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世子爷的小娇娇 > 第十一章 兄长眼中出乖妹

第十一章 兄长眼中出乖妹

谢含玉虽没有喝醉,不过未免被兄长教训,她回府后先换了衣裳,又洗漱的香喷喷,保证半点酒味都闻不出来后,才神清气爽的前往谢君玉院子。

但谢君玉是谁,只拿眼一看,便淡淡道:“同谁一起喝的?”

谢含玉其实也没指望能瞒过去,笑嘻嘻的道:“跟寇光喜一道去的。那家伙嚷的厉害,结果半个时辰不到就不省人事了。”

谢君玉微微皱眉:“你是个……”

“我是个女孩子,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哪有女孩子跟男子一道出去喝酒的?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唾沫星子都能把我淹死。”谢含玉一字不差的将谢君玉要说的话说完了,“可是哥哥,我在外面就是谢君玉嘛,谢君玉为什么不能喝酒呢?”

她那振振有词的小模样,将谢君玉都气笑了:“你何时见我与同僚一道出去喝过酒?”

谢含玉:“……那还不是你性格太差,人缘太差的缘故。”

她虽然嘀咕的小声,但以谢君玉的耳力又怎么会听不到。

他神色微变,一旁的福顺忍不住上前,似想要为主子分辨两句。

谢君玉抬手阻止他,平心静气的问:“你找寇郎中喝酒,所为何事?”

“还不是为了打听新任侍郎大人的事情。”谢含玉没有留意到那对主仆之间的小动作,兴致勃勃的问:“你知道我们新来的侍郎大人是谁吗?”

谢君玉当然知道,但不忍拂她的兴,便佯装不知:“难不成那人还大有来头?”

“当然大有来头!这个人的头衔好多的——”她伸出手指头,一一数着:“西凉王世子,原侍卫亲军司指挥史,现神策军统军,以及礼部侍郎,瞧瞧人家这履历,厉害吧?”

谢君玉微一沉吟:“怎会是他?”

谢含玉就将变态把七皇子打断了腿之后,贤妃、贤妃娘家、以及皇帝等几方势力扯皮一事说了,“明面上仿佛是照顾贤妃及其家人面子,让他来礼部学习,却偏偏又把礼部侍郎之位给了他。这哪是来学习的?分明就是走个过场罢了。”

“会是这样简单吗?”他如今草木皆兵,担心孟星阑是为了丞相府刺客一案来的。

“不然?凭他前来坐班还带着自己的宠物,那赵胖子见了他跟见着粑粑的苍蝇似的殷勤,还真能教他什么礼仪礼貌吗?”

“含玉!”

“失言失言,哥哥莫怪。”谢含玉嬉皮笑脸的混过去,“反正我觉得他在礼部呆的时间不会很长。”

“此人一贯跋扈,行事不择手段,且下手狠辣,被他盯上的人非死即残。在朝中名声不佳,不好相与。”不管他来礼部是何原因,谢君玉都要妹妹明白一件事:“尽可能远离他,明白?”

谢含玉光听进去前半截,深有同感:“非常不好相与,就是大变态一个!”

谢君玉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你已经得罪了他?”

谢含玉当然不敢告诉自家兄长,昨晚上就已经将人得罪的透透的了,今天更是罪上加罪,大眼睛骨碌碌一转,笑嘻嘻的道:“也没有很得罪,一点点而已——谁让他一来就把我指使的团团转,让我给他洒扫送饭就算了,还得照顾他的猫,你说气人不气人?”

“你做了什么?”谢君玉无奈的看着她。

“嘿嘿。”谢含玉得意的笑了两声:“也没什么,我就当着他的面吐给他看了而已。”

不等谢君玉责备,她就抢先道:“我总不能白受了这气吧。你放心,以后他不招惹我,我也绝不会招惹他的。”

想起那人离开时那阴沉到家、俊脸几可刮霜的样子就觉得暗爽。

虽然其实她自己也没好受多少,想到那老鼠都还会胃袋翻涌。

谢君玉顿了顿,似有什么话想说,最后却又咽了下去。

半晌,他淡淡道:“不要小看此人,他能以一己之力,小小年纪就在京都站稳脚跟,得以被陛下委以重任,绝不是等闲之辈。你如今代我坐班,更该谨小慎微,勿要行差踏错半步,以免招来大祸。”

……

谢含玉离开后,福顺才不解的询问道:“少爷,为何不让姑娘与那孟世子多接触?如今孟世子接手了神策军,丞相府刺杀案必然也是他在查,若能第一时间知道他们的进展……”

谢君玉顺着他搀扶的力道趴下后,才道:“她被我养的不谙世事,天真跳脱,虽说有些小聪明,但那点小聪明都不够孟星阑看的。若非我眼下寸步难行,我是真不放心让她去官署。”

福顺愣了下,少爷口中说的,不谙世事、天真跳脱,真是他们家姑娘?

少爷莫不是对姑娘有什么误解吧?

怎么他知道的姑娘,跟少爷所说的,完全对不上号呢?

如果谢含玉知道此时福顺所想,定要哈哈哈大笑着告诉他,那是因为兄长看她时戴的滤镜太厚了。

过了一会,听谢君玉轻叹了口气:“那孟星阑从未与我共过事,未必就会发现。便是真的发现……罢了,生死有命。”

……

以往早起对谢含玉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事,总要哀嚎挣扎半天才能起得来,今天却不一样。

不等丫鬟服侍,她就自己穿戴好了,兴冲冲一头扎进了厨房。

丫鬟春花大惊失色的追上去:“姑娘,这一大早的,您进厨房做什么?”

谢家大本营并不在京都,而是远在兰陵。

兰陵多世家,世家多学霸。

不过谢家在兰陵,也算不上顶有名顶厉害的世家,勉勉强强,也就是个中等偏上的世家罢了。

谢君玉与谢含玉这一支,却是早出了五服的,据说就是个远房旁支的血脉。

谢家到如今,学霸也不多。朝中做官的,加上谢君玉,也只有两个远房叔伯。这两个叔伯真论起来,也是五服内都够不着的。

叔伯们都是五十奔六的年纪,终其一生的经营,官位自然比才入官场半年的谢君玉高的多,最高的那个叔伯,就是孟星阑曾提过的户部尚书。原本谢尚书是想走门子将谢君玉调到户部他自己眼皮子底下的,谢君玉却执意辞了人家的好意。

让谢尚书生气的还不止这一桩——据闻原本谢尚书打算自掏腰包给他们兄妹俩置办宅院,谢君玉还是不干。

他带着谢含玉,赁了现在这座二进小院。

他们家服侍的仆人不多,就他们兄妹二人,又没有长辈同住,谢含玉为着方便,也不愿意买太多人在府里充场面。

门房一个,她的丫鬟一个,谢君玉的小厮两个,厨娘一个,园丁一个,洒扫婆子跟丫鬟两个,就齐活了——这些还都是当初从兰陵带过来的,跟着他们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