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改变全人类 > 第二十章:外传:末日

第二十章:外传:末日

2046年流浪者种族正式转交人类,两种FTL引擎的技术以及成品样机,由于人类不知道曲速引擎,以及跃迁引擎哪个更适合自己的缘故,只好人类的科研团队,开始了两手都要抓的准备。

2056年3月4日,人类第一次曲速引擎的飞行测试,即将展开。一个长度120米的长条状无人测试飞船,在地球北极点上方500公里的位置上,等待着出发指令。在经历1分钟的延迟信号之后,联合指挥部成功收到了,位于火星地区已经等待多时的接受舰队的信息。

“报告总工程师阁下,曲速引擎飞行测试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曲速1号无人飞行器已做好飞行准备。”

“开始。”

“各部门注意,曲速1号,开始启动出发程序,倒计时20秒,15秒,10.9.8.7.6.5.4.3.2.1.出发。”

在指令长的出发指令下,操作员迅速摁下电钮,与此同时曲速1号无人测试飞船的尾部,突然出现了拉伸的现象,并向橡皮筋弹出去一般,直接飞向了远方,与此同时其闪出来的光爆,也证明了曲速一号已经超过了光速,随后21分钟后指挥部收到了消息,接受舰队,成功发现曲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退出曲速的光爆,他们正在回收已经失去动力的曲速一号。

至此曲速引擎的首次试航,以曲速一号的结构完整,而宣告成功。与此同时跃迁引擎的逆向仿制工作也接近成功,并在同年的10月21日,成功进行了一次地球至木星的快速飞行。

2076年5月4日,人类第一台20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实现了,量产,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首次攻破了,人类基因库的解码工作,大量的遗传疾病,以及癌症在内的不可治愈的疾病,几乎被人类消灭殆尽,这使得人类寿命大幅度延长的同时,基因优化工作导致的新人类也随即出现,这些新人类的寿命普遍达到300岁的水平的同时,他们的身形虽然与他们的父辈无异,但是对病毒的免疫能力更加强的同时,肌肉密度,骨骼密度,以及视力在内的多种反应人体素质的数据上,远远优于他们的父辈,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况,也得到了全人类的认可,因为只有更加优秀的人类,才能应对未来的末日之战。

2086年10月30日,流浪者种族,在转交第三批先进技术,并把人类的技术成果收纳进入之后,流浪者种族的星舰,立刻起飞飞向了下一个需要提升的种族。与此同时流浪者种族向人类更新了未来侵略军,到达本银河系的具体时间。并把这些监控数据的权限转交给了人类。

2096年1月1日,人类人口首次突破300亿大关,人类军队员额数,首次突破1.2亿关口,与此同时在联合国太空理事会正式建立,随后联合国星际舰队立刻建立,其下属舰队分别由,北美联合舰队,亚洲联合舰队,欧洲联合舰队,以及南美联合舰队所构成,与此同时各大舰队,开始大量建造军用舰艇,以准备未来的末日之战。

2106年1月1日,人类人口突破400亿,军队员额突破3亿,与此同时人类舰队规模也达到了,4500艘,并以每周3艘的舰艇数,持续生产。

2136年1月1日,联合国太空理事会,在考虑到流浪者留下来的监控体系资料,并分析了这个帝国的军事武装之后,随即得出了,人类陆军部队和太空部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如对方的事实,所以人类陆军单兵特战化的趋势,不可避免的提上了日程,与此同时人类陆军第一批基因改造战士的试点工作,开始。在全军一共170万名的志愿者之中一共筛选了5万人参与了这场改造工作。

2146年2月3日,第一批基因战士改造计划,即雪豹计划的1期工作,以改造效果并不明显,而宣告失败,而这些特殊的改造人战士,全部回到了各自的原部队,不过由于这些改造的志愿者本身优秀的素质,以及1期改造工作的帮助下,这些基因改造的战士,都成为了人类陆军部队的骨干力量。

