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 第六十四章 嘉靖三十八年

第六十四章 嘉靖三十八年

今日便是腊节了,平乡伯府都在吃腊粥,把腌制好的食物藏在地窖里,待明年再吃,各个院子都需要自行驱疫。

王大王二都在给牲畜喂养上好的食料,在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天廷要派牛魔王、弼马瘟和猪戒下界,他们是管理牲畜之神,视察人间牲畜情况,因此在腊节必须给牲畜好草好料好食,以防牛魔王诸神惩治。

而王奇和苏南若正在给远方的亲戚朋友写信。

先是给家里人道明近一年的状况,明年会试之前能归家。

再给便宜大哥还有锦衣卫蔡简叙叙旧,估摸着信到京师大概要年后了,说些祝福新春快乐,心想事成之类吉祥话。

“夫君,今年咱们家生意可是收获颇丰。”苏南若理所当然炫耀道。

“细细道来。”

苏南若轻启朱唇,数着手指头道:“首先就是手工坊,除去买的机器和工人开支,赚了有近五千两。其二就是妾身跟闺友合伙的酒楼勾栏,三个月就开始回本了,余下就是利润。最后就是咱家自己开的绸缎铺子和粮油铺子,大抵有两千两银子进账。”说完脸色很是自得,等待王奇的夸赞。

你这傻娘们,只算进,不算出。就你买的胭脂首饰香料都那么多银子,府里丫鬟奴婢的月例,一年到头哪里存了一分银。

王奇只好赞扬道:“有娘子持家,无忧矣。”

苏南若又开心地捶王奇,又嗔道:“妾身可是羡慕我那闺友,她可是赚了不少银子。”

王奇好奇:“她比娘子还能赚钱?”

苏南若俏脸不屑,轻声说道:“不晓得她有何渠道卖到那倭寇国去,那银子不是像流水一样。”

“又一个违反朝廷海禁的,谁家妇人呐。”王奇随意道。

“城南戴家的。”苏南若答。

城南戴家?不就是织染局那戴孟凡的家族?苏奇有些高兴道:“可真是戴家的?那妇人什么地位?”

苏南若恼怒了,相公莫不是对闺友有企图?随即用手掐王奇的腰间的软肉。

王奇斥道:“莫要胡闹,有正经事。”

苏南若见状,俏脸一瞪,口中却老实回答:“戴家老二的媳妇。”

王奇暗忖,这是不是突破口?妇人聊天打趣荤素不忌没有把风的,搞不好能透露些口风。

于是低声把计划透露给苏南若,叮嘱道:“平日里多恭维她,看能不能看到账册。”

苏南若不干了,娇斥道:“谁愿意管你这腌臜事,妾身这不平白成小人了么。”

王奇大怒:“这有甚?他们不是违背朝廷法例?还私通海贼甚至倭寇,咱是为民除害。”

苏南若不停摇头就是不依,出卖闺友的事怎么能干?还一个劲骂王奇黑了心多管闲事。

王奇心想只好这么劝了,搂紧苏南若的娇躯,无奈道:“行吧,那咱家就受苦吃糠菜,以后女儿没个好嫁妆,平日买条首饰都得犹豫。儿子除了这劳什子爵位啥也没。”说完唉声叹气。

苏南若赶紧询问道:“妾身该如何行事?”

……

除夕,又被称为年三十,是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

平乡伯府二夫妻兼带所有丫鬟仆役全部聚集吃年夜宴会,每个人都有位置,大家兴高采烈。

年夜饭主食就是米饭、馒头、年糕、饺子等。副食有鱼、鸡、腊肉、红烧狮子头等。每个人桌子上一杯屠苏酒。

王奇清清嗓子,高声道:“一年来府里全靠各位忙碌,伯爷府不仅是我们夫妻二人的,更是大家所有人的!喝酒!”话罢端起屠苏酒。

各位丫鬟仆役那个激动啊,主子家不仅月例高,如今还特意敬酒,有的感性的丫鬟甚至眼圈微红,知道这是除夕夜才没哭出来。

苏南若感慨自家夫君这收买人心,自己也不能落后呀,随即娇声道:“今年的红包大家都有份!”

从一旁的篮子里拿出红包银,亲自分发,从王大王二小雅开始,剩下的仆役丫鬟各个有十几两银子。大家感叹主家真是大方啊,明年更加要卖力干活来回报平乡伯府。

王奇给每个人敬酒夹菜,调侃两句,年夜饭气氛非常热烈。

吃完年夜饭就是挂门神、贴春联、挂年画、和贴窗花。都是王奇和苏南若亲自动手,两夫妻异常忙碌,弄完以后稍微休憩,就等着熬夜守岁了。

“娘子,明年你有什么愿望。”王奇问靠在自己肩膀的苏南若。

苏南若和声道:“夫君明年金榜题名,妾身早日有喜。”说完脸色黯然,结婚接近半年,至今没有喜讯传来,过段时间再没有就得张罗给夫君纳妾了。

可是她不想夫君纳妾。

王奇忙安慰道:“这才半年而已,往常我们没这心思,放心吧娘子,顺其自然。”

王奇理解古人的思维,结婚半年没有身孕对苏南若来说压力很大。

苏南若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询问道:“夫君有什么心愿?”

“希望娘子笑口常开,美丽娇媚的脸庞年年如今日。”

“贫嘴”

嘉靖三十年到了。

第二天五更,两人起床都头戴用乌金纸裁成的闹蛾,再互相画上颜色装饰,再配上蝴蝶首饰。

两人出大厅时,王大王二已在等候,互相拜祝道新年快乐,王奇点燃准备好的焚香,开始祭拜,苏南若在院子里抛掷干金,家家陆续响起了鞭炮声,烟花灿烂天空,王二用竹竿挂着大串鞭炮绕着府邸放,祝福新春好兆头。

王大王二的妻子开始包水点心,也就是饺子,这时候的饺子竟然不是猪肉馅。王奇前日就叮嘱好放猪肉,这次还是没放……苏南若在准备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用器皿盛放。

辰时,王奇开始携带王大王二去拜年,江泉家,府台家,只要是府城衙门的官都要跑一趟。

王大手提篮子,篮子里面放的都是红色的新年贺贴,王奇走一家扔一家,也没有主人迎客。规矩就是这样,官小的亲自给官大的送贺贴,人家主人也去上官家送贴去了。

明朝做官新年最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