官制如此熟悉。

扶苏听到这番论述之后,也差不多对于朝廷体制了解的差不多了,听起来的确是层次分明,由中央到地方,官制体系逐次划分,层层递进,郡县乡军政及监察互不统属,各自分立,也避免了沆瀣一气,如此一个庞大的帝国军政系统,不得不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