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枭商 > 第三章 知县来信

第三章 知县来信

趁着小颖做晚饭之余,王毅在厅里踱步,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又走到后院,看起了徐广拉胚。

对于陶瓷,王毅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纪录片,还和有这方面爱好的生意伙伴去过艺术展,实际把玩过不少作品,但他在陶瓷这块绝对算是个门外汉。

徐广并没有像电视里的大师那样用手拉胚,而是使用一种简陋搅拌机和拉胚机后,王毅隐约猜到了他在做什么。

他在研究批量化生产!

王毅不由摇了摇头,这些“机器”实在是粗糙,甚至连机器都称不上,整个设备全是用木头制成。

和土机对精度没什么要求,只要能把土和均匀就行了,但拉胚机没有好的承轴,又没有利用匠人的经验来校准,光用一个类似于车刀的磨片来塑形,既没效率又没质量,难怪烧出来的作品连他自己都不满意。

“老爷,晚饭做好了。”

两人一个在认真干活,一个在认真观察,都没有说话,直到小颖过来叫他们吃饭,徐广才停手。

桌子上摆了三道菜,都是素,不过看上去还挺有食欲。

王毅先动筷子尝了一口,虽然很家常,但味道比想象中好,油盐都不缺,他不由对小颖点了点头表示赞赏。

在王毅所知道的历史中,除了达官贵人,普通百姓能有个温饱就不错了,衙役也只不过是一根手指头抱着官老爷的普通百姓,能有这样的生活水平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了。

这顿晚饭吃得有些沉闷,王毅和徐广两人有点心照不宣似的都没有开口说话。

王毅是觉得言多必失,徐广则想着如何改工艺,同时也觉得王毅大病初愈,不适合说太多话,于是在小颖端上他最爱的酒后,他都没有动杯子。

这夜,王毅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他起身洗漱完,吃了点粥后便独自出了门,想在这城里转转。

砂石街道、青楼画舫、手工作坊、庙宇阁楼、青山绿水,还有河边一排排的柳树……

王毅亲眼见识了这个古色古香的世界,一下子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穿越过来,感觉时间似乎都被按下了慢放键,一切都显得悠闲自得,除了面有菜色的百姓,以及他们看自己的眼神。

景德镇曾经单独划州,后来改成了县,但在王毅这位后世人的角度看来,这种规模的小城,称之为景德“镇”都是夸大了的。

整个县城最多两万人,知县骂老婆估计全县人都听得到,更别说王毅这个经常巡街的衙役被歹徒重伤的爆炸新闻了。

“呦,王捕快,您伤好啦?”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豆腐花来一碗?唉!您这可是为民除害受了伤,不要钱,不要钱!”

“……”

这走在街上,王毅发现似乎没有一个人不认识自己的,让王毅充分感受到了来自瓷都的热情。

他只好像平时去应酬那样对他们一一点头微笑,没过多久脸就僵了,不得不提前打道回府。

“小颖,我以前出门见人是怎么打招呼的?”

“打招呼?”小颖似乎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抿着小嘴笑道,“老爷通常都是板着脸不说话的。”

“哦?”王毅不由有些哑然,“也是,不然当个衙役未免太苦逼了。”

小颖忍不住又笑了笑。

王毅这会儿发现,这小丫头,笑起来有点小酒窝,倒也眉目清秀,一身月色的百褶长裙,眼睛里透露出调皮机灵。

小颖则想着,老爷醒来说话好像有点神神叨叨的,但大体意思她还是能够听懂,甚至觉得这样的老爷挺有趣的。

当然,严肃起来的时候,似乎也比以前更有威严了,昨天下午问她话的时候,那威严的神情把她吓得背都湿了。

那种威严,即便是知县大人升堂的时候都没有咧!

吃过午饭,王毅正准备午睡一会,门外又传来敲门声,在得到王毅的允许后,小颖出去把人领进了客厅。

来人长得虎背熊腰,肥头大耳,王毅一看便知道这就是和他一起在衙役当差的伙计张昌,两人平时虽是搭档,但因为王毅的双重身份,张昌对王毅一直都保持着距离。

“张兄。”王毅笑着站起身迎接。

“王兄。”张昌也对着王毅作揖,随后抬头端倪了一下王毅,笑着道,“那日王兄身中数刀,血流不止,我还以为回天乏术了,没想到这么快你就生龙活虎了。”

王毅也客气地笑了笑:“生龙活虎道说不上,只是能走几步路,不至于留下残疾罢了。”

“王兄哪里话,你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往后发达了别忘了张某就行。”

“这是肯定的……”

宾主入座后,又客套了几句,小颖沏了一壶茶端上,王毅端起茶杯后笑着问道:“这会张兄该是要当差吧?怎么有空过来?”

见王毅谈到正事,张昌收起了笑容,正色道:“是知县大人让我过来探望一下王兄,询问一下王兄这段时间家中可有难处,知县大人必定为你排忧,顺便让我把这封信交给你。”

张昌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王毅。

王毅接过信后,并没有当场拆开,而是放在了桌子上,先回答张昌:“还劳烦张兄特意跑一趟了,王某家中并无难处,还请张兄回去后,替王某谢谢知县大人一番美意。”

“这个自然。”张昌见王毅并没有拆开信封和他共享情报的意思,便很识趣地站了起来,“那如果没什么事的话,张某就不打扰王兄养伤了。”

“张兄不多坐一会么?”

“张某还有公事在身。”

“哦……如此我便不再挽留了,小颖,你帮我送送张兄。”

“是!”

目送小颖和张昌离开后,王毅看向了桌子上的信封,犹豫了一会儿,才拆开信封。

待他看完,小颖也正好折回来,看到王毅的脸色不太好,不由有些紧张地问道:“老爷怎么了?”

“没……没事。”王毅有些心不在焉地回了句,“只是知县大人让我明天回去当差。”

“啊?!”

小颖顿时鼓了嘴巴:“怎么这么快就要回去当差?老爷您的身体还没好全呢!”

看见小颖生气的样子,王毅不禁又有些好笑。

这小丫头到还挺顾主……

他担心的倒不是这个,而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他不会武功……

这露馅是小事,被人反杀可就亏了。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大多数的衙役都是官府里混吃等死的蛀虫。

而衙役也分为三六九等,民壮、库丁、斗级、铺兵为良民,这些人算是官府体系中的临时工,有一定的实权,手下也有人,兴致来了还能调戏一下良家妇女……

皂、快、捕、仵、禁卒、门子则为贱民,地位等同倡优奴婢,脏活累活都是这些人干的。

王毅当然不会是贱民,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景德镇衙役里的头头,按理来说应该是蛀虫中的蛀虫,对武力值没有需求才是……

但那也不是绝对的。

在一些民风彪悍、劫匪横行或者官老爷本身就干坏事的地方,衙役面对的可就不是良民百姓那么简单了。

不然“王毅”上个月是怎么受伤然后归西的?

王毅把目光转向了窗外,思绪似乎穿过了墙院,俯视着这座表面上看起来一派祥和的小城,感受那隐藏在暗中的汹涌……

王知县,王承宣……为什么这么急着让他回去当差呢?

他是去,还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