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变法 > 第十章 战术

弩作为冷兵器时代的王者,在古代的发展可谓极致。

而神臂弓更是其中最极致的精锐装备。

神臂弓是熙宁元年神宗皇帝下令秘密制造,而且管制极严,不容易让人获知,军队法令规定不许遗失一具。

如果打了败仗逃跑来不及携带,那就宁可将它破坏掉也不能落入敌手。

在南宋已经失传。

秦洛只在现代一个弓箭爱好者论坛和网页上看过仿制品。

普通的将士不会拥有这样的弓,可见周大武身份非比寻常。

枢密院?

殿前司?

还是御前带刀亲卫官?

秦洛还想到北宋时一个特殊秘密官方机构——皇城司!

皇城司职责有两项,刺探和守护——监视百官,护卫皇帝。

皇城司是宋朝最高级的间谍机构,其首脑多为皇亲和宦官,直接领导人是皇帝。

这是一个堪比明朝锦衣卫的特务组织。

皇城司本身不是军队,但里面多有才力武勇之士,也用了一些军官统领,并不全是宦官。

周武官如果真是皇城司的人,他不在皇城保护皇帝,监视官员,跑到江宁干什么?

他如此悉心教导自己,难道是想让自己当锦衣卫,不,是当皇城使?

当上皇城使,人工福利高,俸薪厚禄退休无忧,更重要的还可以不费周折接近神宗皇帝。

这似乎是一份好差事。

……

看到秦洛凝神沉思,周武官弹弹弓弦,斜眼看着秦洛,带点得意道:“这弓比你所说的劳什子现代复合弓和反曲弓,又如何?”

秦洛接过来,将弓反复看了几遍递回给周武官。

“这是神臂弓,射程远,比平常的弓威力大一些,能射透铠甲……”

“但此弓要竖立在地面上,踩踏它的机构装填才能发射,不够轻便。”

“这种弓自然比不上现代复合弓,用来练练臂力还可以……”

秦洛轻描淡写的态度让周武官感到严重受挫。

就如同一个人显摆珍贵的古董却被人告之这物只值白菜价。

周武官很不爽。

他又抽出大刀。

这种一言不合就抽刀的方式,秦洛早就习以为常。

周武官刀法之快,力度之雄浑非常人可以抵挡。

秦洛纵身而起,侧身闪避的瞬间,袖袍之下有锋芒划向周武官。

两人高速交错而过,周武官的大刀将秦洛手持的一支羽箭打飞出去。

“臭小子,你想暗算老子吗?”周武官喝了一声。

一道血痕在周武官的脖子上慢慢渗出。

周武官一抹,一手的血。

若不是他提前警觉,这小子手下留了手,真会割断他脖子。

“教头,这种割颈术如何?”秦洛笑吟吟问道。

“阴险!”周武官下了二字评语。

“用于对付骑兵如何?”秦洛又问道。

周武官一下收住动作,“此招,用来割马颈?”

“对”

“你将老子当成马?”

太不尊师了!

周武官举刀劈来,刀锋如潮。

……

痛快淋漓地拼斗一番,林中又飘起烤灸肉的香味。

两人席地而坐,因为神臂弓,现代教官和古代同行又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军事交流。

秦洛诚恳地道:“神臂弓当然是现下最厉害的克敌神器,但在战争中,武器从来不是最重要的,只有作战的官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周武官斜眼看他“没有上过战场,不要纸上谈兵!”

秦洛微笑,“运筹为幄,可决胜千里。”

他续道,“西夏铁鹞子可说是一支经过严格训练、设备精良的特种部队,他们作战其实就是狼群战术…..

周武官挑眉道:“如何破解?”

“当然是以其马之道还治其马之身,就是说骑兵与骑兵的对冲……”

纵观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都有一支强悍的骑兵……

横扫匈奴的铁血汉军;

肆虐东欧的蒙古骑兵;

以骑制骑的明朝开国军团…….

秦洛以树枝为笔,在地下画着纵横战阵。

“两翼迂回、佯退诱敌以及猛烈突袭冲击……”

百年之后蒙古骑兵就是以这种强悍的骑兵战术重创西夏重骑兵,最后让铁鹞子永远退出历史战场。

周武官道“以骑制骑,这个自然不用你多说,若只是以步制骑又该如何?”

“若真要以步制骑,那种让几千步兵组成大方阵对抗骑兵的方法是最愚蠢的,真要制敌,只能尝试以阿萨辛刺客对付骑兵的刀术。”

“所谓阿萨辛刀术,也即是我刚才那种割颈术,用长度不足一尺的短刃,以人为利箭,在侧身闪避的高速瞬间割断战马颈部......”

周武官立时脑补出那种豪烈画面,神情微现振奋.......

秦洛又笑道:“但这种操作难度系数极高,运用前提需得要有我这种身手厉害的特种兵存在…..”

无耻自信......周武官忍不住眼角抽蓄。

“另外一种,就是以长矛阵克敌……”

这是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战阵,历史曾验证过,这种重步兵的长矛阵有克骑制胜的奇效。

至于最后一种,秦洛没有实践过,当然他很想有机会实践,那就是在战场上实施——爆破。

北宋时的火药并未广泛应用到战场之上,若是以爆破惊马,不知会是怎样惊艳的场面?

基于这种太大杀伤力的武器会造成的破坏性后果,秦洛想,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投入使用。

最后,秦洛总结,若要取胜,须得强化官兵,改变“重文抑武”的国策……

周武官眸光灼灼看着秦洛。

这眼神…….秦洛又陡然紧绷了身体.

两人对峙……

山风撩起两人衣襟,揭起一角又大力拍打下来,如战旗般毕毕作响。

周武官伸出手来…….并不是抽刀。

他重重拍了拍秦洛的肩膀,道:“不要太早死…….”

前所未有的凝重。

说完这句莫名其妙的话,他就大踏步离去,阳光追在他身后,宛如镀上一层金轮,让他自带光环。

他究竟是不是北宋大侠周侗?秦洛又不由自主浮起这个念头。

……

一连两天,周武官没有出现。

第三日晨时,秦洛还在半梦半醒之间,忽听静室门锁一响,他也没多理会,犹自倚墙抱胸瞌睡。

阳光自门缝泄了进来,先听到掩鼻嫌弃的声音,接着清脆的嗓音炸响“陈山长让你赶快沐浴更衣!”

站在门口的不是周大武,而是陈山长的书童。

嗯,解除禁闭啦。

秦洛忪怔惫懒地起身,抚了抚压皱的衣袍,才不急不缓跟随书童走出禁闭室。

他沐浴更衣后再次来到山长居室,陈山长已经等候多时。

他语调和气,“这十多天关在静室,可觉得委屈?”

秦洛摇头,“陈山长罚我,是为我好。”

陈山长对此回答感到满意,“让你在静室中思过也是不得为之之举,徐家闹得很厉害......连周教头也不能再留在书院。”

秦洛感到意外“周武官走了?!.......他现于在何处?”

陈山长咳嗽一声:“他本是江湖中人,自有去处........老夫也不知他的行踪。”

秦洛轻舒一口气,又复惆然。

“以后,不要作意气之争.....“陈山长轻叹一声,“否则,会连累他人......”

这是意有所指?秦洛肃然。

顿了顿,陈山长又道:“还记得我曾跟你说过的话吗?”

秦洛恭谨答道:“记得,…….不要跟王相爷谈变法。”

“很好”陈山长脸露笑意:“记得就好。”

门外忽响起剥啄之声,很有节奏的,如同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