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聊斋道缘 > 第四十四章 长生之道

第四十四章 长生之道

“清净,吾徒,此时不醒,何时醒,快醒来。”这一刻有着震耳欲聋的声音,好似从天边传来,直接吓了李子荣一跳。

他身子一抖惊醒过来,只见玄阳一脸担忧地看着他,这才发现自己在诵读道经的时候,竟然不知不觉中晕睡了过去。

“师傅,我睡着了。”李子荣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

“嗯,你没事吧?”玄阳关切地问着,这么一个宝贝徒儿,可不能伤着了。

李子荣只觉得原本疲惫的精神,慢慢地缓解了过来。头脑变得清醒,越来越精神了。

感觉得精神变得更加凝实,如果说以前是钢丝,那现在就是钢筋了。

李子荣笑着说:“没事,可精神呢!”说完就想继续诵读的时候。

玄阳一招手,经文飞到了他的手里:“清净子,过犹不及,今日你诵读的已经够足够多了。一会儿你回去房舍,好好消化理解一番。今日晚饭过后,可继续来这里诵读,直到你背下来为止。”

李子荣摇了摇头,说道:“师父,弟子已经背下来了。”

什么,已经背下来了?!这是何等的天才啊,幸好我玄阳子没有错过。

“那么晚上你可在自己房中修行。”

“是。师傅。”

……

当一个人站在那里,被一群人围着注视的时候,那种感觉并不好,特别是一群有着大神通,大法力的人。

现在,李子荣就有这种感觉,他觉得所有师叔,师兄们看他的眼神,就想要把他看透看穿了。

没办法,谁让李子荣那么特殊呢。

大师兄下山游历一百二十年,却收下了这个记名弟子,带上崂山见过掌门真人,随着一众记名弟子在后山砍树考验。

啧啧啧,这才三天,就通过了掌门真人的考验,正式拜入大师兄门下,成了亲传大弟子。

而且这个大弟子竟然是仙人转世,天生道体。第一次诵读道经,就引来祖师的点化,悟通了灵窍。

紫气灵光更是惊动了后院一众闭关潜修的老祖们。

大师兄这气运鸿天,真令人羡慕嫉妒啊!

“各位师叔,你们能不能别这么看我?”李子荣有些弱弱的问道。

这时,玄阳老道出声了:“清净子,诸位师叔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见见你,顺道给你送见面礼的。”

……

李子荣见过众师叔,也收下了很多礼物,只是大家都是聊了几句,便纷纷告辞离开。

“清净子,以后你有什么修行上的问题,可以随时来问我。”

“好的,多谢师傅。”李子荣点了点头。

玄阳笑着说:“那你有没有最想学习的,我们上清一脉擅长的,各有所不同。但你能想到的,我们崂山应该都会一点。哪怕师傅不会,也会请出老祖来教你。”这句话充满傲气,又是对自家门派充满了信心和自豪。

“师傅,我可以学穿墙术吗?”李子荣突然想起了在聊斋志异里的穿墙术,一脸兴奋的看着玄阳老道。

这倒不是他装出来的,而是他真的对此很感兴趣。这种小法术很实用又神奇,也是很多人所感兴趣的。有人想要去银行金库,有人想要去女生宿舍,还有人想着进入金字塔什么的。

至于李子荣怎么用,怎么想,这个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穿墙术?小道尔,我有两种办法可以让你穿墙而过。第一种,我教你阴阳五行遁术,等你学会了,那时别说是穿墙,只要与阴阳五行有关的,都可以穿遁而过。”

“第二种,那就是学习符箓。将制作好的灵符贴在身上,也可穿墙而过。你要学哪种?”

小孩子才要做选择,大人当然是全要啦!

李子荣想了想,试探的问道:“师傅,我可不可以都学?”

就在李子荣还以为师傅会骂他贪心不足的时候,却没想到玄阳老道竟然同意了。

他点着头说:“当然可以。如果你想要学习符箓,那就要对术法有着深入的了解。如果什么都不了解,只是按照书籍上面来,那么很有可能结果会非常不好。”

“比如说?”李子荣不明白。

“就是说,你对术法要了解。就像你喝过的那碗药粥,乃是黄师侄根据古籍上面的丹方炼制的伐毛洗髓丹。”

“结果古籍上具体的炼制方法有所残缺,他又不懂得其中道理,自然炼制不成丹丸了。好好的丹药,弄成了黑糊糊。”

这次李子荣懂了,就像自己刚开始炼制紫河精元丸一样,不懂其中的道理原因就瞎弄,结果自己还让李维波当了小白鼠。

其实崂山上清观的修行,根本不需要服用丹药的。

他们的《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本身就不需要丹道辅佐。

而黄师兄弄这个药粥,一个是对那些不记名弟子的考验,考验他们是否对上清观信任,也考验他们的胆量。

二嘛,也给那些不记名弟子的一个好处。如果不能成为亲传弟子,那么在道观这么长时间砍树,再服食了这个药粥之后,身体肯定较一般人要强健的多。

不敢说百毒不侵,但起码能健康地活个百来年不成话下。

就像之前的几位不记名的弟子,哪怕不适合修行崂山道法,也都被传授一些江湖剑术等。

下山之后,无论是用来自保,还是谋生什么的,都要比普通人更有优势,也不枉他们在崂山砍了那么多年的树。

只是很多人第一次尝了黑糊糊,都跟王明昌一样,转身就吐了,绝对不愿意再尝第二口。这是极大的浪费,也是极大的损失。

李子荣跟师傅聊了一会儿,也明白了崂山上清观的规矩。师门对这些弟子,根本就是放养的策略。

每个人传授基础的总纲之后,然后看弟子对什么感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道,再分别针对性地传授一些秘术。

比如说,二师叔玄机道人喜欢飞剑之术,这方面,其他师兄弟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比拟,哪怕是玄阳老道也甘拜下风。

三师叔玄虚道人喜欢符篆之道,精通于各种符文,咒术灵符,由符篆入道。

还有其他的师叔,各自修行之道都不同的。

“师父,那我要到什么时候,《上清大洞真经》才能小成?”

“你们一众小辈,也就玄机师弟的大弟子,入门四十七年,才小成。其余弟子还差得远呢。你要脚踏实地,别好高鹭远。”

不会吧?不是说诵读一万遍,就能小成吗?怎么要四十七年,才小成?

那今天,自己都诵读了十几遍呢,这么一算,顶多也就三年就能小成吧?!

黄师兄清灵子还要这么久,才读完一万遍?

“呵呵!小子,你是不是以为只是读总纲一万遍,就可小成?《上清大洞真经》又名《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由《黄庭经》发展而来,乃是我道门上清派的真传道经。”

“要将全本三十九章经书,全部诵读一万遍,才能小成。你想想,一个总纲就有多少字,诵读一遍需要多长时间?”玄阳老道冷笑地说。

看到李子荣有点闷闷不乐的样子,老道有点担心自家徒弟的信心受到打击了,还是解说道:“清净,你是否觉得时间太长?你可知,我们修道之人,本身追求的就是长生不老,逍遥自在。你猜师父今年多大了?”

“七十?一百?”李子荣看了看老道的脸色,估摸着大概的数字,还往上面加了。

“老道今年两百三十六了。”

啥?师父两百三十六岁了。这修道之人,比他想象中要长寿的多。

普通人谁不想要长生呢?

李子荣也想活的更久一些,但没想到这个机会这么简单就出现在眼前了。

要是他学会了,回去定要教父母一起学道,共求长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