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游戏体育 > 最强内线霸主 > 第20章 卡位

这小子还真拼啊!

场边的卡莱尔看着李清在球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着,拼尽全力去争抢每一次球权。

快船队任何一个人杀到小牛队的篮下,都必然遭到李清的强力狙击。

甚至就算是外线,只要有挡拆,李清的延阻干扰也必然如约而至。

诚然,他的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都会被对手的假动作欺骗,失去防守位置。

但是他就算是失去了位置,也绝对不会放弃,从来都是第一时间回去补。

以他的运动能力,哪怕是动作落后了两步,在大多数时候,也能够做出有效的干扰。

他不光给自己补位,还在不停地给队友们补位。

这支小牛队除了巴恩斯以外,其他人的防守都属于联盟中下水平。

而他们又没有太多防守的心思,很轻易就被对手给过了,而且也基本上不会去追。

于是,球场上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小牛队的大多数球员都在那看着,而李清一个人东奔西跑,整个三分线内,都是他的活动范围。

他当然达不到防守覆盖整个三分线内的水平,但是,他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那个华夏人显然是小牛队中最努力的一个,我们查到了资料,他的名字叫李,来自华夏的一所大学,今年刚满二十三岁,没有通过选秀直接进入NBA。”

快船队的解说员显然也有些被李清的表现给打动了,甚至都不吝啬给予一些夸奖。

“我很惊讶,在华夏的大学中,竟然还能培养出这么有能力的球员,看来,我们球探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在这世界上,还有许多高水平的球员没有被发掘出来。”

当然,这位解说员能够这样侃侃而谈,评论NBA球探工作的不足,主要还是因为快船队目前在比分上领先了不少。

格里芬本场比赛的状态不错,不管是面对老迈的诺维茨基还是年轻一些的鲍威尔,他都游刃有余,连续打成。

而他们通过保罗交易中得到的路易斯威廉姆斯,在经历了赛季初短暂的不适应之后,逐渐恢复了大腿本色。

虽然他只是替补登场,但是他上场了之后表现得十分活跃,不管是突破还是投篮,都给小牛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在他们俩的带领下,快船队在主场完全压制住了客队。

第一节结束,小牛队落后了11分。

“李,第二节你去主防格里芬,你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阻止他得分。”卡莱尔在节间做出了调整。

或许是为李清在第一节的努力所感动,又或许是想要看看他的单防能力到底怎样。

总之,卡莱尔给了他一个机会。

“好的。”李清没有犹豫,接下了这个工作。

格里芬早年间是NBA最著名的野兽派大前锋没有之一。

他从出道起,就已各种各样爆炸的扣篮征服了所有人。

除了扣篮之外,他的得分能力也相当突出,新秀赛季,他就能够场均得到22.5+12的爆炸数据。

这个数据,甚至足以碾压詹姆斯杜兰特等一众天皇巨星的新秀赛季,绝对算得上是最为强势的新秀表现。

然而,与那些天皇巨星们不同的是,人家第一个赛季都是自己最弱的赛季,以后每个赛季都会有巨大的进步。

而格里芬似乎出道就是颠峰。

虽然他的各种技巧,他的投篮,他的射程也是一直在进步,每个赛季,球迷们都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新的东西。

但是,从数据上来看,他的新秀赛季,真的就是他的巅峰了。

场均12.1个篮板,生涯最高,那以后,他甚至都只有过一个场均篮板过10的赛季。

场均得分22.5则是生涯第二高。

提及格里芬的个人进攻,除了扣篮之外,你很难再想到别的什么。

实际上,他可以算得上是当代进攻手段最全面的大前锋之一。

他能够在低位背身单打,他能够在高位跳投,他甚至还拥有着内线球员中数得着的运球能力,这让他的突破也还算不错,这一两年来,他还练出了三分球,让自己攻击范围变得更大。

可是,他的这些手段,并没有任何一种可以拿出来作为招牌招式或者关键时刻的杀招。

防守这样一位什么都会一点,但是什么都不太精通的球员,也不知道到底是困难还是简单。

李清站在格里芬的面前,心里面也有些没底。

他只能尽力去做。

格里芬第二节上来看到对位防守自己的球员换人了之后本来是毫不在乎的。

通过第一节的比赛,他能看得出来,这个华夏人速度快弹跳好防守积极。

这样的防守球员,通常情况下是很难对付的。

但是格里芬在NBA混了这么多年,早就经验十分丰富,面对各种防守球员,都很有心得。

他知道,对付这种跑跳能力出色的运动型中锋,和他们比速度比弹跳肯定不是最佳选择,他现在经过了几次伤病之后,运动能力比早年也大有不如,没有必要去和年轻人较劲。

对付这样的球员,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低位去,利用脚步、经验、对抗能力来打。

所以,格里芬第一个回合进攻就想要往低位去挤,然而,他这么一挤才发现,他根本就挤不动对手。

李清防守格里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卡住位置坚决不让对手要到低位。

格里芬的低位进攻技巧和脚步是现在的内线球员中顶尖的,那就不给他到低位的机会。

要不到足够深的低位,那还谈什么低位进攻呢?

卡位这个东西,主要考量的是下肢的力量和吨位。

李清体重和格里芬差不多,下肢力量则是要强出很多。

所以,他一旦卡住位置,那就真的像是一堵墙一样,分毫不动。

NBA历史上,确实有不少内线,他们会用各种假动作和技巧来要到够深的位置,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会练这些小技巧了。

力量不足,你就无法在低位的对抗中占据上风。

而对抗不够,哪怕你要到了位置,也无法很舒服地做动作,最后完成终结的动作也一定不是最舒服的。

这样的终结,效率一定是想当低的。