2154年人类首次突破了,每秒1光年的航速限制,至此跃迁引擎以航速更快的优势,在与曲速引擎的竞争过程中,赢得了这场旷日持久的选型工作。

2168年人类首次在距离地球345光年外的一个褐矮星附近,发现了一个外星文明的舰艇,并发现了疑似舰员的,尸体,至此人类文明的基础科研水平,因为这次的发现,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虽然在发现这些信息之前,人类一共牺牲了417名军人,129名科学家,但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人类军用舰艇火力的大提升。至此人类淘汰了之前的氚核鱼雷。

2175年人类文明,首次在太阳系以外的星系,建立移民行星。与此同时人类军用舰艇的规模数量,已经达到了2.2万艘的水平。与此同时人类舰艇的自动化水平也因为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大幅度的减少,基本上一艘重型巡洋舰的标准载员,也就120人,如果其中包括了陆战队在内防止登舰的防御部队的话,也不超过450人。当然极端情况下,1个人就可以让一艘重巡保持自身战斗力,但一个人的话,忙不过来是肯定的了。

2176年人类文明,通过流浪者种族留下来的监控体系,对即将来袭的敌人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就是,人类军用舰艇的战役战术机动能力普遍强于对方的舰艇,而一艘人类重巡的火力也能够对敌方驱逐舰和护卫舰进行一击必杀,但人类军用舰艇的防护水平,也普遍扛不住对方的一轮打击,也就是说,人类舰队,在与敌军的交战上,都是一枪死的节奏。不过总参谋长强调,这是流浪者留下来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已经过时了,如果对方和我们一样,也出现了技术大爆炸,那么我们的火力打不穿对方的防御,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作为军方总代表的总参谋长,在评估了各方情况之后,依旧得出了,人类无法战胜未来的末日战争的结论。与此同时总参谋长提出了,一个代号为蒲公英的计划。

2186年人类政府的代表,联合国太空理事会,正式通过了,代号蒲公英的计划,至于为什么是10年以后通过这项计划,那是因为,人类的观测水平在历经10年的发展之后,才具备了蒲公英计划的执行条件。

2187年人类动用自己的30%的工业生产能力,在一年内建造了一共分15批,总共3000艘能装载至少30万人口的大型空间站级别的舰艇,的与此同时并以1:10的比例生产了3万艘重型巡洋舰,来执行蒲公英计划。

2188年,一共装载着一共9亿平民,以及900万为其护航的军人的15个大小一致的编队,承载着人类的未来分别向,银河系周边的河外星系飞去,他们这次经历为期470年至3200年的航行,把人类文明的种族洒向宇宙深处,至此留在本银河系的人类,又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为了人类文明的能够得以延续,他们必须拼死战斗,即便是被灭亡了,也必须把对人类的伤害制止在本银河系的范围内。至此人类进入了第三次的扩军备战。而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的扩军备战。军费比例首次超过了全人类GDP的4%的上限,达到了15%的水平。虽然人民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但是平民百姓对于军队的军费大幅增加,还是持支持的态度。

2190年,人类已经把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能量利用率提高到了,接近反物质反应堆的水平了,即从0.8%的利用率提升至98%的水平。与此同时人类反应堆技术,允许反应堆能够利用任何物质,进行反应,只不过反应堆能量利用率会根据参与反应的燃料物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理论上任何宇宙存在的物质,都可以参与反应。

2

2190年,人类在反物质制作技术上得到了重大突破,与此同时阳电子炮为首的反物质武器,开始大量装备各大舰队的主力舰艇上。不过人类在等离子武器上的研究依旧没有停止,与此同时人类人工制作的等离子体温度,成功超过了1亿摄氏度的大关。理论上1亿摄氏度的高温,可以瞬间气化任何已知材料,所以等离子武器的小型化,还有待时日。

2202年,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的第12年,人类成功将等离子武器的体积缩小到一个大巴车的水平。与此同时人类在高能激光领域也得到了跨越式的进步。

2225年,末日战争准时打响,第一次接触人类舰艇,以损失145艘重型巡洋舰,重创214艘重巡为代价,摧毁了来袭第一批的敌侦查舰队,这支舰队由98艘重巡,15艘驱逐舰所构成。

