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秦之神帝 > 第五十五章 兔死狗烹

第五十五章 兔死狗烹

赵河自离开咸阳宫后,便匆匆回到城中宅邸,也不再去那郊外马场,一来是因为身上有伤,需要妥善治疗,二来今日发生此等巨变,虽然咸阳城眼下看似一片平静,赵河深知这其中不知藏有着多少暗流。

朝廷之上,自回到章台之后,蒙毅首先开口谏言扶苏监国,而蒙恬蒙毅两人互为兄弟,世代为大秦效力,忠心不二,口出此言自然无可厚非,假若没有扶苏公子复活,这蒙氏家族恐怕覆灭也是朝夕之间。

今日夏至刺杀行动获得大胜,某种意义上来说乃是挽救了蒙家的命运,情势发生如此变动,且不论蒙恬开口与否,蒙毅自然也要开口。

蒙毅身为将门之后,但却没有进入行伍征战沙场,而是进入朝堂之中,专做文书谏议奏章之职,无论是一开始身谏议大夫,乃至后来官拜上卿,虽无实职,而始皇帝嬴政甚是器重,军政要事多与之商讨,而与这李斯都可以称得上帝王臂膀,长期居于帝国中枢,协助处理各项重大政事,故而不仅对宫廷事务洞悉备至,对这朝堂之内党派之争也是谙熟在心。

赵高自立胡亥为帝,这蒙家兄弟虽然于秦国功劳甚大,但对于赵高来言,则是如眼中钉的存在,有着蒙家兄弟在,赵高且不论有无想要僭越专政的想法,就是有恐怕也难以施展其阴谋诡计。况且蒙恬军权在握,如果真要造反,仅仅一个胡亥的帝王名分根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没有任何作用,已然从始皇帝真正驾驭天下的权威落得为一个象征的存在。

况且蒙毅早就与这赵高有嫌隙,始皇帝在位之时,赵高触犯秦法,而律令森严,蒙毅又秉公操持,自然要把赵高正法,但始皇帝宠信赵高,免去了赵高的死罪,故而双方早就暗仇结下。

赵高身死,蒙毅知道兄长与扶苏公子情谊深厚,自然要趁机而上,一方面乃是替兄长推拥扶苏,另外也是为这蒙家稳固着想,再者蒙毅本就对秦国忠心不二,帝国失主,自然万万不可。

细究之下,蒙氏兄弟,王贲与其子王离,李信及这几位原有军中手下兵将属官乃是秦帝国最为坚实的本土党派,即便这些人等无论明里还是暗中交情或亲或疏,而始终不会走到截然对立的地步。

另外在朝堂内以冯去疾为首,加之廷尉姚贾、治粟内史郑国、典客顿弱、奉常邹彧、内史马兴等,则亦为一派,虽未结党,但其中关系盘根错节,难以言明。深究之下,赵河也知道自己属于此中。概因皆非秦国本土之人,都乃是其余六国之后。

且说这冯去疾,乃是原韩国上党郡守冯亭之后。当年武安君白起率兵攻韩,上党郡与韩国本土道路为秦军攻略所阻,韩王意在割让上党郡于秦,冯亭坚决不肯,执意率上党郡降赵。

其后上党之争终于导致秦赵长平大战,四十万兵卒遭坑杀之祸。冯亭亦战死沙场,及至今日这冯家后人位列秦国丞相,细想下来,不知何谓。

而廷尉姚贾其父乃是魏国之人,自入秦国,凭自己的努力和才智从堪堪小吏乃高升位列九卿,其才其人不可小觑,但论就下来,也非乃纯血党派。

顿弱早年入秦之前,长年居于燕赵之地,也非秦国本土之后,始皇帝未统一天下之时,这顿弱便经常周旋于六国之内,不仅善于辞令,行事果敢,直言不逊。其余者如治粟内史郑国、典客顿弱、奉常邹彧、内史马兴亦皆如此。

这些人,始皇帝在位之时,皆能一心向秦,无有二心,而到了今日郊外之变后,虽然扶苏仁德宽厚,不失为一守成之君,但朝中臣子各有城府,难免怀有异心,况且如今大秦之内,高压律政,积弊久矣,恐贸然更改法令,一则难以施行,二则未免有些杯水车薪,徒劳无获。

此外论及卫尉杨端和、宗正嬴耒、少府章邯等虽乃秦国血统,都只是居其职,行其事,与其他人等无甚瓜葛。

其余九卿属官乃至京畿小吏,虽官职不高,但人员之众,也不可忽视,其中更是混杂,难辨细详。

赵河回到府中,先是请来医者再行好生治疗之后,便居于堂内榻上不住思索。恰逢任猛也出了咸阳宫,领了郎中令一职,心中甚是高兴,又担心赵河伤势,便就来到赵河府邸前来探望。

任猛见过赵河之后,邹月未过多久便也来到赵河家中。

“你信任你大河哥吗?”赵河屏退了屋内仆从之后,面带忧色的朝着任猛说道。

“大河哥您这是什么话,您就如我亲哥一般,又怎么会不信任你呢。”任猛倒是被赵河这么奇怪的问题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难道没发现,你们行动过程中,二世皇帝不幸遇难,扶苏公子并没有任何责怪之意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其实在去皇宫前我也很担心。”任猛的心又突然沉重了下来。

“我知道是因为赵高挟持二世皇帝,当时场面混乱,你们不小心伤到也是在所难免。”

“恩......。”

“你难道不清楚,如果二世皇帝不死,扶苏公子真的能顺利登帝吗?”

“那这么说,赵高挟持,无意间害了二世皇帝,倒是扶苏公子的机遇了。”此时旁边的邹月沉默了半天,突然说道。

“那这有什么不妥?”任猛扭头看着邹月转而又看向赵河疑问的说道。

“嗐,你这头脑竟是这般木头!”赵河有些无奈的说道,心中却是不禁起了担忧。自从马场见到扶苏之后,相谈间颇觉得这扶苏性格有些难以捉摸,与此前耳闻目睹有些不同。

此番胡亥身死,虽然乃是无意间给了扶苏机会,省去了手足帝位之争,但扶苏在朝堂中听闻死讯,并未察觉有任何悲伤之色,反而随即开始考虑更变国政,未登帝位,却行如此之事,分明乃是僭越,即便不日登帝,此番作为明显意味着扶苏早就有这登帝的打算,否则如何能一日之间,就有诸多更替之计。

况且扶苏素来仁孝之名,虽然自己兄弟任猛无意断送了胡亥性命,还立了刺杀大功,赵河只怕这扶苏一旦坐稳帝位,开始究责问罪,维护自己清名,洗刷手足相残的过错,到时候恐怕任猛头一个就要遭殃,蒙恬身为大将军,扶苏向来倚重,肯定不会有什么惩罚。

原本赵河还以为杀了赵高之后,也许情况会明晰很多,此时隐隐间却觉得如今国中格局一时难以捉摸,而一些真正处于阴暗中的蛰伏势力,还都没有显现,恐怕前途难料,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