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小鱼儿的世界 > 16

“好了,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就讲到这里,好听吗?”故事讲完后,老师总会满脸笑容地看着大家,看着一张张意犹未尽的小脸,倾听他们的意见。

“好听,老师。”小朋友总会立刻回答,然后问,“可是,后来怎么样了?黑暗骑士和彩虹公主最后结婚了吗?”

“这个,就由你们来安排吧,你们觉得呢?”老师总会把故事的一部分交给孩子们来完成。

“结了!他们还生了好多可爱的宝宝呢。”孩子们肯定会这么说。

“那他们后来是住在幽灵城堡还是彩虹王国呀?”一定会有小朋友继续问。

“我想知道他们两个后来有没有变回原来的样子。”

“彩虹公主还有魔法吗?她的彩虹还在不在呢?”

“蓝色的猫咪后来哪里去了?”

善良的小朋友总是非常关心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也总会通过自己的想象来给他们一个很好的结局。

“老师老师,现在还有彩虹王国吗?”孩子总是分不清虚构和现实,希望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嗯,这真是一个好问题。”这时,老师一定会蹲下来,看着这个小朋友的眼睛,把手轻轻按在她的心上说,“有啊,彩虹王国永远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老师,再讲一个吧,我们还想听。”一定会有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提议。

“好啊,好啊,大家想听什么?”

要听故事当然没问题。故事屋里的老师,随时随地可以给孩子们讲大家想听的任何故事,同一主题可以讲无限个版本。如果是临时编的,每个故事每次都不一样,老师从来不会重复自己。

当然,由于是即兴讲,不可能每次都很完美。用大人的标准来评判,很多故事可能首尾不相顾,甚至错漏百出。但,孩子们只是故事的参与者,只要从中感受到快乐、悲伤、新奇或者平淡,就心满意足,而不像大人,是故事的评判者,永远在考虑符不符合逻辑、情理,有没有意义。

如果听故事的人比较少,只有几个的话,老师还会部不断向小朋友们提问。故事中的人物穿什么样的衣服,住在哪里,是干什么的,喜欢做什么,现在要去哪里,怎么走,怎么做等等,由孩子们决定,把故事情节走向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参与设计故事环节,然后大家一起把故事编完。

小朋友们每次都特别积极。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老师惊奇不已,暗暗感叹大人再怎么努力,思维终究受限制,跳脱不了生活经验,达不到孩子们那种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境界。

大人只会合理的假设,想象力不过是奋力拍翅膀,却怎么也飞不高的母鸡。孩子们才具有真正的想象力,它们就像矫健无比、自由翱翔的雄鹰,眨眼之间就可以飞上山巅,冲入云霄。

孩子们会通过想象来表达一切渴望,而大人,因为知道无法实现,已经连渴望都没有了。

老师即兴编故事,带动孩子参与,目的是为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告诉小朋友们,想象是一件自然而然,特别轻松的事情,根本就不费力,也一点都不神秘。只要人们愿意,随时都可以想象出无穷无尽的故事来。

孩子们受到这样的影响,当然会很积极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膀,建立自己的童话王国。他们也像老师一样,个个都是讲故事高手。

故事屋旁边还有一个影音室。每个影音室里有10到50个可以语音对话的智能机器人,通过生动有趣、形象活泼的影音,演绎、回答孩子们的问题。比孩子耳后的微型机器人回答问题的功能强大得多,也直观得多。

有了它们,孩子们的小脑袋瓜里喜欢、好奇、疑惑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为什么有了微型机器人还要影音室呢?因为它们各有优势。

微型机器人是贴身的,孩子们的问题常常是随机的,有了问题就问。如果得不到及时解答,一会儿就忘了,不会再提起,必须有一个无所不知的贴身老师。

影音室里的答案更加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更能吸引孩子思考和互动,激起寻根究底的欲望。

问问题就是想求知,还有什么比自动自发、随时随地学习更有效?所以,幼儿园双管齐下,满足孩子的需求。

尤其五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两种机器人,来获取想要的信息,完成自己小小的项目研究,就像大人到图书馆、电脑上查阅资料一样自如和熟练。

小一点的孩子,刚开始找影音机器人是因为好奇、好玩,慢慢向大孩子学习,受他们影响,自主意识也变得越来越强。

当然,影音机器人的屏幕是非常好的,一点也不刺激孩子的眼睛。即使孩子趴在它面前对话一下午,眼睛也不会干涩、疲劳,视力也不会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