2225年,10月13日,在末日战争的第二天,联合国太空理事会正式发布了全面动员令,至此人类把85%的GDP全部投入到了这场末日之战中,与此同时一线舰队根据首次接触战役之中敌我双方的武器水平的差距,以及交战双方的战术风格进行了分析,随后并应用在第二次的接触战,这场战斗UNSC下属的北美联合舰队投入了1280艘重型巡洋舰,参加了这场战斗,来迎战敌由129艘重巡以及48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由于此次采取了新的战术,至此北美联合舰队以1280艘重巡全部受轻伤为代价,彻底消灭了来袭敌军编队。

2225年,10月14日,侵略军在13日吃过一次大亏之后,变得非常谨慎了起来,与此同时他们的抱团行动,也瞬间破解了北美联合舰队之前利用的一击脱离的战术。至此双方进入了不可避免的消耗战,此次UNSC下属的亚洲联合舰队,以及北美联合舰队共计损失,1709艘舰艇。重创敌侵略军编队。使侵略军主力舰队不得不退出战场。

2225年,11月14日,经过一个月的短暂的修整,人类的舰队工业生产速度达到了每天10艘重巡的速度,与此同时大量老旧舰艇,以及民用舰艇参加了改造工作,至此在这短短的1个月时间内,人类新增了12万艘各型号改装战舰,虽然这些战舰的战斗力水平参差不齐,但由于大量的改装舰艇的加入,致使人类主力舰队能够腾出手来对付侵略军的主力舰队。

2226年,在人类与侵略军的互相的冷枪冷炮了很久之后,在9月4日的时候,距离地球1290光年外的开普勒3号行星殖民地,向联合国太空理事会发出求救信号,在根据开普勒3号防御舰队的,战情通报,UNSC命令已经修整完毕的南美联合舰队,欧洲联合舰队的舰艇,组成联合编队,向开普勒3号行星加速飞行,

与此同时由于开普勒3号行星殖民地,通报里提到,敌方侵略军首次采取了轨道空降战术,所以这次UNSDF出动了120个合成营,以及其装备支援开普勒3号。在太空中双方你来我往打的非常热闹的时候,UNDF的合成营部队,则遭到了重大伤亡,因为他们发现,侵略军的地面部队士兵,跟人类战士一样,都是可以做到战至最后一刻,有的时候他们的战斗意志,也的确让UNDF官兵们为之钦佩,由于侵略军士兵每个士兵都有一颗光荣弹,所以在这场战役中,人类没能俘获任何一个侵略军士兵。与此同时人类单兵技术装备的落后,显现了出来。

至此同年11月3日,雪豹计划重启,与此同时雪豹计划,开始在全军上下寻找,第二批志愿者。

2227年1月1日,人类在承受重大伤亡的情况下,雪豹2期计划正式展开,这次由于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所以这次的选拔,并改造的目标,是把人类改造成数量相对较少,但装备极其精良的特战部队。至此雪豹2期计划志愿者一共3500人正式在地球接受改造。

2228年1月1日,历经一年的改造,适应性训练,从全军320万志愿者里选拔出来的3500人组成的特战部队,活跃在各大舰艇,各大地面战场之上,对侵略军部队造成了重大的伤亡的同时,在同年的3月5日,在启明星殖民地的战斗过程中,雪豹2期队员,路易斯中士,成功拆除了侵略军士兵的光荣弹的同时,他的同伴,安哲民中尉,成功打晕了这个侵略军士兵,并将其俘获,成为人类首个成功俘虏的外星侵略军士兵,

与此同时从侵略军士兵的口中,了解到了自己的敌人。他们称自己为克洛诺斯帝国。在说出自己的帝国名称之后,这个士兵立刻启动了自己大脑中的神经闪光弹,至此这个士兵也因为神经闪光弹的作用下被炸掉了脑袋。

2230年3月由于雪豹计划表现优秀,所以在雪豹2期志愿者的基础之上,UNSSF科学团队,成功制定了新的雪豹3期计划,与此同时将克洛诺斯侵略军单兵装备更新的状况也考虑在内,理论上雪豹3期的战斗效能应该是雪豹2期的400%的水平。因为雪豹2期的技术大多数都是成熟技术,新技术比例也就27%左右,而在雪豹2期的使用和改进之下,雪豹3期的基础就非常进步了,所以雪豹3期计划,开始了大量的志愿者接受。与此同时雪豹2期的技术也下放到各大陆战合成营部队的普通士兵之上。

