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启年 > 第七十四章 镇压东林党(一)

第七十四章 镇压东林党(一)

魏忠贤办事一向手脚麻利,这也是他能在短短几年里由一个小小的、厨房里负责烧火的火者一路升迁到宫里有数的大垱的根本缘由。

朱由校正斜倚在软榻上,津津有味的看着东厂新近从无锡送回来的题本。

题本上面除了文字之外,还画着魏忠贤特意从北京抽出来的三百精锐番子前往无锡封禁东林书院的情景。

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画的栩栩如生,显然是魏忠贤特意找来的西洋高手画师所为。

“老魏办事儿就是麻利!”他不禁自言自语着。

这年头哇,想做坏人也得有点本事。很显然,魏忠贤在大明朝二百多年历史里面也属于最为出类拔萃的那种坏人。

朱由校忍不住把这几十张图画像是看连环画一般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

那幅悬挂在书院山门外的顾宪成手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自然是首当其冲被勒令取下来的。

画师的画技不错,将拦阻在大门外的学子们的悲愤、番子们的蛮横都给勾勒了出来,看得朱由校不禁平添了几分快意。

当然,若是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能拦得住魏忠贤手下的番子,那他这个东厂提督也不必干了。在这一点上,朱由校还是相信魏忠贤的眼光的。

接下来的一幅图画上便是山门内的情景。好几个满脸激愤的士子的脸上已经有了些青紫痕迹,如狼似虎的番子们也有好几个是捂着脑袋满脸痛苦之色。

朱由校皱了皱眉,他发现这幅图有些不对劲,便向一旁的林礼问道:“怎么,还有人敢对锦衣卫动手?我看这上面还有几个受伤的?”

林礼心中暗骂那画师愚蠢,只得有些尴尬的答道:“是。东林书院的学子对于皇上封禁书院一事很是义愤,几个领头的、已经有了官身的举子跟锦衣卫的兄弟产生了些冲突,两边都有几个人受伤。”

朱由校盯着林礼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和、锦、衣、卫、发、生、冲、突!你还记得锦衣卫是什么吗?锦衣卫是朕的亲兵!朕的亲兵被人打了,作为朕贴身的内侍,你觉得朕憋屈吗?朕告诉你吧,朕很是憋屈!”

要知道,锦衣卫是直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要是论起来的话,其职权比起后世的克格勃、军统要来的更大,地位也更为尊崇。

他们在替皇帝办事的时候竟然有人胆敢反抗!还把自己的人伤了!这无异于是在用他们的鞋底抽自己的脸!

看着面前不敢说话的林礼,朱由校冷冷笑道:“老魏怎么处置那些人的?连朕的亲兵都被打了,他还有心思搞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你去告诉他,要是二十天之内那些人没有被丢进东厂的诏狱,就让他魏忠贤把自己填进去吧!”

...

当东林书院被封禁的消息传到各地的时候,朝廷里东林书院出身的、听过东林书院讲学的官员立即像是一群被捅了蜂窝的马蜂般沸腾了起来。

东林书院是什么?那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东林书院之于东林党,就如同夫子庙之于读书人一般。皇帝竟不分青红皂白地突然将书院给封了!

愤怒的官员们各自表现着自己的不满。有的上本请求告老还乡;有的则是笔耕不辍,一天四五本地往通政司上书,怒斥皇帝此举无异于“率兽食人”;

就连老成持重的韩爌也有些不满,借着私下里议事的时候和朱由校提过一嘴。

他并不是东林书院出身,不过是对顾宪成等数人的气节比较钦佩罢了;

本来他倒也不该对皇帝动用锦衣卫的事情插嘴,但是整日价的被官员们堵在值房里喋喋不休,闹得他耳朵里嗡嗡直响。

各地的学子也有所反应。先是国子监、府学、县学的学子们纷纷罢课以示不满,再接着便是一些热血的年轻人想宫门口堵门,找皇帝出来给大伙一个说法。

当然,这个疯狂而不切实际的想法很快便被放弃了。以他们的经验来看,像这样闹一闹倒不会引得皇帝太过生气。

若是有人冲击皇宫……恐怕这个人就得在菜市口上走一遭了,说不定还得捎带上几个亲友。

但是皇宫却像是一个无声无息的黑洞,只见无数的本章投进去,却不见任何一点儿回音。

于是,更多的人把矛头指向了上书请求封禁东林书院的杨涟。

若是叫他们骂皇帝嘛,他们兴许没这个胆子;但是对于杨涟他们可是没有一点儿敬畏。

一时间什么“国贼”、“背师”,还有更为极端的“畜吐人言”、“人头畜鸣”这样的词儿铺天盖地地涌入了杨涟的那一方小院里;

甚至还有些极端的家伙想要直接冲进杨涟的家中,幸而被紧急赶来的顺天府尹带人拦下。

这么一来,原本老神在在的朱由校顿时坐不住了。本来他还想多等些日子,等到各方牛鬼蛇神全都跳出来之后给他们来个一勺烩,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那些大臣的话他是一点儿不在乎的。作为一个披着古人皮囊的现代人,朱由校什么骂人的话没听过?他们这些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就他们这水平,在遍地文豪的祖安恐怕连科举都混不上吧!朕就听着,你能奈我何?

但是杨涟不一样。他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将声名看的比生命更加重要。他若是被这些疯狂的家伙给逼急了,恐怕会用殉道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不能等了,也等不起了。

得到消息的朱由校迅速将魏忠贤和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正副指挥使传进宫中,如是布置了一番。

……

很快,两队提着火铳的番子便由驻地出发,将杨涟的小院团团包围起来。

有好事的人不过往院子旁靠近了几步,便听见了一声铳响。

那人回过神来,发现那个首领模样的番子正把手里的火铳对着他,铳口还在冒着袅袅青烟…

他发出了一声不似人声的怪叫,连滚带爬地消失在了街角。

与此同时,前两日冲击过杨涟府邸的人也从顺天府的不同地方抓到了东华门外的一个衙门里。

衙门的匾额上是永乐皇帝手书的明晃晃四个大字:“东辑事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