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秦之神帝 > 第三十六章 叔孙归心

第三十六章 叔孙归心

却说到扶苏最担心的事,蒙恬和叔孙通二人都纷纷正色看了过去。

“自始皇帝平定六国,一扫天下,时至今日,我认为原来六国之人依旧反逆之心不死,你们认为呢?”扶苏问道。

“始皇帝乃不世雄主,灭六国而霸天下,实乃千古一帝,想那些乌合之众现在纵然有异心,怎敢抗衡我大秦铁骑。”叔孙通侃侃而谈。

旁边蒙恬听到此话,心里也颇有一丝欢喜,想着自己家中代代从军,几十年间为这大秦打了多少胜仗,走到今日,不得不说也有蒙家诸多功劳。随后蒙恬也点了点头。

“的确,这些人如果胆敢作乱,臣一定披挂上阵,为我大秦奋勇杀敌!”

蒙恬言语中威势颇盛,也带动了扶苏情绪,但即便如此,目前大秦之内,值得信任和堪当重负的也不过蒙家两兄弟,对于叔孙通,目前只能负责礼仪政令方面。

“天下苦秦久矣。”扶苏缓缓说道。

叔孙通听完后,心内一颤,蒙恬则带着些困惑看向扶苏。

“公子此话怎讲?”蒙恬不禁问道。

“今天夜深人静,我想和你们好好说说我心中担忧,你们也要如实说出你们的想法,不要遮遮掩掩!”

对面二人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对着扶苏点了点头。

此时殿内灯光偶尔闪烁一下,三人浑身都沐浴在柔和淡黄的光亮中,影子也叠重交加,落在各人后方。

“你们不觉得我大秦这些年来刑罚律法过于苛责,天下百姓早就已经重负不堪,即将有动乱反抗的趋势吗?”扶苏眉头紧皱,皱纹中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出一道道黑影。

蒙恬自天下平定之后,长年抗击匈奴在边,自然是对于帝国之内民生了解不多,但是在上郡也行督促戍边修长城之责,每年都有大批民众被征集到边疆,其中或有怨言,也有所听闻,却没觉得有多么严重。

叔孙通自被始皇帝封为待诏博士,长年混迹于咸阳之内,对于民众情况倒是颇有了解,继而说道:“公子多虑了,如今天下已成一体,各郡县兵器已消还为铜,再说我大秦有扶苏公子,又有完备的法令,官员奉公守职,百姓固守本分,何来叛乱之说呢?”

扶苏听到叔孙通此话,心中不喜,叛乱与否自己自然知道,否则大秦帝国也不会因一拨戍边民众作乱而急速瓦解。

“居安思危这个出自何处?”扶苏眉毛一挑,对着叔孙通说道。

“此句乃是出自于《左传》,书中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叔孙通随即答道。

“好,不错,你既然连出处都知道的这么清楚,怎么能说我多虑了?”

叔孙通面带尴尬,笑了一笑:“公子恕臣失言,是臣思考不周。”

“是吗?”扶苏此时双眼紧紧盯着叔孙通,似乎想要从对方眼中挖掘出些什么东西。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两句是你儒家先贤所言吧,本公子命你为博士一职,就是要你能够居其位,谋其政!”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叔孙通面上似乎带着些委屈之色的说道。

“这又出自何处,什么意思?”扶苏问道。

“此句乃是出自《中庸》也,臣的意思是公子既然命臣为博士一职,臣只敢去做目前职位应做的事,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不敢妄论天下之事。”

“哈哈,我真想打你一巴掌,果真是儒家一位好传承!经史子集样样精通,巧舌如簧!”扶苏突然站起来开始大笑,心里想着这叔孙通可真是孙子,感情是在跟自己兜圈子,又担心乱说被责罚,又故意大说天下安定,明面上否定自己,实际上夸奖始皇帝功高卓越,先行说错话,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叔孙通早就知道这扶苏素来喜好儒术,自己有着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想法,如果能借着机会施展抱负,自然不负平生所学,故意激将扶苏,一来试探扶苏到底心思,二来看能否博取更多的权力,而不只是作为一个陪侍顾问。

想通了这些,又见到扶苏这般样子,叔孙通知道自己落棋无差,顿时起身跪倒在地:“公子若要掌掴臣,臣自然迎面而上,心无怨愤。”

“算了吧,本公子要是真打你,传出去成什么了?”扶苏依旧面带喜色,眼中映着灯光,在这寂寂深夜更显眸明目深。

“是,公子这倒是使不得。”蒙恬在旁突然冒出来一句。

扶苏依旧坐了下来,对着叔孙通有些戏谑说道:“起来吧。你们儒家先贤要是知道有你这么一个人精一样的传承,不知道怎么想。”

“臣就当公子夸奖了。”叔孙通整理了下衣衫端坐下来看着扶苏说道。

扶苏现在差不多已经能感觉到这叔孙通是个什么人了,脸皮厚,心眼多,最重要的是的确胸中有货。

“好,那从今日起,本公子就决定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名字之后再说,以后蒙恬你总领我大秦军务,叔孙通总领政务,以后有什么事直接向我汇报!”

蒙恬和叔孙通一听,纷纷起身跪倒在地,口中谢恩。

“好,起来吧。叔孙通本公子再次跟你重申一遍,勿要在我这里卖弄心思,知道你是个人才,如璞玉浑金,今日之后希望你好生做事!”

叔孙通此时也一改刚才模样,神色肃穆的说道:“秉承公子恩德,臣定当为我大秦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扶苏看到叔孙通此时的眼神,发现竟像数日之前与蒙恬初见时的感觉,知道原来此时才真正所谓归心附己了,长长舒了一口气。

“对了,本公子让你跟李斯一起写一份关于改革刑罚律令的草案,你们要加快进度,回头李斯有什么异常状况随时跟我说。”

“臣遵命,另外李丞相那边......”

扶苏见叔孙通有些迟疑,便接着说道:“今晚你二人领这军政之责,明日朝会本公子会一概言明,你不必有压力,凡是为我大秦之人,无贵贱之分,对了我改日再向你请教所谓中庸之道!”

扶苏说完脸上又露出笑容,叔孙通听完也微微舒气一口,口中称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