2235年在雪豹3期计划执行之后的5年时间,雪豹3期的突击队员,对克洛诺斯侵略军高级军官的暗杀,基本上让克洛诺斯侵略军陷入了人人自危防不胜防的境地,由于包括舰长在内的高级指挥官,被雪豹2期改,以及雪豹3期战士的,连续暗杀之下,克洛诺斯舰队的指挥效能明显降低了不少,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经验不成熟的中级初级军官被临时提拔到舰长在内的高级指挥官岗位的缘故,UNSF的伤亡情况显著降低,基本上达到了1.5:1的水平。与此同时在人类科研部门的不懈努力之下,总参谋部的作战模拟想定来看,交换比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4个月时间内,降低至1.2:1的水平。

2240年,雪豹计划的2期已经全部提升到了3期的装备水平。与此同时,UNSF的一次意外突袭,让UNSF成功发现了,克洛诺斯侵略军的后勤补给虫洞。与此同时UNSF成功发现了另外两个备份虫洞。由于UNSC总参谋部认定,克洛诺斯帝国的实力要远远高于我们人类的实力,所以如果任由虫洞继续保存下来的话,那么人类输掉这场战争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一个倾UNSC全部力量的突袭计划,随即递交给了UNSC总参谋部的上级议会上。

2241年1月1日,就在总参谋部递交计划的第三天,UNSC议会正式批准了该计划,与此同时UNSF下属的亚洲联合舰队以及实力最强的北美联合舰队负责摧毁掉克洛诺斯侵略军部队的主要虫洞,即1号目标附近的所有敌军舰艇,与此同时要为UNS【联合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缩写。】的突袭控制室,争取时间。与此同时欧洲联合舰队以及南美联合舰队负责摧毁2号,3号备份虫洞附近的舰艇,与此同时与1号虫洞附近的UNSF舰队一样,也需要为UNS的特种作战突击团,争取时间。

2241年1月5日在人类军队的高效率的动员之下,人类部队几乎出动了能够出动的所有军用舰艇,参加了这场战斗,一共有15万艘各型号的战舰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了战场。由于火力打击效果上,双方不存在代差,所以在人类舰队的高效率指挥体系之下,人类军队以数量5比1的巨大优势,很快得到了战场的主动权,因为双方都是一枪死的存在,所以双方随即进入了血腥的消耗战状态了。

在雪豹3期突击队队员的强大实力之下,第一特种作战团成功在登陆14分钟35秒的时候,清除了虫洞控制室内部一共4500人的守军。与此同时第二特种作战团,第三特种作战团也分别在17分45秒,19分34秒时,消灭了2号3号虫洞控制室的全部守军。在网络破解10分钟之后,1号虫洞开始正式过载,并开始反向运行的同时,正在喷吐着物质。而2号和3号作为备份的虫洞,由于没有开启的缘故,网络破解进度比1号要快得多,分别在3分钟,和2分24秒时,完成了破解工作,并设置了不可逆转的过载操作。

2242年1月2日,由于虫洞已经被摧毁的同时,人类军队成功挫败了几场克洛诺斯试图重新建立虫洞的企图之后,面对人类工业每小时10艘重巡的恐怖产能面前,在衡量了自身突击部队已经损失过半,已经失去兵员补给的局面下,克洛诺斯第17远征打击群司令,向UNSC总参谋部递交了停战请求。

2242年1月3日,在大力神号主力舰上,两军高级军官团,正式会面,并签订了UNSC与克洛诺斯第17远征打击群的停战条约。与此同时克洛诺斯舰队将会在2243年1月1日之前,完成收拢部队,撤离等一系列工作。

2243年1月1日,克洛诺斯第17远征打击群,正式消失在UNSC远距离探测器上。

2243年1月2日,UNSC开始进行战后重建工作,评估殖民地设施,以及舰艇,科研单位,工业生产能力,以及人员受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