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 第七十章 乌程步县令

第七十章 乌程步县令

既然王奇打算置身事外,就打算寻个由头出差,恰好江太监提议去湖州织染局开个交流会,那不走还等什么。

两地织染局要展开深切的交流和问候,探讨绸缎绢布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并明确织染局前行方向,严厉遵守大明朝的指导方针,实现织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织染局大使平乡伯携织染局内侍江泉前去拜访。

两个浩浩荡荡带着随从仆役坐马车出发。

王奇发现这江太监就是个人才,这么好的由头是怎么找到的,看向他的眼神很是敬佩。

江太监靠在马车的软垫上,脸色很得意,笑道:“杂家同平乡伯去湖州一躲,谁能碍着我们?等上面下来人了,咱再回去,左右两天的时间而已。”

这就是这个死太监聪明之处了,湖州距离嘉兴城很近,来回两天左右就到了,路途通达,还能便于传递讯息。

王奇恭维道:“江内侍这机灵劲,本伯爷是自愧不如。”

江太监嘿嘿笑道:“杂家也不谦虚了,在宫里不留个心眼难混呀。”

心里却想,不聪明一点早被你平乡伯卖掉了,杂家是小聪明,你平乡伯却是又阴险狠辣又要立牌坊。搜刮戴家银子,人戴家还感激不尽。

湖州凭借水网密布,气候适宜的天然环境,再加上平原的地理优势,精湛的农耕技术,是个富足的粮仓之地。

再加上明朝手工织坊业的发展,盐商的崛起,当然还有私自海运的商人,商业是相当发达呀。

总之,就是两个字,繁荣。

三个小吏打着牌匾,“嘉兴织染局”“大使”“中官”,马车轿子开始在乌程县招摇过市。

湖州织染局就在乌程县,人家织染局的府衙宅子才是气派,金碧辉煌雕栏砌玉,嘉靖帝赐字的大牌匾,几个迎接的人穿的人模狗样。

咱嘉兴织染局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王奇龙行虎步,满面红光笑道:“冒昧拜访,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说着握住郑大使的手臂,很是殷勤。江太监就跟另一个太监叙旧。

郑大使攥紧王奇的手,满脸堆笑:“这可是平乡伯,闻名江南的大才子,我等何其有幸。”

话罢湖州织染局的小吏接着一堆吹捧话恭维,搞得王奇有些羞涩,这也太热情了吧。

又谦虚了几句,人家湖州织染局就摆好酒宴了,这还能怎么办,吃呗。

郑大使开口了,咱织染局的客房随便住,住多久都行。

江太监差点泪流满面,到底是兄弟衙门,这才是真感情,顿时深灌了几杯黄水。

王奇感叹,其实自家来意人家都清楚,这俩地才几步脚,有啥风吹草动都晓得。

不就是避难的么,我们湖州织染局收留!

……

那悠闲惬意的时光就开始了,每日有湖州商人宴请,书生才子投贴求见,勾栏女子在织染局排队。众人不由感叹,平乡伯才是真风流呐。

一日,王奇正在读经书陶冶情操,有人投贴拜见,本想直接忽略,看到署名不禁一愣,随即唤人进来。

小厅堂内,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白色素袍四方帽,一把折扇一把剑。

王奇一进门,故作惊喜道:“步县令,好久不见耶!”话罢拱手作揖很是恭敬。

步夏轻抚短须,满意道:“进之风采非凡,吾很是羡慕。”

话罢把长剑轻轻放在桌子上,摇着折扇。

王奇暗叹好一副羽扇纶巾模样,坐下后斟茶递给步夏,询问道:“步县令怎么在湖州呢?”

步夏摇摇头,无奈道:“吾在乌程做县令,朝廷派遣,吾也是没法子。”

王奇差点气晕,此人就是桃县前前县令,刚上任三个月就被赶走,如今竟能在更繁华的府城直辖县做县尊,真乃奇葩。

右手持剑左手摇扇就是此君的日常,从来不贪污一分银子,但是从来不做一件事,每日上衙就是吟诗作对,舞文绘画。

以前桃县捕快犯事了,他直接对人家念仁义经书,又念道德经,念到捕快昏昏欲睡大呼俺错了,他才满意抚须。

他又不送礼,不拿礼,没能力,如何弄到这个位置的。

王奇故而询问道:“自在桃县挂印而去,步县令可是经历了什么?为何气质如此儒雅。”

这话说到步夏心坎上了,吾果真有魏晋风流,轻轻吟道:“本是致仕人,奈何赋青词。皇上又东楼,县令吾想辞。”话罢还问:“进之,此诗如何,吾随意而作。”

王奇差点晕倒,皇上想要青词,他给了严世蕃一首,然后换了乌程县令。

可你实在不是当官的料啊!

王奇只能恭维道:“步县令随口之作,已有几分风采。”

步夏喜出望外,王进之可是闻名天下的大诗人,他的点评不会出错,吾果真才华有长进,看来江南风水养人呐。

步夏嘴角上挑道:“吾还有待长进。”停顿了一下又邀请道:“进之,你我再寻些知音,曲水流畅沂上风流,岂不美哉?”

曲水流畅也要到三月啊,王奇吐槽道,随即询问:“步县令县衙公务?”

步夏摆摆手,轻哼一声:“莫要让案牍之事污染吾,吾全交给县丞主簿了。”

得!估计你又当不了几个月县令了,哪有放权放得如此夸张,你整天饮酒作乐,人家案牍劳形,不弄你弄谁。

刚要提醒,转念想到这是人家的生活方式,劝说反而生间隙。能考上进士的人不会是蠢蛋,只是书生气太重了。

王奇只能附和道:“下官就陪步县令曲水流觞。”

步夏大喜,把剑持扇随风而去。

……

还真别说,步县令在湖州人脉真是广,一天时间就请来这么多人,著书立作的大儒都来了一个,几个致仕官员,其他凑热闹的儒生不知凡几,十几个青楼勾栏的花魁,众多仆役布置宴会。

大家纷纷动手,先将鸡蛋红枣放进溪流中祭祀河流,表达对河水滋养农田的感谢,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而后再将鸡蛋红枣捞起吃掉,分享上天赐予的福气。

王奇见这场景也颇有乐趣,独自玩的兴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